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過近幾年的幼教工作經驗,發現了幼兒們在3到6歲之間的年齡特點,孩子們的精力難以集中,十分好動。幼兒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培養幼兒傾聽能力是發展幼兒語言的基礎。那么我們該怎樣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呢?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當把握好時機,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幼兒;傾聽能力;教師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孩子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條件。要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禮貌和習慣,這是提高孩子聽懂語言的重要保證。應讓孩子懂得在聽故事、聽別人講話時,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著或站著,眼睛看著說話的人,并且不隨便插嘴,安靜地聽他人把話說完。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的是幼兒對故事中詞語的理解能力。只有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言,知道故事里形象生動地講些什么,才能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地傾聽故事。這就要求講故事者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邊講邊作解釋。特別是對年齡小,詞匯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幼兒,一方面可以結合本地方言進行解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手形手勢或借助實物進行解釋。教師和家長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提問幼兒,以復習的形式鞏固幼兒對詞語的認識與記憶。并在適當的時候加以運用,這不僅能加深幼兒對詞語的記憶,同時也讓幼兒學習如何運用該詞語。
二、學會用“聽指令”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為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一些任務,讓孩子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結合培養注意力,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奏等,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來完成某些動作或相應的行為等。如果不能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就不能很好地發揮故事的作用。幼兒在傾聽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記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這時,可以讓幼兒嘗試著復述故事。教師和家長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幫幼兒回憶故事的重要情節及發展過程,把握好故事的整體。但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幼兒沒有能夠耐心地自己組織語言,概括性地復述故事內容,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用“指令”行事的方法來引導幼兒的傾聽能力。幼兒剛學習復述時只能講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語言引導,讓幼兒把這些片段連接起來。通過多次的復述訓練,幼兒慢慢地能從復述片段過渡到復述完整的故事。這時在復述過程中,既培養了幼兒的語言組織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得以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三、利用聽辯錯誤法來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常發現有的孩子聽說一件事時,只聽到其中的一點兒就聽不下去了,這就說明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因此,應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故事中,吸引孩子注意傾聽,并加以改正不良習慣。當幼兒學會復述故事后,就應當教幼兒進一步學習生動形象地復述故事。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來的。教師和家長在講故事時要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神態表情、手形手勢等。不同的語音語調、豐富的神態表情、夸張的動作等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傾聽故事中猶如身臨其鏡般的感覺,同時也給了幼兒模仿的榜樣。要讓幼兒知道怎樣講故事好聽,首先要學會傾聽,傾聽不只是一個好的習慣,也是學會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
四、利用傳話法發展孩子傾聽能力
要證明孩子是否仔細傾聽,只有讓孩子把聽到的內容說出來,我們才知道孩子的傾聽能力是否得到發展。可以讓孩子聽一段話或一個故事,要求孩子認真、仔細聽完后回答問題。傳話法可訓練孩子記憶力和傾聽力,如讓爸爸每天告訴孩子一句話,再請孩子告訴媽媽,這樣就逐漸培養了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幼兒內心充滿想象,他們擁有自己豐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虛擬、夸張等特點,正好滿足幼兒充滿想象的心理特征。當幼兒聽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難時,他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決,結果怎樣?這時,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提問,讓幼兒展開想象,思考解決的辦法,也可以通過語言引導,讓幼兒說出正確的答案。故事給幼兒無限的想象空間,只要教師和家長把握好時機,讓幼兒在故事中學會傾聽。
五、用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它能培養幼兒的品質與情操。幼兒在故事中認知道理,反思自我,教師與家長應教育幼兒明辨是非,區分好壞,讓幼兒說說怎樣做才對。故事不僅能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而且能陶冶幼兒的情操。在故事中,幼兒富有愛心、同情心,為故事中的人物著急、擔心、高興、悲傷。例如:在故事《迷路的小鴨》中,當幼兒聽到小鴨迷路回不了家時,都為它擔心著急,聽到小鴨哭著找媽媽時,都皺起眉頭,對它充滿憐愛與同情。聽到小朋友把小鴨送回家時,都松了口氣,為小鴨高興。這個故事中的種種感受讓幼兒在無形中陶冶了情操,體驗著審美情趣,并教育幼兒愛護小動物的好品質故事還能對幼兒進行感性教育、挫折教育,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與語言的運用能力等,教師和家長要把握好教育時機。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兒傾訴時,認真傾聽,耐心引導幼兒解決問題;在向幼兒提問時,耐心等待和聆聽幼兒的回答。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是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因此我們應注重激發幼兒的傾聽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促進幼兒傾聽能力的發展,讓幼兒樂于傾聽、學會傾聽。
參考文獻:
[1]孫鳳新.試論幼兒傾聽習慣和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7(10).
作者簡介:
何秀迪,女,布依族,籍貫:貴州省荔波縣,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