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升
摘? 要:地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主要包括地理知識、環境科學和自然規律等方面的內容。高中階段學習任務比較緊急,而學生存在惰性是地理教學的最大阻礙,很多學生在學習中不閱讀、不動筆、不思考,給地理教學增加了很大難度。在順應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基礎上,地理教學必須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積極性,促進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形成科學的自學體系,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前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學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積極主動的學習驅動力,才能激發出內心的學習潛能,把握學習主體地位,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一、分析高中地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一方面靠教師課堂的講解,另一主要方面是依靠學生自身的努力。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我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教師所講解的知識觀點,更有根據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吸收消化知識,將所學過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但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為了提高考試成績,往往采取的是一遍一遍的背誦,但是對其中的知識點理解卻不到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學生只有自身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有意識的去研究地理知識的本質,形成內在的學習體系,養成個性化的地理學習思維,體驗地理的獨特魅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學生對地理的認知情況以及科學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對地理的思維發散。轉變以往的教學角色,讓學生通過知識點的梳理和預習來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索精神,有效培養地理特有的立體思維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地理綜合素養。
二、探究高中地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高中階段地理教學的節奏是比較快的,教師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去開展教學,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情境教學可以引發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并自行的去尋找適當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教授魯教版《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這節課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理解,明確產生晝夜交替的定義,深入了解地方時和區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猜猜我在哪”的情境教學形式。兩組學生對立而站,一方同學說出他所處位置的特點,然后另一組同學回答他們所處正確位置,如:“我在的位置前一秒是黑夜,下一秒是白晝,猜猜我在哪?”答:“你在晨昏線。”通過這樣的情地理景教學,發散學生地理思維,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
(二)搭建網絡交流平臺,開拓自主學習高效途徑
現代發達的網絡世界和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占據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便利性搭建一個班級內部的交流平臺,開拓地理自主學習高效途徑,充分利用課堂外的自學時間,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建立一個交流群,當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可以在微信上互相交流和溝通。或是教師運用“翻轉課堂”,將一些地理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拍攝成短視頻。當學生有相關困惑的時候,去平臺上去尋找,就可以找到相應的解答,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學意識,強化自學效率,有效提高自學能力。
(三)構建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通過合作小組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散發出智慧的火花,充分改善地理思維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小組模式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對地理知識的分析與理解。例如,在教授魯教版《水圈和水循環》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構建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分析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的環節。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學會運用有關圖表解釋、應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地理學科是學生的必修學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知識更好地認識世界,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領者,需要緊跟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學習教學新思想、新理念,為學生的成長營造更好的學習空間。能夠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究地理知識網絡,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瑞明. 淺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考試周刊,2017,(83):161.
[2]馬麗敏.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討[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7):36.
[3]郭小紅. 高中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研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