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超
摘要:社會的進步與觀念的更新,人們不再追求單一的設計理念和不變的設計法則,在人們追求自然、舒適、安逸的生活背景下,極簡主義美學通過其深入人心的創意,深化設計內涵,提高設計魅力,傳播新一代生活美學理念,以此提高生活的品質。
關鍵詞:極簡主義美學;生活美學;設計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都市中的人們日復一日的機械式工作,不斷的壓制著自己的思想及精神能量,而一成不變的生活哪怕再有規律,時間久了也會顯得單調乏味,故此,如何簡化我們的生活,將更多的藝術情愫融入生活讓他們從固定式的工作環境切換到自然式的生活環境中,是現代高素養人群所追求的方向,人們的思維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于技術的高度感追求也越發強烈。在設計寬泛下的時代,人們認識到極簡主義不僅僅是服從人們功能性的需要,而更多的注重視覺上與精神上的雙重享受。極簡主義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與美國抽象主義思潮。它的出現,對視覺藝術中的裝置、設計、建筑以及視覺以外的其他表現形式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50年代,部分藝術家嘗試從繁雜的藝術觀念中解脫出來,嘗試用一種簡約的設計手段來重新定義藝術的表現形式,由此出現了以幾何體、線條等要素構成的設計作品,由此極簡主義隨之誕生。現今,極簡主義美學追求更多功能與形式上的平衡發展,在實現作品功能性的同時,不失優雅與矜持,表現了強烈的精神與生活品質追求。社會發展到現在,極簡主義美學的特征已經延續到精神與物質領域,它可以詮釋生活情境下的一種簡約形式。
極簡中的“簡”是一種品味,而不是一種簡單。它的精髓是簡潔、明快、充滿時尚感,看似極度簡單的符號背后包含著深層的思考與精準的工藝技法,是藝術在美學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而日本在極簡主義的視覺傳播上發揮到了極致。日本的極簡主義與禪宗哲學顯示出了高低的精神相似性,給人以一種空靈的意境感。精致的做工,簡約的優雅,功能與形式的完美貼合,使日本傳統設計的美學特質發揮到了極致。極簡主義對現代主義美學的改造有了很大的改觀。它的藝術充斥著精致的處理,有著機器般的基準度,看上去是經精心雕琢而作,別出心裁的靈感,著實讓人驚嘆。極簡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時尚,是外在內涵與內在精神的融合,它的產生與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是分不開的,而“簡約”這種藝術形式和商業要素,也將不斷的更新與發展。
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追求更高的效率,摒棄傳統中的觀念與繁文縟節。它極大的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社會的關系也變得簡單。這標志著極簡主義精神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情境中,它開始不斷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與人居關系。若干年前的我們,沒有固定的美學概念,一向的認為美學即為一位的添加各類藝術元素,最終成為我們所定義的美學法則,被封閉的思想如今被打破,外來文化的逐漸滲入,讓我們安逸享樂的觀念也日漸強烈,只會一味的重復添加,卻從來不承認其實減去也是一種“添加”,社會發展,譜天滿地的商業行為讓極簡主義越發變味,隨處充斥著低俗仿制的美學制品,使我們的美感被逐步鈍化。快節奏的生活中,也使得人們的關系變得狹隘,精神變得越發緊張,急需一個簡單的形式意識及豐富的內涵來充盈自身,以此創建一個簡約的生活空間。藝術的極簡形式,因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才能與時代相適應。如何讓我們的生活中使極簡主義融入其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一種遵循“減法”的生活方式,例如去除一些無聊的應酬、不必要的人際交往,而高雅的藝術修養也是我們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無法欣賞藝術作品的人一定也同樣無法欣賞生活中的美。生活的美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精致的妝發與符合氣質的穿著打扮,簡化我們雜亂無章的個人形象扮;健康的生活飲食,合理的運動鍛煉,簡化我們的油脂與懶惰,才能有更好的體魄去享受生活,去熱愛生活;居住空間的極簡化處理,可以體現在裝修風格,亦可以體現在家具裝飾中,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徑,讓身心疲憊的自己回到家中,看到的不是雜亂沉悶,而是舒適簡約,相信此時此刻的自己也能身心放松下來,告別工作的繁雜,去體驗生活的舒適感。所以,極簡主義在生活中出處皆是學問,需要我們從各方面去逐步培養,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態,更是一種生活形態。“簡化”是對于自己的生活而言,“極簡”本身只是一種最終的目標或趨勢,而不是一桿固定的標尺,也不是一個確定的、適合于衡量每一個人的相同的標準。陶淵明曾寫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也是古人所追求的極簡主義生活,是一種向往曠達的生活方式。
高雅的藝術是藝術家所追求的,而高雅的生活藝術是我們大眾所向往的,極簡可以看作是現代中國急需的一種生活方式,“簡”的不單是生活工作,更多的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它是當代文化思潮和現代生活所交鋒撞擊的過程,它更符合現代主義關于藝術形式的理想形態。極簡主義不是以簡約為目的,而是希望通過簡約的形式讓我們遠離嘈雜的生活狀態,是一種為人的生活態度。它給予了當代混亂的藝術現象鮮有的潔凈空間,是遠離世俗走向高雅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韓寒.走向世俗的高雅--論極簡主義的裝飾藝術[D].江蘇師范大學,2013.
[2]黃焱冰.形象美學[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