摘 要:隨著財務管理的不斷發展以及多元化經濟形勢的持續上升,企業各項財務決策的高效制定成為企業決策者始終保持謹慎態度的趨勢。文章在系統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扼要介紹了企業籌資決策的主要內容,根據現有研究成果,基于不同的角度厘清了影響企業籌資決策的因素,并對企業做出高效的籌資決策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籌資決策;影響因素;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領域多元化的現象持續涌現,企業在多元化經濟背景下,財務上的有效管理是企業能夠正常進行各項活動的保障,財務管理涉及籌資、投資、經營等活動,而籌資是首要內容,做出適合企業各項發展的籌資決策至關重要,明確、控制并利用影響籌資決策的各個因素,是確?;I資決策正確性以及有效性的關鍵。
一、籌資決策的主要內容
企業從建立到發展,要經歷屬于自身的生命周期,在整個周期中,無論進行什么活動,都涉及到資金的問題,如何有效籌集到企業所需資金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當代企業在財務管理領域的首要要求?;I資決策的開展是為了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能夠建立一個合理的企業資金結構,使得利于企業價值達到最大化。這樣的籌資決策主要涉及以下內容:籌資的渠道也叫途徑、籌資的方式(主要是債務籌資和股權籌資)、籌資的成本、風險,以及數量、時間、方案等,其中在籌資方式即債務或者股權籌資中,還需明確債務和股權的種類及價值,整個籌資決策是一個不斷探討、分析、判斷,最后抉擇的過程[1]?;I資決策無論是通過什么渠道,采取何種方式,規避多大風險等,都需在控制籌資成本以及財務風險盡可能低的情況下高效獲得企業日常運行及后續發展所需資金。
二、籌資決策的影響因素
企業采取最終的籌資決策是經過反復的分析過程的,這個分析過程要綜合考慮來自企業外部與內部的各項影響因素,只有清晰地辨別好每一個與籌資決策相關的因素,才能在最優的程度上控制不利的因素、利用有益的因素,使得籌資決策達到最優化。企業的籌資決策過程包含了渠道、方式、風險等內容,而企業內外部的各個潛在因素就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形式影響企業在籌資決策過程的單個或者多個內容,從而造成對籌資決策的影響,因此本文在系統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宏觀(即外部因素)視角和微觀(即內部因素)視角分析影響籌資決策制定的因素,并在每個視角下具體分析各個因素角度對籌資決策的影響效應。
(一)宏觀視角也即外部影響因素分析
企業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始終處于一個宏觀環境之中,籌資決策的做出會受到宏觀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也是企業在外部受到的影響因素,所以宏觀環境的影響因素也是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將這些因素進行細分后主要包括企業所處環境中的法律政策環境、經濟環境、金融環境、行業環境、市場競爭環境,既是企業外部系統性的環境因素,也是企業外部客觀環境因素,不以企業意志為轉移,當這些環境因素產生改變時,企業的籌資決策也會跟著發生改變。
因此,認識了解這些客觀環境影響因素的存在與作用方式,對制定籌資決策和及時進行決策調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法律政策環境
法律是我國經濟能夠有序開展的制度保障,加上我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體制,法律政策的環境保證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基礎上,任何經濟行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維護與支持,企業籌資決策的開展要確保合法合理,才有可能在程序上不被拖延等。法律政策一方面表現為不可觸及,另一方面還表現在對企業籌資決策的積極作用。規范的法律政策和嚴謹的法律規范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籌資決策的做出提供了空間,這些空間也在法律政策的環境背景下獲得了保護,利于企業籌資決策的正確做出,另外,我國法律對企業的各項規定主要有確定企業的組織形式、在治理過程的明文規定等,而最重要的是稅收法律政策,稅法的存在,對企業籌資決策十分關鍵。企業在籌資方式上可以選擇債務籌資,而由于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如果是通過債務籌資,那么可以在稅法的基礎上獲得減稅的優勢,并且稅法規定的稅率越高,企業通過債務融資而因此取得的減稅收益越高[1],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籌資可以考慮債務籌資方式。特別是國有企業,由于企業資產需要對國有資產監督機構公開,而政府對國企的資產有一定的制度要求,此種形勢下,企業會更傾向于采取債務籌資決策[2]。通過對現有研究的整理,其他學者也對法律政策環境影響企業籌資決策有顯著的研究成果。
綜合現有研究成果來看,宏觀影響因素下法律政策環境主要是稅法政策對企業籌資決策產生影響,且主要是對籌資方式的影響作用,稅法越規范,稅率越高,企業越傾向于采取債務籌資的決策方式。
2.經濟環境
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小規模的經濟環境,而企業外部也是處于一個宏觀經濟環境,在開展各項經濟活動時就會受到各種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如企業領域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生命周期以及國家宏觀經濟規劃等。國家經濟是否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對企業的籌資決策起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國家經濟持續處于上升期時,企業不能停滯不前,要始終與國家經濟同步伐,至少不能落后于國家經濟發展態勢,于是會面臨擴大生產,開展創新等業務活動,此時就會借助于國家經濟穩步發展的平臺籌集資金,籌資途徑多元化,股權、債務等都可以根據企業情況開展籌資;但如果國家經濟發展形勢不樂觀,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會有所降低,并且會盡量避免債務籌資,更傾向于權益性的籌資渠道與方式[3]。
3.金融、行業、市場競爭環境影響因素
