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毅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其中,航空業的發展非常迅猛。航空衛生保障工作在航空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對空勤人員的身體素質至關重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加強航空衛生保障工作的幾點措施,望有所借鑒意義,以供參考。
【關鍵詞】航空;衛生保障;工作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9..01
空勤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這是作為空勤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航空衛生保障工作,確保空勤人員的身體健康成為航空衛生部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在航空衛生保障方面進行了改革,衛生保障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要提高航空衛生保障工作,通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扎實抓好航醫隊伍建設
航醫是航空衛生保障工作的重要一份子,在航空衛生保障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加強航醫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航醫隊伍。而我國的整體發展道路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強調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因此,航空衛生保障工作也應當做到以人為本,從空勤人員本身出發。
不論是民事航空,還是軍隊航空,都需要強有力的航空衛生保障,因此,航醫隊伍建設成為提高航空衛生保障的基本出發點。首先,需要給予航醫工作者強大的認同感,要肯定航醫的工作,各部門領導應加強對航醫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輿論導向,提升航醫工作的地位,從而增強航醫工作者的信心,激發航醫工作者的熱情。對于優秀的航醫,應給予其適當的獎勵和榮譽,使其感受到自我價值的重要性。其次,要創新航醫工作模式,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航醫工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航空發展的需要了,應根據空勤人員的實際需求革新航空衛生保障理念,豐富衛生保障內容,優化保障手段,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和互聯網等設備,為空勤人員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務,可以利用長時程測量設備隨時監測空勤人員的身體狀況等等。再次,由于航醫接觸到的病癥較為普通和單一,因此,其治療手段比較簡單,醫療技術水平相對不高,因此,在強化衛生保障工作時,還應當積極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治療技術。最后,要適當優化和完善航醫的薪酬機制,增加獎勵機
制,使航醫獲得的薪酬能夠達到心理預期,從而安心工作。
2 開展健康教育,提高空勤人員自我保健能力
航空工作與其他工作不同,空勤人員長期處于高空中,而高空中的空氣比較稀薄,嚴重缺氧,并且機艙中的噪聲較大,時間一長空勤人員的各個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出現健康問題。因此,對空勤人員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空勤人員的自我保健能力非常有必要。可以定期組織空勤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培訓,讓空勤人員了解常見的疾病和預防措施,增強空勤人員的自我保健意識。另外,在飲食方面,還應當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控制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超過6 g,防止出現高血壓。同時,負責空勤人員飲食的部門也應當適當改善烹飪技術和調配方法,確保營養搭配合理,正確安排餐飲時間,使空勤人員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從而降低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空勤人員的身體素
質,進而提高航空衛生保障的質量,促進航空事業的發展。
3 做好空勤人員心理調整工作
心理調整的目的是提高空勤人員的心理素質,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衛生常識,讓空勤人員了解常見疾病,學習自我調節技巧,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主要途徑有心理健康講座、書籍報刊閱讀、心理知識咨詢、文娛方式等。再來看心理咨詢,這是保證空勤人員心理健康的基本方式之一,適當的心理咨詢能夠幫助空勤人員清楚認識疾病的發病原因和嚴重程度,能夠及早糾正空勤人員錯誤的行為,使其具備更好的應變能力。對于心理治療來說,心理治療主要是針對療養人員的,適當的心理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空勤人員內心的焦慮和恐慌,避免空勤人員出現性格扭曲等現象。總之,通過各種心理干預能夠有效保障空勤人員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使其身心得到及時放松,從而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為航空事業做貢獻。
4 加強體能訓練和醫學觀察
應針對空勤人員配備專業的體能訓練教員,由教員對空勤人員做出科學的健身指導,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空勤人員因隨意運動而造成身體拉傷等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空勤人員改善肥胖、高血壓等癥狀,提高空勤人員的身體素質,使其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
5 結 論
綜上所述,在社會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要提高我國航空業的綜合實力,就需要加強航空衛生保障工作,強化航醫隊伍建設,給予空勤人員科學的膳食營養和健康教育,全面提高空勤人員的身體機能,從而提高航空衛生保障工作質量,促進航空衛生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民用航空"十二五"發展綱要[M].北京:中國民航局.2011.
[2] 程 杰.空軍療養院管理[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3:105.
[3] 吳興裕.航空衛生學[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221.
[4] 何 為,陳欣欣.航空衛生保障工作發展方向的探討[J].中國民用航空,2010(09):76-78.
[5] 丁 立.加強基層航空衛生工作之我見[J].航空軍醫,2006(01):5-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