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國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融媒體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融媒體得到了飛速地發展,使得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變得異常容易。與此同時,人們對于信息的專業性、及時性、豐富性也變得愈發“挑剔”,這就對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考驗。本文將從融媒體的現狀著手分析,探討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問題。
關鍵詞:融媒體;從業人員;新聞素養
近幾年,融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我們隨處可以看到某電臺進入融媒體新時代,某城市進入融媒體新時代。那么如何利用好融媒體,專業人員是否做好了進入融媒體時代的準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融媒體新聞時代存在的問題
(一)標題黨泛濫
現在很多新聞人員被利益驅使,為了贏得關注量,喪失對新聞的敬畏感。一方面,從以“震驚”為標題,到之后“驚現千年一遇”之類新聞標題,均體現了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的缺失。這些標題通常都用看一眼就會引人遐想的詞語,抓住讀者的眼球,勾起讀者的好奇心,進而點擊閱讀。但其實內容并沒有營養,沒有科學價值,甚至有些文不對題。創作者通常只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得讀者的眼光和閱讀量,但對于文章本身是否具有價值漠不關心。
(二)忽視新聞的客觀性
許多媒體工作者,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急功近利,在事情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忽視事件整體特性,抓住其中的一個細節便大肆報道,以偏概全,任由輿論不斷發酵。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關注點并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如何吸引群眾的眼光,如何增加閱讀量[1]。之前網絡爆出來女醫生的老公打小學生的視頻,使網友震怒,多家媒體跟風報道,事件愈演愈烈,最后女醫生自殺。后續有人爆出來,其實是小學生先碰到女醫生敏感部位,不僅不道歉,還吐口水,才有了后來的事情,引發一片嘩然,悲劇就此釀成。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媒體工作者捕風捉影,大肆煽動網友情緒,忽略報道新聞最重要的客觀真實性,新聞的真假變得不再重要,閱讀和轉發量成為眾多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標。這不僅損害了行業標準,更使大眾對媒體喪失信任。
(三)缺乏創新性
融媒體不僅僅是將信息簡單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活力和源泉,但是很多媒體人員缺乏創新精神。一方面,我們經常會看到,一條新聞被報道出來之后,就會有無數條類似的新聞進行反復的報道,更有甚者連文案和觀點都如出一轍。另一方面,新聞從業者缺乏挖掘新聞的眼光,多數媒體的頭條長期被明星的花邊新聞霸占,相反優秀的文化被一點一點摒棄。媒體作為傳播信息的媒介,尤其是融媒體這個全新的形式,更應該具有創新精神。
二、提高素養的措施
(一)提高行業篩選標桿
時代的多元化,給每一個人創造了無限的機會,融媒體的快速發展,為許多喜愛新聞的人創造了就業的機會,這也使得從業人員素養變得參差不齊。因此各個媒體部門在進行人員選拔時,應該有明確嚴格的標桿,將不具備專業素養的人隔絕在門外,確保媒體行業的純潔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大眾傳播積極健康向上的新聞,才能拓寬行業領域。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化底蘊、較高職業素養的新聞從業人員,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聞人,才能用優秀的文化來引導大眾,才能促進融媒體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推動新聞媒體法制管理化
確保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避免再次發生“女醫生”類似的悲劇,僅僅靠行業人員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來強制治理。德潤民心,法安天下,只有法治與德治兩手齊抓,才能保證群眾瀏覽到積極健康的內容。政府也要發揮自己的職能,對新聞媒體工作者的監管做到適時適當的管理。雖然我國媒體發展迅速,融媒體也應運而生,但是相關的法律法規卻不夠完善。時代和媒體發展迅猛,可以說是瞬息萬變,但是法律法規卻需要時間來制定和完善,所以政府層面就應該加強輿論管理,在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的時候,為健康的網絡環境保駕護航。
(三)培養創新型思維
在確保新聞真實性、客觀性之后,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培養創新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創新型思維。成功者更擅長也更喜歡思考,而平庸者只知道一味地蠻干。古希臘哲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瞬息萬變的世界,就存在著無數的新聞等待被發掘,試著從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就會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新聞[2]。其次,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不斷轉變為新興媒體,融媒體就是其中的一種模式,從業者要及時適應行業的變化,跟隨時代的發展,培養新的思維模式,才能為大眾更好地傳播正能量新聞。最后,融媒體自身也需要不斷地發展才能不被時代淘汰,在滾滾向前發展的浪潮中站穩腳步,組成融媒體的工作人員自然就承擔起行業發展的責任,具有創新型思維,敏銳地發覺到時代的變化,及時更新自己的業務能力,才能使行業永葆青春活力。
三、結束語
任何新聞都是人的事情,不管是融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應該將新聞的健康、真實放在第一位。融媒體下的工作人員更是捕捉各種新聞的關鍵人員,提高自身的素養刻不容緩。融媒體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的產物,只要把握好人員素養的大關,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李乾.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理念與路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7 (27):130-131.
[2]湯濤,李可彥,蘇珂.媒介融合視角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2,40 (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