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云 李康海
摘? ? 要: 在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背景下,班會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習關愛、心理關愛、生活關愛方面對學生進行關愛教育,構建關愛型互動式輔導員工作課程化主題班會,提高班會教育的影響力,提高育人工作的實效,落實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改革。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 ? 班會? ? 關愛? ? 成才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一個系統推進的過程,核心在于將輔導員工作以課程模式深入推進,確保輔導員工作的規范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輔導員工作課程化背景下,班會是輔導員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也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重要環節?!鞍鄷@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臺之一。師生平等、互信、民主式的班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而且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班級和諧,更會觸動學生的心靈,增強其自信心,對學生的言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1]。在推動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過程中,關愛型主題班會模式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一、優化課程教育內容,開展學習型關愛
輔導員工作是一門課程,是一門以教育、引導和示范為主要內容的課程,這門課程內化在學生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價值觀教育中,外化在主題班會、課間輔導和朋輩幫學等活動中。在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成績方面,開展學習型關愛既是課程教育的內容,又是課程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推進制度關愛,開展幫扶教育。根據各班學生情況,制定關愛后進學生的各項幫扶制度,安排責任心較強、學習成績好、群眾基礎好的學生負責考勤,每天將上課出勤情況報告給輔導員,對少數消極應對學習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監督和管理,每天掌握這類學生的上課信息,并在每周一次班會上適當通報考勤情況,從制度上給這類學生送上警示性的關愛。
(二)建立信息檔案,開展信息關愛。及時了解任課老師的授課信息,時刻掌握學生課堂表現、課后作業、課程實驗等各種專業學習信息,提高關愛對象的精確度,提高工作的準確度,確保工作的可信度,正確建立信息關愛制度,對于表現好的學生和進步比較快的學生,在班會上要給予肯定,使其建立自豪感,激發奮斗動力。
(三)開展小組教學,進行團隊關愛。按班級甚至專業建立學習興趣小組,組長由學習成績好、表達能力強、富有奉獻精神的學生擔任,優秀學生負責輔導后進學生學習,小組每半月匯報一次整體學習情況,對于整體學習情況特別是后進生進步明顯的小組和成員,班會上要實名表揚,使其擁有榮譽感,并在評獎、評優、資助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
二、加強內化引導,開展心理型關愛
(一)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知識爆炸性增加,促使大學生不斷更新知識,無疑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措施,高校需要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2]。充分利用班會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特別是全體學生參與、全體學生互動式的心理健康團體性主題班會,從心理上建立關愛機制,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
(二)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是對學生,特別是有心理性疾病的學生從心理上開展關愛教育活動的重要活動。主題班會當以師生平等交流、平行互動式為主,有利于避免班會內容單調無味、輔導員獨唱主角、學生熱情低下等情況?;邮街黝}班會要“愛”字當頭,班會主體是學生,由輔導員指導,班委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幫助學生特別是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解決心中困惑。班會主體學生群體智力特點各異,風格也不同,班會有利于每位學生展示自己的智力長處,從腦科學領域講,促使學生將自身優勢智力克隆到智力弱勢領域,使學生的優勢智力領域得到拓展,并促進自身弱勢領域的智力發展[3]。班會地點不局限于教室,可以是室外,像素質拓展型心理健康主題教育班會適合安排在室外進行,班會形式可以多樣化、內容實用化、過程民主化,師生之間最重要的是遵循平等、民主、互信的原則,通過這類班會讓學生逐步消除心中困惑,健康成長。
(三)這種心理關愛式主題班會的主題應以學生心理需要為主,輔導員應當平時與學生多開展面對面的交流,要多創造閑聊場所,多創設坦誠相待的閑聊機會,與學生敞開心扉地閑聊有利于輔導員進入學生內心,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況、內心世界,閑聊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成為互動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主題源泉。
