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嬌鈺
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由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等五個環節組成。這種課堂結構,歷史上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有很多優點。但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其弊端愈加明顯,那就是:不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提高。
近年來,課改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潛心研究,精心試驗,批判地繼承,大膽地創新,結出了累累碩果。但各學科發展不平衡。中學物理,特別是高中物理教學領域試驗就較少。大多數高中物理教師還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著“滿堂灌”。然而,唯物辯證法早就告訴我們,“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是在事物內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教與學的矛盾中,教是外因,學才是內因。要提高教學效益,必須從學的方面下功夫,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現在“新課程標準”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啟動,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進行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目前實踐新課程最值得研究的一個教育話題。新一輪課程改革,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基礎教育得到更快發展的一次機遇。為了腳踏實地改革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學,我認為,重要的是總結高中物理教學的優秀傳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教學改革才能健康地發展。那么,我們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應怎樣改革?在此我想初步談談以下幾點關于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一、師生互動,改變注入式教學模式
以前,有些學生習慣于指望老師“滿堂灌”,對老師產生依賴心理,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還有些同學表面上靜坐在那兒,到底有沒有聽講,聽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對其聽課效果老師并不知道。這都是傳統教學老師對學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
其實,課堂是提供給師與生研究探討問題的場所,可以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以對話、聊天、討論的形式取代傳統的空洞枯燥的理論學說的說教形式,可以避免傳統教學師對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我認為,學生上課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鞏固強化基本概念和規律,把握一些主要的問題。預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疑難或模糊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堂,對這部分知識給予特別關注,直到通過討論得到解決。這種教學活動面向最廣泛的學生群體,注重每個人的參與,盡可能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識,自學能力可以得到加強,同時注意利用個體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從而使他們集體提高、共同進步。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既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體現了老師的民主、師與生的平等。
二、把握重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精神
以往,很多數老師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生怕遺漏一點點知識,以致眉毛胡須一把抓,教學就顯得比較盲目,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變得不可控制和難以估測。我認為,有針對性有重點教學才符合新一輪課改的精神。
要有重點教學首先要精選教學內容。確定中學物理教學內容,應該根據普通教育的任務和物理學科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來考慮。不能隨意增刪教材規定的教學內容,要防止知識點講得太多太深,又要避免講得太少太淺。當然,中學物理教學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必須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需要的發展而變化。
三、注重應用,貼近生產、生活實際
物理學的原理、規律深深地植根于浩瀚的實踐之中。同學們在學習物理規律之前,由于經常和物理現象打交道,已經有了許多感性認識,這給我們學習物理帶來方便。但是,一些老師以前沒有把握住這一點,使學生覺得物理非常難,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懂得所學知識的用處,最重要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同學們一方面要善于應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另一方面要善于“動手”,通過實踐去檢驗物理學規律。講過理論知識后,討論一些應用所學知識的典型事例。在教學方法上,不必講那些技術細節,而要突出物理知識是怎樣被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不要去追求老師自己講得清楚明白,而是要啟發和引導學生來一起分析討論,最后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夯實基礎,突出能力培養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個性化需要,要訓練學生一生中不斷創新,建立自我發展的機制,而非單純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術。
五、重視實驗,提升動腦、動手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特點之一就是實驗比較多。物理學的特點決定了只有讓學生參與實驗的探究過程,學生才會感到物理真實有用。
教材中提到的驗證性實驗,老師應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甚至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途徑感知事物,這樣掌握的知識更牢靠,難學的東西轉化為易學的東西,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我們建議創設開放式的課堂和實驗室,逐步增加探索性的實驗。學生可以隨時到實驗室做實驗,甚至作自己設計的一些簡單的實驗。利用平常生活中易于尋找、易于實驗的物品,開展課后小實驗、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動。教師應做好每一節課的組織、引導、指導工作,在學生出現困惑時給予必要的指點,在學生得出結論時給予引申、小結。和傳統課相比,這樣的課堂需要傾注更大的熱情,也需要有更高超的教學藝術。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在實驗的性質和方式上越靈活越多樣化,實驗的內容越豐富,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上會得到更多益處。
總之,我認為搞好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關鍵在于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探究學習為主體,老師適當引導、啟發、指出重點,讓學生變接受知識為獲得知識。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