企業外部宏觀環境因素是企業籌資決策必須要考慮的關鍵點,只有不與外部經濟形勢背道而馳,不與國家相關政策沖突,才能保證企業籌資決策的正確方向。除了法律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對企業籌資決策產生重要作用,學者們通過相關研究還發現了企業外部宏觀環境因素還存在金融環境、行業環境以及市場競爭環境因素的影響。
金融環境主要是看金融機構在國家制定的貨幣利率等相關政策下是否處于穩定狀態以及金融機構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籌資需求,從而直接或者間接對企業的籌資方式選擇、風險以及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成為企業在籌資決策時需謹慎考慮的方面。行業環境主要看風險的存在與否以及風險大小,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行業,對籌資決策的影響極小。市場競爭的環境因素是通過競爭形式的考察來選擇籌資方式,特別是債務籌資方式的采取與否。企業外部宏觀環境因素,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環境因素,與企業身處的領域、政策形勢、行業、競爭形式等息息相關,企業在做籌資決策時需要充分掌握外部環境各個影響因素,努力降低對籌資決策的影響,選擇最優的籌資決策。
(二)微觀視角也即內部影響因素分析
微觀視角上分析籌資決策的影響因素,側重于企業內部的各種因素對籌資決策的影響,具體到企業控制權、企業目標、企業盈利能力、資金成本狀況、財務與經營風險、公司規模等?;谖覈袌鼋洕w制,企業在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時,企業籌資決策也會因內部環境因素的持續變化而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企業內部產生的因素有時也叫內生性因素,不同時期企業的各項內部環境也會產生差異,如在不同的銷售季節,企業的銷售目標會有所調整等。
1.企業控制權
企業的控制權是由股東所擁有的所有權中衍生出來的對企業經濟掌握一定權利的產物,是控制者在企業所能占有的利益及其存在方式,常常是與利益上的沖突而存在,有時也常指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層對企業各項經濟業務開展的態度,或支持或反對、中立等。企業在制定籌資決策時,必須要將企業股東對公司所有權的控制情況考慮進去,企業業績與籌資決策緊密相連,而企業現存的股權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籌資決策。企業的控制權較為集中時,企業可能會進行權益籌資決策,大規模的籌資權益資金,處于現金流的資金較為自由,企業很可能利用關聯手段轉出資金,使得企業經濟受損[4]。由此可知,企業的控制權對籌資決策的影響關鍵是股東的所有權是否稀釋化,根據稀釋與否以及稀釋程度來選擇籌資方式,從而造成籌資決策在籌資方式選擇上的差異。
2.企業盈利能力
企業必須能夠持續的獲利才能保持成長性,才能不斷發展下去,因此企業在日常業務中獲取利潤與收益的能力十分關鍵,也即盈利能力,有時也代表著企業的發展前景、后續成長性以及企業發展的穩定性。企業盈利能力是否良好對企業的籌資決策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具備較好的成長性的企業,其發展速度較快,企業內部所積累的資金也較為不足,時常需要采取債務籌資的方式獲得足夠的發展資本。陳勇強(2015)卻提出企業選擇何種方式進行籌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盈利狀況,盈利多,內部積累資金盡管也足夠,但企業仍選擇負債籌資,而盈利極不樂觀時,要極大減少債務性的籌資,降低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5]。
經過相關文獻的深入分析,發現目前學者們的結論出現分歧的原因在于企業的盈利能力所造成的發展速度的快慢,以及盈利越多,對發展的要求越高,從而形成對資金需求量的影響,內部積累資金不足以保證發展速度的需求時,就對企業的籌資決策產生了影響,資金不足時,適當采取債務籌資,資金足夠時,不考慮債務籌資或者采取非債務性的籌資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風險。相反,當企業的盈利狀態不理想時,發展速度不但減緩,維持企業日常運營以及后續謀求企業發展的資金也非常不足,此時就需要進行債務性的籌資方式。
3.企業內部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控制權和盈利能力對企業籌資決策產生影響外,學者們還發現了企業內部的其他影響因素,在某些條件以及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籌資決策形成制約、影響,通過影響企業的籌資方式、動機、渠道等,進而對企業的整體籌資決策產生影響。
三、籌資決策最優化的建議
(一)規范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契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企業的各項制度機制以及監督規范等,合理規劃企業的治理結構,使得企業的籌資決策從制定到落實都能夠得到相關法律政策的最大支持。
(二)企業籌資實行多元化。
盡量避免企業的籌資形式過于單一,風險過于集中,考慮實行股權、債權等多元化籌資,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調整各籌資方式的比例,同時,無論采取何種籌資決策,都要努力確保企業的內外部監督措施落實到位。
(三)建立健全企業的防風險系統。
企業內外部始終面臨多種風險,如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等,從防風險系統的設備到把控風險的專業人員,要確保都能準確落實發揮作用,能夠快速有效識別企業的風險源,并采取合理措施進行控制,使得企業籌資決策面臨的風險最小化。
參考文獻:
[1]胡安琴,孫紅梅.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因素探討[J].西部財會,2011(2):49-51.
[2]馬宏偉,劉蕾,李文平.論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J].中國城市經濟,2011(29):110.
[3]孫建民.論資本結構優化的影響因素及籌資決策[J].財會月刊,1999(10):10-11.
[4]鄧小龍.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及決策分析[J].全國情商(經濟理論研究),2008(3):85-86.
[5]褚海珍.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影響因素及籌資決策研究[J].河北企業,2014(11):17-18.
作者簡介:
鄧秋迎(1994—),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