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貴萍
摘? 要:閱讀為增強學生知識儲備量、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致使強化對閱讀教學的管理,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發揮自身的作用,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參與;教學策略
引言:語文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而且還有助于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自控力不強,不能夠主動的進行閱讀,為了使得小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發揮其自身的導向作用,做好閱讀教學工作,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中。
一、以看圖形式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
良好的閱讀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參與閱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彩色、形象、聲音來思維的。”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所限制,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當前這一心理,不斷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將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以及聲文并茂的故事滲透到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看圖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主要分為直觀情境與間接情境,無論其中哪種情境都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的參與閱讀。具體主要體現在:其一,直觀情境。當前這種情境的創設,往往對于教師的業務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教師具備突發事件處理能力、良好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主要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調查等,為學生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得學生真切的獲得真實的體驗。其二,間接情境。主要指語文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虛擬情境,為了能夠更好的展現出閱讀文本的情感,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學生主動進行閱讀,通常情況下主要通過生活情境展現、音樂熏陶、情境表演等形式實現,進而增強學生的感知。
(二)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豐富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品味語言,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內容:其一,以讀促品。語文閱讀由多種方式,其中較為常見包括分角色朗讀、誦讀、默讀、朗讀等。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根據閱讀的需要、以及文本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方式,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有目的性的進行閱讀,同時要注重傳授學生閱讀技巧,達到品味文本的目的。其二,以想促讀。在閱讀的基礎上,做到進一步體驗和感知語言的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品讀的語言與相關情境、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拓展閱讀空間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為閱讀教學而服務的教學資源,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為學生進行更好的閱讀創造良好的閱讀機會。同時,教師要注重將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充分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走入現實生活中,善于挖掘和發現生活中的閱讀資源,認清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真正意義上做到語文與生活的融合。例如,教師在講解《風》這篇文章時,為了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最終閱讀的目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風”,走入現實生活中感知風的存在。通過當前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主要的是使得學生意識到生活與閱讀的關聯性,這對于促進學生進行主動閱讀至關重要。
結語:綜上所述,良好的閱讀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要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當前閱讀教學的需要,轉變傳統閱讀教學觀念,創新閱讀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拓展閱讀空間。同時,還需要為學生進行閱讀做好導向作用,為學生推薦相關方面的閱讀書目,創設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閱讀,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閱讀教學工作中,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旭東.小組捆綁式評價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語文 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12(24)120-124.
[2]張洪英.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兒歌教學策略分析[J].才智,2016,12(24)114-117.
[3]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