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東勤
摘要: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廣播節目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節目的整體效果。在實際錄制節目過程中,由于存在有眾多環境影響因素,在直播過程中會出現眾多意外情況,極大的考驗了節目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傳播力。本文主要內容研究了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傳播力,希望能為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又有所啟示。
關鍵詞:媒體融合;節目主持人;口語;傳播力
廣播節目主持人想要擁有良好的即興口語傳播力,首先需要對節目有正確的認知,掌握節目的整體思路與主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思辨能力,除此之外,還必須擁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廣播節目主持人在開展即興主持工作時擁有良好的傳播力。結合我國當前節目類型的發展形式來看,即興口語主持的方式會逐漸普及,基于此,主持人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才能促進個人良好發展。
一、即興口語的重要性
所謂的即興口語,針對廣播而言其本質便是廣播節目的脫口秀,這是廣播節目中的一種口語表達形式,考驗了主持的主持功底與專業素養。即興口語的使用能夠充分展現出廣播節目的貼近性,增強廣播節目的現場感,除此之外,還能夠加深觀眾對廣播節目的接受程度,符合大眾的語言接受能力。對于廣播主持人而言,即興口語體現了主持人的素質水平與語言機敏能力,主持人在此過程中通過對語氣、語調以及語音的掌握,體現出廣播節目的藝術價值。在當前各類型媒體不斷涌現的時代,即興口語表達可以使廣播節目的形態更加生活化,除此之外,即興口語的表達方式能夠使得節目與受眾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交流姿態,增強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
二、廣播對主持人進行口語傳播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使用規范的語言
根據我國憲法章程規定,國家應該積極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媒體作為我黨與政府的喉舌,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應該自覺遵守這一規章制度,以規范的口語,展現自身風采與節目內容,為廣大受眾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但是結合當前諸多廣播節目的實際情況來看,諸多主持人在開展主持工作時,一味的為了廣播節目的趣味性,以港臺腔或者粵語腔為主進行模仿,這樣病態的主持方式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廣播節目的質量[1]。
(二)即興口語傳播語言要通俗易懂
廣播節目面對的受眾類型較為復雜,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專業領域,文化層次、年齡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由于有聲語言為瞬時傳播,受眾瞬時了解,轉瞬即逝,因此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必須通俗易懂,才能夠使受眾在短時間內理解并且接受。主持人在開展即興口語主持工作時時,要避免口語表述中擁有大量的專業術語與諸多文言文詞匯,以免受眾在短時間內難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即興口語表達的目的是為了在受眾理解的基礎上,為受眾營造一個可以各抒己見、輕松愉悅的空間,以便為廣播節目創造良好的傳播氛圍[2]。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口語傳播通俗易懂并非讓主持人排斥華麗的語言,在當前各種節目類型不斷涌現的背景下,主持在表達較為深刻的內容時,可以適當采用較為典雅的語式與語句,點到為止,使讀者能夠接受思考,化抽象為具體,耐人尋味。
(三)不能偏離節目主題
主持人在即興口語傳播過程中,一定要始終圍繞節目主題,不能偏離節目核心內容,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即興口語傳播并非是主持人情緒與想法的宣泄途徑,傳播內容必須與節目內容、整體架構相聯系。在主持過程中,主持人可以將自身的實際體驗與節目的主體相連,通過簡潔明了的口語傳播語言闡述自身情感與相關觀點,使受眾受到感染,引起受眾共鳴。如果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能夠與節目主題緊密貼合,那么就會增加受眾的參與熱情,反之,如果主持人主持節目偏離主題,那么會導致節目創作失去本身意義。基于此,主持人在開展即興口語傳播工作時,應該嚴格圍繞節目主題組織自身言語材料,要契合主題的同時運用富有邏輯的語言對受眾進行高效表達,調動節目現場氣氛,增加節目觀賞性。
三、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能力的提升路徑
(一)廣泛積累是提升即興口語傳播力的前提
