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玲
一、理論意義
美國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葉圣陶也說過:“寫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語文教學的重點乃作文教學,作文內容即生活內容,切斷了學生與生活的聯系,不只是阻截了作文之源,更失去了學生創作的根基,習作之“源”就會枯竭;若我們不善于積累、內化語言,文本的資源價值就會不斷地流失。選編為課本的文章蘊含著作者積極的人生觀,情感因素滲透于文本的字里行間,文章結構典型、語言規范優美,在遣詞造句上起到范例的作用,若深入品讀與自我比較,就會領悟到語言的藝術和習作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習作品味。作文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強化了學生的內心體驗,而情到筆端不得不發,把內心體驗通過作文外化,讓學生自身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久而久之,借助文筆抒發感情就會成為學生的優先選擇和習慣了。讓言語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
二、思路、視角
小學作文,是培養兒童作文興趣的關鍵期,我們要設法培養。 為此,我們以創新為先導,與教材并行,與生活同步為主,引入創新式作文教學,能很好地解決作文“教什么”和“寫怎么”的問題,符合新課標精神。我們試著通過實踐研究,以“創新式作文”的相關理念為指導,旨在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探索作文教學新思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三、方法、途徑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作文情況,通過文獻研究法查閱和整理資料,在開展對課程資源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進行創新培養的行動實踐。在研究過程中,一是立足文本,創新作文教學模式,提煉習作要素,淡化作文難度。讓課文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欣賞,學習其寫作藝術,使每一堂課都是作文的引領。通過文本講解,循序漸進,使習作水到渠成。二是抓住契機,創新寫作方式模式,抒發兒童童情。作文的訓練以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為主,但作文訓練的契機往往在計劃外產生。因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突發事件中,學生更會有感而發,在不經意間表達出更真實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現出他激情的一面,此時引導學生抒發情趣,即興練筆為最佳。三是聯袂任課老師,創新寫作素材,有目的寫作。讓作文融進其它學科中,從學校的各科教學中,從與任課教師的聯合中,尋找、挖掘有效的因素,豐富學生的體驗。
四、創新程度
在對作文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達到以下創新程度:
1.拓寬訓練時空
這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從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和創新空間都很有限,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必須創造條件,拓寬訓練的時空,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
2.強化創新思維訓練
這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創新思維具有三個特性,就其思維的廣度而言,具有發散性;就其思維的靈活性程度而言,具有變通性;就其思維的個性而言,具有獨特性。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根據創新思維的這三個特征來安排系統的作文訓練。
3.構建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
目前那種封閉的、僵化的“教師講——學生做”的作文教學模式,嚴重妨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
五、小學作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為目標,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展現個人的獨特魅力。針對小學作文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小學生,針對他們活潑愛動的特點,教師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以教材為根本,以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為出路,能夠讓同學們體會到寫作過程中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正確引領下,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那么,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怎么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依據筆者這幾年的實踐經驗,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1.調動學生積極性
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調動他們的創新熱情。小學生剛開始接觸到寫作,對寫作文有懼怕心理是很正常的,我們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想方設法培養他們對寫作的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才會發揮主體作用,發揮創造性,才不會覺得寫作是他們的一種負擔。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
一直以來,我們所采用的思維模式都是定勢的,是固定模式的,有一定的角度的,也就是常說的思維定勢。只是一味的采用一中模式進行寫作,每次都是一個思維角度。這種模式嚴重的阻礙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它的模式是固定的,這樣就拘泥于一定的思維角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面對以上這種情況,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師,必須要打破這種思維定勢,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作文中去,發散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在寫作過程中,讓他們根據要求自己命題,自己選材,自主立意,規劃整篇文章的布局,來構思整篇作文。鼓勵他們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寫作中,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自由大膽的展示自己的觀點,從而創作出富有自己個性的文章。
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要善于觀察生活,融入生活,親近生活,深入社會,走進大自然,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發現,更深刻的感悟,才能更好的體會生活的細節,在作文中才能描述的比較生動逼真,富有新意。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對小學作文教學培養創新能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實現也是勢在必得的。那么,我們作為小學作文老師,要時常鼓勵學生,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意識,依據自己的特點,創作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文章來,讓同學們在作文時有創新的意識,這樣不僅能夠寫出新穎的文章,而且還可以彰顯他們的個性,突出他們的特色,提高他們的創新素養,從而挖掘出他們的創作靈感,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使他們的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