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榮靜
摘 ?要:新課改中不僅對學生興趣在識字教學效率提升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而且要求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如果教師能在低年級識字教學環節采用微課,那么學生的興趣會被激發,從而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為此,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運用微課提升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的實踐性研究與發展前景進行分析,以期為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帶來新的思路。
關鍵詞:微課;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實踐性;發展
引言:
微課的出現讓低年級識字教學有的新的方法,而它之所以較比傳統方法更高效,主要是因為它更符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如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以此不斷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再如符合小學生易接受動態畫面內容的特點,以此讓小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但是,研究的腳步不能就此停歇,還應不斷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獲得不斷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一、利用微課展現漢字千百年的歷史演變過程
漢字作為簡單的方塊字是不帶有任何情感的,要讓學生高效、愉快地識字,就需要利用微課展現漢字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過程,從而在呈現漢字結構演變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那種穿透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力量[1]。如果單純地教學生認一個字的讀音、結構、偏旁,勢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但是倘若能將之千百年來的演變過程及含意變化用微課動態畫面呈現出來,那么學生透過一個字不僅僅認識了漢字本身,更了解了漢字背后所蘊含的華夏文明。這樣一來,學生才可以在樂中學。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識“舟”字時,可以利用微課先展示出一艘坐著兩個人的木船,木船末尾橫著一把搖櫓,然后將船頭演化成“丿”,整個船體演化成“冂”,而那把搖櫓就變成了中間的“一”,坐在船上的人就變成了兩個“丶”。這樣一來,在生動展現的過程中,學生既了解了古時候造字的方法,也理解了字的含義。
二、將識字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
識字最終是為學生的生活服務,而識字最初也是從生活中來,所以教師應該將識字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2]。當然,低年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非常少,且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比較弱。但是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往往在內心能留下較深的印象。所以,教師在給學生提供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的識字能力更強。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菜園里》課文中的生字時,可以先用微課給學生呈現“農場游玩”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摘各種喜歡的蔬菜,如土豆、西紅柿、胡蘿卜、包菜等。這樣就將所識漢字與蔬菜的特征對應了起來,繼而加深了學生對字的認識。例如,學生在學“包菜”時,就聯系自己在場景中所摘的包菜,想象包菜的外形甚至吃起來的味道??梢哉f,這樣的課堂非常生動,學生也非常愿意學。
三、通過微課有效指導小學生更有效地規范書寫
低年級小學生的漢字書寫大多不夠規范,如結構錯誤、多筆少點等。這是因為他們接觸漢字及其書寫的時間并不長,不僅良好的書寫習慣沒有養成,而且規范的筆順書寫也容易忽視[3]。低年級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造性,如果在這時候沒有給予小學生良好的引導或指導,那么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將很難養成。長此以往,等他們到了初中、高中后,書寫習慣將很難被改正過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一重要時期,通過微課有效指導小學生更有效地規范書寫。例如,有的小學生不清楚“必”字的筆順,導致很多學生處理不好整個自己的結構和某些筆畫,就出現了“字寫斜”等現象。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正確的筆順,并制定動態的互動過程,讓學生動筆在規范的漢字上“描一描” “寫一寫”等。特別是通過微課給學生講解整個字的結構,讓學生將整個字寫正、寫漂亮。最后,學生通過“米線格”中“畫一畫”,逐漸識字和掌握漢字書寫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可以將動態的教學畫面呈現給小學生。小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微課教學畫面識字和寫字,這在很大程度上創新了漢字識別與書寫的教學方法。為此,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微課展現漢字千百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讓學生在生動的演變畫面中感受造字規律和漢字魅力。然后將識字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字在課堂上能知曉、認識。最后,通過微課有效指導小學生更有效地規范書寫,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漢字書寫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識字能力才能不斷上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這將更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磊.微課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No.1028(6):57.
[2]馬千雅.微課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3]許習白.識字教學中的微課設計與運用方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8(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