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珍
傳統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更多是采用口頭點評,這樣的評價僅僅體現某個方面,對學生整節課的學習情況缺乏科學全面的評價依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設計相對應的學習效果評價和反饋,通過評價反饋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既是老師教學反思過程,又是學生自查,調整和提高的過程。
評價量規是一個真實性評價工具,它是對學生的作品、成果、成長記錄袋或者表現進行評價或者等級評定的一套標準。同時也是一個有效的教學工具,是連接教學與評價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評價量規表能夠對學生學習前和學習過程、學習結束后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并以相應的指標和等級進行綜合評定。合理有效的評價量規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評價量規表能明確學習要求和目標
評價量規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設定學習的最佳模式,使學生明確學習的要求和目標,在實際評價量規表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置評價內容以及相關的評價等級分值,可以清楚地顯示評價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教師的期望,同時讓學生清楚“如何做”才能達到這些期望。如可以借助評價量規表評價語文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評價量規的展示讓老師和學生一目了然了解本節課教學的最終目標和要求。
二、評價量規表能客觀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傳統的評價更多是口頭評價或者片段點評,但這種評價方式明顯有些局限性,評價量規表的運用可以全面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如評價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運用、技能的掌握、知識要點、學習成果等,除了評價這些內容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在評價表中設置反饋建議,根據評價情況明確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對于學生來講,不僅能夠通過評價量規了解自身優點與缺點,而且從教師那里獲得有關自己學習行為及其效果的反饋,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形成反思總結,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評價量規表中所反饋信息為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依據
有效的課堂評價反饋,讓教師清晰了解自己的教學活動狀態,對其作出恰當的分析與判斷,進行必要的修正和調整,及時修正與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及方式,使自己在教學中處于一種正常而積極的狀態。而評價量規表的運用能夠為教師掌握教學情況提供依據。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過程評價量規表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設置某個環節,讓學生對知識點和教學方法進行自我評價。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在學習過程中運用的教學策略是否合理有效,教師可以根據評價情況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四、評價量規表適用學習每個過程,突出評價形式多樣性
傳統的評價模式過于單一,不夠全面。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況、技能掌握情況、學習態度等方面只作簡單片語點評,同時這樣的點評僅限于老師與學生之間。評價量規表的運用改變了評價形式單一性,評價量規表評價多樣性,可以自評、組評、老師評、家長評等。當然評價量規評價主要核心是以學生為評價主體,激發興趣、以促進其學習和發展為評價目的,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互相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人道使命就在于,要使最落后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進步的歡樂,只有在這種條件下,他才是您的教育對象……”對于初入學的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既使其自主養成良好的學習模式,又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評價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評價量規表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幾種評價量規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與應用。
1.課堂學習前自我評價量規表
在課堂學習之前,根據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預習和學習方法及其存在問題,制定一個自我評價表,從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學習技能進行全面評價。課前的自我評價是為了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把握自己,并時刻留意自己存在的問題,更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它是激發人向上進取的內在的動力。一個人的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學階段。在課堂學習前進行自我評價,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尤其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方面,能夠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提供一個明確指引。
2.語文作業評價量規表
傳統的作業評價形式常采用打分的方式,偶爾有一些點評,但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夠全面,無法給學生的作業一個明確的指引。學生每完成一份作業,交給老師后,都是期待對老師有肯定的評價。尤其對于小學生的作業,老師更應該花心思去進行評價,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激發學習語文興趣。老師可以根據所布置的作業,設計與之相關的作業評價量規表。
3.語文教學活動評價量規表
前面提及的評價量規表實踐運用更多體現某個方面的評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果,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研究性評價量規表。
除了綜合評價學生探究情況,也可以針對合作探究成果進行評價,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成果是尊重學生合作學習體現,每一次學習活動展評,總能在學生中起到一股強有力的激勵效應,學生在欣賞、評價他人的作業的同時,也會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對優秀作品的欣賞評價中,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對優秀作品的概念也逐漸清晰明了,從而逐漸學會欣賞,這往往在學生中激起一陣你追我趕的浪潮。
實踐證明,合理運用評價量規表能夠很好輔助課堂教學,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老師,在對待小學生的各種表現時,除了平時的口頭評價,書面點評,可以根據學科教學需要有意識的去設計各種評價量規表。在評價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客觀的評價學生在學習中態度,氛圍,能力等。評價是針對學生個體行為的肯定,老師要敢于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體驗評價過程,合理全面的評價能夠讓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逐漸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要求,既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又能營造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