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哲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日益加快,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變得更加嚴重。因此,為了阻止我國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我國除了出臺更為嚴厲的環境保護政策外,也逐步加大了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力度。同時,為了確保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應加強對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關系以及協調運行的分析與研究,所以本文將對此加以敘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 ?環境監察 ?關系 ?協調運行
中圖分類號:X32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b)-0115-02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并且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子孫的未來均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為了給我國經濟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發展基礎,則必須要對現有生態環境予以更好的保護,避免其再次受到破壞。與此同時,加大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力度,有助于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質量,但是為了盡可能地杜絕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還應對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兩者之間的關系加以探明,并對兩者予以高質量的協調運行,對促進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有著關鍵意義。
1 ?探究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內涵、職能及關系
1.1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基本內涵
1.1.1 環境監測的定義
所謂環境監測,指的是運用現代化手段來對生態環境中的污染因子進行監測,同時使用相關設備來對污染因子對于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從而使人們對所處環境的實際質量有著準確的了解,有助于為環境主管部門提供制定接下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內容的依據。
1.1.2 環境監察的內涵
對于環境監察來說,其指的是相關環境監察部門,以我國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律為依據,采用合乎規定的執法程序來對管轄區域內的企業、單位環保法規的貫徹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換句話說,環境監察屬于一種執法行為,并且也是對污染區域所采取的一種現場處理手段。
1.2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職能
1.2.1 環境監測的職能
環境監測所具備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在所分管轄區內,使用環境監測設備或者技術來監測、分析當地的環境污染情況,并對污染源的組成以及分布等特征進行分析,以此來更為有效地分析污染現狀,同時也可有助于預測接下來環境質量的發展趨勢。(2)通過有效的環境監測,可以對企業、單位的污染防治行為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3)對現場污染源以及污染因子進行現場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來對其危害程度進行分析,以此來為接下來的污染防治提出更有效的解決辦法。(4)通過分析環境監測數據,有助于使環境污染模式得到更加完善的建立,為環境質量的分析提供更為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技術手段。
1.2.2 環境監察的職能
環境監察的職能有:(1)對轄區內企業、單位等存在的環境污染設施、設備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并對企業、單位的環境保護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2)對管轄區域內企業、單位的排污許可證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且也要負責排污費等相關涉及環保費用的征收與管理等工作。(3)對管轄區域內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是否存在污染等問題進行檢查,并且也要對因污染而引發的糾紛問題進行調查和處理。
1.3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關系
為了更有效地完成環境保護任務,必須要對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予以有效的運用。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即存在共性,同樣也存在一些不同,現對此予以詳盡的分析。
1.3.1 共性特點
對于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來說,兩者存在相同的工作目標,而環境監測則主要使用技術手段,環境監察則是對行政權力加以利用。此外,在環境監察過程中,可利用環境監測結果來對為環境監察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同時也可使環境監察更具公信力。與此同時,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兩者的工作對象存在同一性,對于環境監測來說,其與環境監察的工作內容大致相同,均是以污染源及其具體情況作為其中核心的工作內容。其中,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可使用技術手段來對污染因子的分布和影響程度進行監測,環境監察則是根據環境監測的結果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執法,同時也為懲處力度的評定提供必要的依據。最后,工作范疇一致性也是兩者共有的特點,即,保證生態環境穩定、平衡是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核心工作目標,并且環境監測與監察的依據均是參照同樣的標準來進行。
1.3.2 個性差異
個性差異同樣也是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最為顯著的特征。對于環境監察來說,其屬于行政執法的范疇,并且存在極強的行政強制力。同時,作為企業、單位以及個人來說,其必須要對環境監察結果予以嚴格的貫徹和執行。然而,對于環境監測來說,其更多傾向于使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對轄區內的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來對污染源以及污染程度進行判定,以此來為環境監察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執法依據。此外,從兩者的角色屬性上來看,環境監察人員更加傾向于環境的監督者與管理者,而環境監測則更多的體現的是服務者的角色。從專業素能的要求上來看,環境監測人員必須要對監測方法、技術予以詳盡的掌握和了解,有助于使環境監測結果更具真實性,而環境監察人員則需要數量的應用環保法律、法規,對其執法能力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
2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協調運行的策略
2.1 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合作機制
作為環境管理部門的管理者,需要對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之間的關系有所了解,并注重將兩者的職能予以有機的機結合,確保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可以在環境執法過程中的配合更加默契,對提高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的質量有著關鍵作用。比如,將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聯席會議制度在生態環境管理部門中建立,同時對兩者的分工、屬性進行明確,使得兩者之間的信息溝通變得更加頻繁,有助于使工作合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2.2 建立相互支持、協調機制
鑒于雙方具有各自的職能優勢,所以環境管理部門要對兩者的職能優勢有著充分的認識,并以此來妥善的將兩者關系予以更有效的協調,注重建立并完善互相配合、互相扶持的協調發展機制。此外,作為環境監測部門來說,其需要將其專業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并要及時對環境監測的工作思路與重點進行調整,確保我國所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可以得到貫徹與落實。與此同時,通過運用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使監測數據與內容變得更加真實、豐富,以此來更好的對環境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進而有助于提高我國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有助于為網絡化環境監測管理機制的建立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將真實、可靠的資料提供給環境監察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執法。
2.3 提升專業素能、保障機制
為了使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工作變得更加緊密,有必要對基礎性保障機制予以有效的建立和完善。比如,作為環境監測人員,其技能應用水平將直接影響環境監測的效果與質量,所以應加大對環境監測人員專業技能與素質培養的力度,使其更好的勝任環境監測工作。對于環境監察人員來說,其也應對監測方法有所掌握,并且善于從監測數據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最后,加大對環境監測設備、儀器的資金投入,同時也要增強環境監察執法儀等設備的購置,有助于為環境監察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
3 ?結語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效果,需要對環境監測與環境監察兩者之間的關系予以明確,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使兩者的配合更加默契,對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有著關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杭穎.環境監測如何促進環境監察工作[J].化工管理,2017(8):243.
[2] 蘇少華.試論環境保護驗收監測難點及改進[J].低碳世界,2016(6):16-17.
[3] 王娟.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作用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