主持人想要的節目中妙語生花、幽默風趣,前提是自身要擁有開闊的視野與博覽群書的學識,只有這樣才能游刃有余的應對節目現場,才能為提高主持人口語傳播能力打下基礎。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節目主持人要“多讀”,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提高自身的學識與見識,擴展自身知識面。想要擁有良好的即興口語傳播能力,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主持人自身沒有深厚的學識,僅僅憑借自身靈感或者聲音的特性,很難在主持崗位上出色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務。廣泛的閱讀能夠讓主持人對自身節目有所感悟,有利于主持人厚積薄發,其次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興口語傳播力還要“多看”,多學習優秀主持人的節目,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經常觀摩其他主持人的節目,能夠為自身帶來啟發,有助于自身取長補短,積累主持經驗。再次,主持人還需要“勤寫”,所謂的勤寫要求主持人要對語句進行反復的推敲與琢磨,提高自身凝練語句的能力,除此之外,有利于主持人能夠在主持過程中,理清節目層次關系,對提高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大量訓練是提高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力的必要環節
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口語傳播能力是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的,只有在掌握主持語言表達的理論基礎上,對自身口語表達技能進行反復訓練,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即興口語傳播力。在此過程中,主持人要將主持理念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開展即興口語傳播力的訓練活動,在此過程中,訓練可以由易到難逐漸展開,首先,主持人可以通過參與辯論賽的形式,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對自身思維進行訓練,在此過程中的訓練重點為主持人的逆向思維與發散性思維。最后在開展復述訓練,在此訓練環節,主持人可以根據自己看過的電影,或者結合相關書籍錄音開展復述訓練,一般情況下,復述訓練包含有兩種方式,分別為詳細復述與概要復述,在訓練過程中,作者還可以采用創造性的復述形式,對原有的人稱、語體以及結構進行改變[3]。當完成復述訓練之后,主持人便可以結合實際環境開展描述訓練,在此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周邊的人物景象等,通過描述不同的場景,鍛煉自己的全面觀察能力。當完成上述所有訓練之后,進入最后一個環節,評述訓練,在此環節中,主持人需要通過自己的所聞所見開展評述訓練,一般情況為先敘述后評論,但是兩者也可以同時進行,相互結合。評述訓練的重點在于要使主持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所聞所見談出所感,并且在評述過程中,主持人要見解獨特、條理清晰,除此之外,要明確自身觀點。剛開始進行評述訓練時可以采用半脫稿的形式,隨后循序漸進脫稿訓練,最終不斷提高自身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即興口語傳播力的重要保證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良好的即興口語傳播效果與主持人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如果主持人存在有恐懼、自卑的心理,那么在口語傳播過程中就不能順暢的表達自身觀點,暢所欲言,因此,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興口語傳播力,自身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節目開展過程中,或多或少在節目現場會存在始料不及的情況,此時導演不能上臺打斷節目的錄制,只能依靠主持人瞬間的救場能力開進行補救,這樣的情況對于主持人而言是以此重要的考驗,此時主持人自身一定的要沉著應對,機智化解節目錄制過程中的意外情況,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對節目意外事故。基于此,主持人想要提高即興口語傳播力,就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加強文化修養,積極參與即興口語訓練活動,在反復訓練過程中,練就自身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各類型媒體不斷涌現,媒體融合的時代,節目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興口語傳播力,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訓練,首先需要廣泛積累自身文學知識,通過觀摩優秀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取長補短,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自身口語表達技能進行反復訓練,提高自身心理素質,以便能夠及時應對節目突發情況,面對受眾能夠表明節目主題,暢所欲言。
參考文獻:
[1]李靜,邱蔚.媒體融合背景下節目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力探析[J].新聞世界,2018,No.325 (05):28-31.
[2]鄭恩先.談主持人如何做好即興口語表達[J].傳播力研究,2018,2 (28):155-155.
[3]石靖楠.淺析新媒體時代主持人提高即興口語表達品質的途徑與必要性[J].傳媒論壇,2018,v.1;No.1 (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