三、推進全程教育,開展生活型關愛
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第一天開始,就進入獨立生活的軌道,以學習為中心,需要學會保持自身物質與精神追求、生理需求、道德倫理認知與實施等相互平衡、融為一體[4]。主題班會要以幫助學生面對大學生活、釋疑大學生活困惑、處理生活疑難問題為中心,幫助他們解決經濟困難和情感糾紛等問題。主題班會可以形式多樣化、內容現實化、執行通俗化、過程簡單化、參與全體化。
(一)精解資助幫扶政策,開展資助教育。對于資助性主題班會,首先要及時在班會上詳細解讀并宣傳國家、自治區及學校的資助政策,給學生特別是經濟困難學生詳細講解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及學校設立的臨時困難補助等資助政策,班會不僅要體現人道主義救援精神,更要體現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做到助學金精準發放,獎學金精確發放,臨時困難補助按需發放,讓黨和國家的光芒照耀到每位學生,讓其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和他一起面對困難,他不是一個人面對困境,大家在幫他一起解決困難,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愛的溫暖。
(二)開展消費主題教育,引導正確消費。消費引導性班會是對大學生進行生活關愛的又一重要措施,大學生的經濟獨立支配額度較中學時代明顯增加,消費向更高層次發展。針對其中一些問題,要多設學生互動環節,多引入真實生活特別是學生身邊的事例,甚至可以讓學生擔當班會主講。通過定期召開針對性的主題班會,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理財、學會生活,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物質觀。
(三)進行人際關系教育,提高交往能力。溝通交流性主題班會主要是教授學生怎樣與人溝通,怎樣處理人際關系。這類班會要多從人際溝通學方面選取主題。學生同樣是這類班會的主角,事先可以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圍繞某一主題準備材料,包括搜集資料、制作課件、撰寫講稿,學生準備的過程就是鍛煉交際能力、積累發展資源的過程。實施過程中應做到全員參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均需設置互動情景,學生不僅是問題的當事人,更是問題的解答人。班會要適當設置一些有利于內向、不善表達、有心理疾病等學生參與的環節和情景,要重點關注并給予這類學生鍛煉、發展自我的機會,甚至可以專門針對這群學生開展單獨的小班會,通過一系列生活主題班會,全面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進行時事時務教育,開展綜合型關愛
(一)對于學生的一些突發性事件,從討論如何制定規則避免這種問題發生角度來看,可以召開事務型班會,但從教會學生明事理,認識并承擔行為后果角度來講,應當召開教育型主題班會。這類班會的形式同樣可以多樣化、過程簡單化、講解通俗化,以學生為主,輔導員主導,學生參與策劃,參與實施,目的是教會學生明辨是非曲直,并勇于承擔責任。對這類班會,要注意事件的時效性,要在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學生都關注且關注程度最高的時候,及時組織召開教育型主題班會,做到內容和時間貼近學生關注的實際內容。
(二)對于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突發事件和學生感興趣的事件,可以適度引入班會,讓學生參與班會討論的同時,訓練大腦思維,開闊視野,與時代共振。班會主題可以是感情方面的,也可以是網絡熱議話題,但內容必須是健康的、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是學生愿意參與、主動參與、樂于參與并能享受過程。通過這類班會,深入又全面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減少甚至消除違反校規校紀事件的發生。
五、結語
班會不僅是一個事務型的平臺,更是培養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堅持以學生為本、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利用班會這一平臺積極從學習、心理、生活、制度上給予學生關愛,讓班會成為師生平等互動、平行交流、共同關注、碰撞思想并能敞開心扉交流的活動。班會上不僅可以適度批評學生缺點,而且要適度放大學生優點,做到張弛有度、收縮有型。堅持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創新班會執行過程,使學生時刻關注班會,在趣味性班會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享受快樂。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時代要求,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把班會打造成集教育、交流、實踐鍛煉于一體的多功能育人平臺,成為全面深入培養擁黨愛國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實踐表明,關愛型主題班會能夠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和狀態,對利用周班會開展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謝長旺,安揚,柳敏.高校主題班會建設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10).
[2]余麗云.基于學生主體的周班會改革與實踐[J].教育觀察,2015(21).
[3]曹喜龍.高職院校思想教育中班會設計的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5(11).
[4]刀波.民族院校輔導員班會工作的新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