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露
摘? ? 要: 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更傾向于英語教育的實用價值,即學生應用溝通能力和商務實踐能力的培養。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在對當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客觀環境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特點,論述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核心任務實現的對策,為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促進課程體系和教育成果的優化升級。
關鍵詞: 高校商務英語? ? 人才培養? ? 核心目標? ? 實現路徑
自2008年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獨立專業以來,我國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已經走過了十余個年頭,與高校其他專業的英語課程教學不同,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在強調學生基礎英語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更加側重于學生英語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近十年來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商務英語更加強調課程的動態性和全面性。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任務”這一課題,不同的專家學者有著不同的表述,但是綜合來看,不論具體表述如何,各種意見都突出了“英語技能”和“商務實踐”兩個核心部分。
一、目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客觀環境分析
(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優勢及機遇。
1.國際貿易形勢一片大好。
首先,從國際和國家發展形勢看,在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背景之下,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同比增長9.7%,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我國對外貿易合作伙伴數量全面增長,出口商品結構也在持續優化[1]。在良好的發展大趨勢下,我國民營企業的進出口業務逐年增加,成為我國外貿發展中的一大亮點。在良好的發展機遇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出現了大量的缺口,給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契機。
2.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和人才選擇更加理性、客觀。
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外部環境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現為,隨著社會認識的改變及商務英語社會口碑的積累,社會企業對于一些品牌學校的品牌專業形成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用人單位不再對人才進行單純的學歷判斷,而是從實際用人需要出發,變得更加務實。在對外商務發展的進程中,更多企業的勞動力輸出模式開始向人才和技能輸出模式轉變,這種客觀環境的變化顯然更加有利于高校商務英語的專業發展。
3.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能力優勢。
與其他具有競爭性的本科專業而言,實踐技能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日常學習中的重點,在校園期間,他們就接觸了大量與職業相關的理論知識,也獲得了更多參與職業實踐的操作機會。可以說,他們與職業的“距離”更近,沉浸在職業化的學習體驗當中,職業意識往往更強,職業習慣和職業心態更加成熟、穩定,進入職場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職場環境,做出更大的成績,這種有效的人才輸出是商務英語專業發展中的突出優勢[2]。
(二)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劣勢及挑戰。
1.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我國商務英語專業開設時間并不長,缺乏相關的業內借鑒,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時常會出現專業教師欠缺、教學內容僵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我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此外,一些高校在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時“頭腦發熱”,完全不考慮自身的教學條件盲目上馬教學項目,使高校之間商務英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學生和家長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最初印象。
2.商務英語專業學習在綜合能力上處于弱勢。
由于商務英語教學目標較模糊且課程開設最初的工作開展較為激進,在培養學生能力時眼光片面,基礎能力培養較欠缺,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如同“空中樓閣”缺乏基礎支持,這就造成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由于能力過“專”而處于職場競爭的劣勢地位,給學生自信心增強和商務英語專業在我國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考驗。
二、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核心任務實現的對策
(一)多學科知識需求要求商務英語教學必須多管齊下。
商務英語與專業英語有著本質的區別,商務英語更加強調在翻譯、教學、經貿、管理、研究過程中的語言應用性,需要學生在英語“基本功”的基礎上廣泛涉獵多方面的相關知識,熟悉漢語語境與英語語境的應用區別和不同商務語境下的英語應用禮節與方法[3]。為此,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培訓目標核心任務的實現,首先就要求高校重視課程中的多科學知識安排,體現課程設計中的差異化,使學生掌握復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實現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商務實踐能力的提高。在設置課程時,高校應該有意識地將相關內容融入商務英語教學工作中,體現課程的統一性和綜合性,切實提高學生商務英語實踐中需要的核心技能。
(二)以溝通能力和商務實踐技能培養為核心,構建創新型課程體系。
1.以崗位需求為立足點,進行專業細分和課程重組。
目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目標設置不夠清晰,造成課程設置全、雜、淺的問題,有效的課程時間少,學生的能力提升不足。為此,高校應該立足社會發展趨勢,以更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人才市場的變化,在目標就業崗位群準確劃定的基礎上,結合高校內部現有師資力量和教學潛力進一步細分專業[4]。在商務英語的大專業下,按照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意向,高校可以細分出不同的方向,并做好課程的整合與開發,打破區塊化、獨立化的教學結構,既保證課程群組之間的延續性,又體現不同課程群組之間的梯度區別,從而促進學生能力向著高、精、尖的目標進步,更好地完成高校商務英語核心任務。
2.立足細分目標,做好動態化的教學內容設計。
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形勢的變化,時刻影響著商務英語的人才市場需求,高校應該立足細分目標和需求變化,堅持做好動態化的課程內容設計,形成彈性化的多元化課程體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手段上,教師應突破傳統的教學組織模式,更加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導的課程組織,從而給學生創造更職業化的學習環境,使其更好地理解商務英語教學內容。
3.重視實踐操作,為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提供立體平臺。
實踐技能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實現這種核心能力的培養,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加立體化的實踐平臺。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對于實踐教學目標、方式、場地、成果較難進行有效的評估,因此,高校更應重視英語教育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著重打造課堂、校內、校外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此外,在商務英語實踐中,高校和教師更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輸出能力,舉辦更多與教學課程相關的模擬活動,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核心技能。
(三)加快教學手段創新,促進互聯網技術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打造“動態性知識網絡”,高校應該鼓勵教師積極打破課堂教學的固化模式,將互聯網技術引入教學手段創新中,使高校商務英語教學與國際商務信息、知識變化相連接,使師生能夠第一時間活動最新的商務政策、商務知識動態,既有利于師生之間私下交流的順利開展,又有利于課程交叉、融合的順利實現,因此有利于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核心任務的實現[5]。
(四)促進師資隊伍轉型,實現商務英語由“技能培養”向“意識培養”的轉變。
作為一門實用性的技能,要想促進商務英語知識向職業實踐的轉變,就必須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相關職業意識,比如語言運用意識、跨文化交際意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做好課程內容優化的同時,更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能動作用。針對現有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的困境,高校應積極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聘請行業內的優秀人士或者旅居海外的人士更多地參與到商務英語教學中,促進師資力量的整體轉型,從而實現全面人才的培養,促進商務英語由“技能培養”向“意識培養”轉變。
三、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目標中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和商務實踐能力,為了實現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生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校必須深入研究國際形勢,大膽創新、積極實踐,做好課程的整合與重組,促使教學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尹玉鳳,解華.“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1):23- 26.
[2]聶繼德.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如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J].知識經濟,2015(13):167-168.
[3]肖婷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優化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8(21):291.
[4]洪菁.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探討[J].武夷學院學報,2018,37(10):92-95.
[5]龍曉翔,張娟,賈清賢.基于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