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航,戴希羽,朱建梅,紀 振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某公司主要從事丙烯酸樹脂、水性苯丙乳液、水性純丙乳液和溶劑型羥基丙烯酸樹脂生產,廢水中主要含丙烯酸、苯乙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脂等有機物,廢水有機物含量較高,可生化性差,屬于較難處理廢水。
公司主要產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工藝廢水主要來自反應釜清洗、加料槽清洗、設備清洗、廢氣洗滌、地面沖洗等產生的廢水,按照水質可分為高濃度設備清洗廢水和其它廢水(含低濃度設備清洗水、廢氣洗滌塔洗滌廢水、地面沖洗水、化驗室廢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高濃度設備清洗廢水設計處理量為30m3/d,其它廢水水量為324m3/d,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規模為400m3/d。工程設計廢水水質和水量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和水量
注:“-”代表未檢測或不作要求。
本工程選擇工藝流程時需考慮:(1)設備清洗廢水為高COD廢水,需要進行混凝沉淀預處理,以去除廢水中的懸濁物質[1-2]。(2)由于綜合廢水COD高達2000 mg/L以上,還必須采用厭氧-好氧聯合處理技術方可可達到接管標準[3]。
根據廢水的水質水量情況,最終確定采用物化預處理+厭氧+好氧生化工藝處理企業廢水,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工藝流程
設備清洗廢水收集于至廢水收集池內由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投加混凝藥劑去除廢水中的懸濁物質。出水與其它廢水混合,送入調節水解池處理,池中設有機械攪拌裝置,通過水解反應可將大分子有機物轉變為小分子有機物,從而提高廢水的生化性能。
調節水解池出水由泵送至EGSB反應器進行厭氧生化處理,出水進入好氧反應池進行進一步的生化處理,泥水混合液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出水排放進入園區管網。
(1)廢水收集池。1座,地下式,鋼砼結構。尺寸為:8.0 m×3.0m×3.5 m,有效水深3.0m,有效容積為72m3,HRT為2.4d。
(2)混凝沉淀池。1座,地上碳鋼結構,分為反應區和沉淀區,反應區尺寸為1.0 m×1.0m×1.2 m,有效容積1m3,HRT為0.8h,沉淀區尺寸為D2.0m×4.6m,表面負荷為0.5m3/m2·h,有效沉淀時間4.5h。
(3)調節水解池。1座,地下式,鋼砼結構。尺寸為:10.0 m×8.0m×5.5m,有效容積為400 m3,HRT為24h。配置低速推流攪拌器2臺,型號QJB5.5/4-670/3-295。
(4)EGSB。1套,地上碳鋼結構,尺寸為D 6.0m×12.0 m,有效容積為282.6m3,容積負荷為2.3kgCOD/(m3·d)。
(5)好氧池。半地下鋼砼結構,尺寸為16.0 m×10.0m×5.5 m,有效容積800m3,水力停留時間2d,池中設置微孔曝氣器550個,型號為HY-210,采用羅茨風機曝氣曝氣供氧,型號CRB-100,1用1備。
(6)二沉池。1座,半地下鋼砼結構,尺寸為D 6.0m×4.5m,表面負荷0.6m3/m2·h。
(7)污泥濃縮池。1座,地下鋼砼結構,尺寸為8.0 m×3.0m×3.5 m。
(8)清水池。1座,半地下鋼砼結構,尺寸為6.0 m×5.0m×3.5 m,有效容積90m3,水力停留時間5h。
本工程配套設備還包括污水提升泵、污泥回流泵、污泥脫水機、螺桿泵等。
該工程建成經調試穩定運行后,對主要處理單元進出水水質進行了驗收監測,各工藝單元廢水水質監測結果見表2。

表2 處理出水水質
可以看出混凝沉淀對廢水中COD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為29.2%,整個工藝處理出水COD為408mg/L,達到園區接管要求(表1)。
該工程總投資為374.49萬元,其中土建費用為116.92萬元,設備投資257.57萬元,基建投資為9362元/m3。運行費用為6.20元/m3,其中電費為1.93元/m3,人工費為1.00元/m3,藥劑費為3.27元/m3。
(1)采用混凝沉淀+厭氧+好氧工藝處理化工生產廢水,運行結果表明:COD低于700 mg/L,能達到園區接管要求。
(2)采用混凝沉淀預處理可有效去除工藝廢水中的COD,從而降低了生物處理工藝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