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源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觀念。他特別強調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兒童的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律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響很大。將“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運用于基礎教育就成為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了。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作為新課改的主要目標。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快樂的學習。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教師的角色
(一)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導演”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必須能夠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獲取更多的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同時又要使他們在特定的語境中正確運用交際策略,促進交際能力的不斷完善。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善于尋找學生學習水平和所設計任務之間的相切點,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語境。
(二)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咨詢者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鼓勵每一名學生參加活動,更重要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參加到學生的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到并做好這一點并不簡單。如果處理不當,在課堂的交際活動中教師很容易成為整個活動中的“主宰”。在學生開展小組活動時,教師可以依次旁聽每個小組并參加問題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的參與給學生提供了比與自己水平高的人練習的機會,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收到了更理想的交際效果。在這樣的教學氣氛中,教師是授課者,是朋友,也是參與者和咨詢者。
(三)教師是課堂活動的指導者和評估者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還應是指導者和評價者。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及時予以引導和指導,實質性的學習活動必須由學生去完成,把指導學生自學,教給學生方法看作是自己重要的教學職責。教師要經常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學習的進程,并適當有效地糾正他們的錯誤。教師在進行語言把關時,不要有錯即糾,可讓學生事后自己去發現錯誤,不要破壞課堂上小組討論的氣氛;或者在適當情況下再告訴學生。
總而言之,教師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在不同活動中所起的作用[1]”。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一節課可分為四個階段:1.導入、熱身階段2.呈現、實踐階段3.拓展階段4.總結階段。第一階段以教師為主,教師將介紹本節課的任務、將要學習什么知識,做一些導入和熱身工作。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是最主要的階段,以學生為主,學生將積極而有序地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在實踐中掌握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在拓展中運用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最后一個階段是總結階段,這一階段可以以教師為主,也可以以學生為主,主要是總結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印象,夯實鞏固知識要點。
(一)、激活原有舊知,優化導入設計
在英語課上,學生的表達和對課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先前知識經驗和語言基礎上的。教師在上課伊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或激活這些知識。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導入,必須貼合學生的興趣需要。為此,教師必須優化和創新導入設計,讓導入更吸引學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例如,在五年級學習Halloween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優化導入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的主題是萬圣節,學生們在學習本課前肯定從每年的英語藝術節、英語社團或者其他途徑簡單地了解過萬圣節。為了營造萬圣節的氛圍,上課的前一天教師讓學生閱讀書后的“How to make a Jack-O-Lantern”,并讓感興趣的孩子回家做一個南瓜燈,第二天帶到學校。第二天課上班里有好幾個形態各異的南瓜燈,使整個教室充滿萬圣節的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隨著上課鈴的響起,教師播放英文歌曲“Trick or treat.”,帶動學生一起哼唱這首歌。隨后“What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引導學生快速回憶自己了解的萬圣節信息。此時,學生開始討論起來。緊接著教師以個別提問的方式匯總學生們了解的萬圣節知識,同時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更多的關于萬圣節的知識。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環境營造氛圍,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利用問題促使學生之間展開互動,從而讓學小學英語課堂精彩迭出。
(二)、引導合作學習,豐富實踐活動。
學習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學生在小組中開展活動,小組成員相互溝通,相互合作,以完成對知識的建構。[2]”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例如在三年級學習Birthday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Birthday Culture這一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學生小組合作閱讀學習,體驗不同國家人們過生日的習俗。課前,教師發給每組組員不同的閱讀材料,學生需要閱讀自己手中的材料,找出這個國家人們過生日的習俗,然后和同組組員交流,繪制出不同國家人們過生日習俗的思維導圖,最后以小組形式在全班面前做匯報。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有意思的閱讀文本,幫助學生了解其他國家人們過生日的習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借助小組成員間閱讀不同的材料,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提高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也增強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總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創造條件,創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讓學生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