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曲丹丹 田慶 尹春穎 王蕊



【摘 ?要】目的:探討介入治療在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應用中對于腦鈉肽水平、心功能的影響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對照,設立研究組采用介入治療,設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腦鈉肽水平及心功能差異。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BNP水平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作研究對比,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BNP水平低于對照組水平(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NYHA心功能等級分布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作研究對比,治療后研究組患者NYHA心功能等級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數據,組間數據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結論:介入治療在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應用中具有積極導向,可有效改善腦鈉肽水平水平,促進心功能恢復,適用于臨床。
【關鍵詞】介入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腦鈉肽水平;心功能;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9.7;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3-0055-02
本項研究特選取7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觀察介入治療在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應用中對于腦鈉肽水平、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對照,其中對照組患者共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齡在40歲到79歲之間,平均年齡(58.26±2.64)歲,研究組患者共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齡在41歲到81歲之間,平均年齡(58.91±2.76)歲,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符合WTO制定的關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及《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指南》針對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2)患者及家屬對項研究知情,并同意簽署書面知情書;(3)治療依從性好;(4)患者年齡在40歲到81歲之間,均具有良好的認知功能。排除標準:(1)觀察前接受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或調脂等藥物治療;(2)伴有風濕性心臟瓣膜、肺源性心臟病等其他類別心臟疾病患者;(3)嚴重的腎、肝功能不全患者;(4)炎性反應、免疫系統疾病或腫瘤疾病患者;(5)血液性疾病患者及傳染性疾病患者;(6)妊娠期婦女或哺乳期婦女;(7)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患者[1]。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做客觀分析,表示可用于下文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措施,給予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降脂穩定斑塊,根據患者疾病需求采用強心、利尿、吸氧及擴血管藥物;研究組患者常規治療基礎上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采用常規備皮后,取患者平臥位,選擇合適的股動脈、橈動脈或肱動脈作為操作穿刺點,消毒鋪巾后,采用2%利多卡因浸潤麻醉,于穿刺后將動脈鞘置入,注入造影導絲觀察病灶情況,選擇規格合適的球囊用作擴張功效。
1.3評價標準
本項研究對患者治療前后血清BNP水平進行監測;采用NYHA心功能等級作為評估指標對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進行評估;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分為顯著、有效和無效等三個指標[2]。
1.4統計學分析
本項研究采用SPSS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表達,并選用配對樣本x2檢驗,而計量資料用()表達,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比對不同治療方案下療效差異,將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標準值,P<0.05則表示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血清BNP水平對比,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BNP水平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作研究對比,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BNP水平低于對照組水平,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YHA心功能等級對比,見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的NYHA心功能等級分布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作研究對比,治療后研究組患者NYHA心功能等級改善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2.3兩組療效差異性對比,見表1,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數據,組間數據做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中老年疾病發病激增,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病率上升,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3]。介入治療可有效作用于常規藥物無法改善的動脈管腔閉塞或狹窄,采用先進的介入器械和新型的抗血小板凝聚藥物,促使粥樣物質導致的動脈堵塞血流恢復,改善動脈供血功能,為改善心肌需血及冠脈供血解決基礎問題[4-5]。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等級分布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對比,治療后采用介入治療的研究組患者血清BNP水平有效降低,NYHA心功能等級改善,較比常規藥物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綜上,介入治療在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應用中具有積極導向,可有效改善腦鈉肽水平水平,促進心功能恢復,適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仲崇莉,劉雯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介入治療后對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13):247-248.
[2]????? 盧堅鳳.經橈動脈途徑介入治療合并心力衰竭的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3):110.
[3]????? 翟恒博,韓雅玲,關紹義等.冠心病合并腫瘤患者介入治療圍術期處理策略和預后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8,46(10):1119-1122.
[4]????? 宗超,唐小霞,張勇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早期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0):49,52.
[5]????? 申恂.介入治療術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應用瑞舒伐他汀的價值研究[J].健康周刊,2017,(3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