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立

【摘要】目的 觀察臨床冠心病心絞痛采用益氣活血通脈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的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用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3例,給予對照組主要以常規西醫藥的方式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上予以益氣活血通脈湯的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6%。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用益氣活血通脈湯聯合常規西醫的治療,不僅可有效抑制心絞痛的發作與縮短持續的時間,同時也可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通脈湯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9..01
作為臨床冠心病的典型表現癥狀,心絞痛的頻繁發作極易造成患者心率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該癥的發生主要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一種心肌缺氧缺血癥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3例。其中對照組男16例、女7例,年齡55~79歲、平均(66.29±4.29)歲,病程為0.5~5.5年,平均(2.75±0.58)年;觀察組男14例、女9例,年齡56~81歲、平均(67.25±4.89)歲,病程為1~6.5年,平均(3.14±0.92)年。兩組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患有嚴重其它臟器疾病以及具有用藥禁忌證的患者[1]。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主要以包括:60 mg的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10 mg的辛伐他丁與100 mg的阿司匹林予以1次/d的睡前口服治療,以及25 mg的倍他樂克片予以2次/d的口服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上聯合益氣活血通脈湯進行治療,其藥劑組方主要包括:30 g的黃芪,20 g的丹參與赤芍,15 g的全瓜蔞以及12 g的桂枝、青皮、紅花、薤白、桃仁、當歸與川芎,外加6 g的灸甘草。上述藥物皆用清水煎煮后以1劑/d的劑量分三次在飯后服用。兩組均以持續用藥治療15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2個療程治療后心絞痛的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其療效評價指標為:顯效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ST段恢復正常;有效則是指患者心絞痛癥狀有所改善,其心電圖ST段回升超過0.05 mV,導聯倒置T波變淺則超過25%;無效則是指患者均未達到上述的指標要求[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予以數據統計分析其計量資料則以(x±s)表示,以y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以x2檢驗。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分別為(1.32±0.21)次、(1.95±0.36)min均低于對照組的(3.52±0.41)次、(3.72±0.93)min;同時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6%,詳見下(表1)。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祖國醫學中對于冠心病的記載則主要屬于“胸痹”或“真心痛”等的范疇,其主要是以外邪入侵、正氣虧虛及長期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其表現為心脈瘀阻、心臟陰陽氣血失調與左胸部憋悶的一種臨床常見病證[1]。
在此次研究中,關于益氣活血通脈湯的應用,其中作為君藥的黃芪則具有強心的功效,同時在進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時則可有效抑制心肌細胞凋亡現象的發生;而丹參可有助于纖溶酶活性的增強,并使纖維蛋白在迅速溶解后具有明顯的抗栓與擴張冠脈的作用;另外,川芎中所包含的生物堿可有助于冠脈血流量與心肌營養血流量的增加,以提升心肌的供氧量,對于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癥狀的改善可發揮顯著的作用。同時也可有效縮短形成血栓的長度;另以包括紅花、丹參、芍藥與降香等種藥物的共同使用,不僅可明顯減少冠脈的阻力,同時具有特生觀賣血流量的作用。
綜上所述,關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用益氣活血通脈湯聯合常規西醫的治療,不僅可有效抑制心絞痛的發作與縮短持續的時間,同時也可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 茜.益氣活血通脈湯結合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7,11(3):131-133.
[2] 楊 琳.益氣通脈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4(5):72-7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