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雖然在大力發展,但是農村中小學由于基礎設施薄弱、師資力量有限等原因,在具體措施的實施上還不夠深入,存在課堂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本文對農村中小學教學方法的轉變進行分析,并以初中生物為例進行探討,提出一些淺見。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教學方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7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74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農村中小學也在逐步改變教學方法。但是,在課堂教學上,教師雖然也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思考,重視學生課堂活躍性,但還是以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方式為主,整體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不足,使得問題設置的有效性無法很好發揮。教師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很多時候沒有在整體課堂教學內容上將新課改要求真正落實,導致整體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課堂互動很少,課堂教學沒有豐富起來。
(一) 合理全面把握教材,運用教材
教材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新課改對教材內容的研究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都是經過教育部門精心編纂而成的精華內容。新課改對教師在教材內容的理解使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要對教材實現從“教”到“用”。教師要學會科學合理地運用教材,而不是對教材的照搬照抄。
(二)因地制宜,培養學習興趣
以初中生物課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興趣。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科的性質特點。生物是一門動手操作較多,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課堂設置上,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天優勢,鼓勵學生就地取材,自帶實驗樣本或物體,課下可以鼓勵學生依據農村現有條件,觀察研究小昆蟲、小動物。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物體與課本內容相對照,通過仔細觀察、認真辨認、分析、歸納、總結歸類,形成自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在自我參與操作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將被動的學習模式轉變為主動探索,還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利用農村資源,開展課外教學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增加課堂互動。為了真切地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農村教師可以結合農村天然的地理優勢,開展與學科內容相符的課外活動教學。以初中生物教學為例,農村學生自然生長的環境與大自然密切相關,與各種生物資源的接觸比城市學生多。農村環境中的動物、花草、昆蟲、鳥獸、都可以成為學生的教學活動實驗標本。從種子生根發芽,種植生長到落地成熟,可以說隨處可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因地制宜,善于利用農村的天然自然優勢,多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多進行野外實地教學或者利用豐富多樣的動植物樣本進行直觀教學,豐富教學素材,為學生展現更直觀、更動態、更形象的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書本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探究的能力。
(四) 注重課堂教學的實際應用,貼近現實生活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發揮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現實生活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堂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比如,在學習完“蒸騰作用”“根的吸收”之后,學生可以依據課本學習內容,在家長進行樹苗移栽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告知家長可以去掉部分枝葉,并拿出自己的理論依據。在移栽時去掉枝葉可以增加作物成活率,如果是移栽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可以選擇陰天或者傍晚光照不強的時候,并且一定要在移栽的時候帶土。將課本理論內容在實際生產活動中應用,可以建立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同感和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農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整體把握教材內容,依據學生身心發展情況,結合農村生活實際開展課堂教學,將課本內容與生活生產活動有機融合,設置有效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再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或者是開展實地課外探究活動,豐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結合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為了豐富教學手段,還可以引言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外實地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鵬,林俊清,林巍,等.我國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索——福鼎二中基于移動學習終端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5).
[2]王先平.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轉變實踐的有效性策略[J].北方文學(下旬),2017(6).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朱順慶(1968.1—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側重于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研究)。
課題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S(2018)GHB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