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哲
前幾天,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游戲——“對著干”。
什么是“對著干”?游戲的規則很簡單,就是老師讓我們做什么動作,我們要反著做,做錯的和反應慢的就要被淘汰,然后站到教室后面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玩。游戲一共有三輪,最后一輪剩下的同學就是勝利者。
由于我以前做過這個游戲,并且經常贏,所以我一聽是玩這個游戲,不由得信心滿滿,甚至差點樂出聲兒來。
游戲開始了,老師首先給全班出了一個簡單的:“坐下!”話音一落,大部分同學就反應過來了,立馬站了起來;只有少部分同學因反應慢而被淘汰,不得不站到教室后面。“還好我反應快!”第一局勝出的我竊喜不已。
第二輪開始了。經過剛才的熱身,我覺得這一輪我也能輕松過關。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一輪偏偏來了幾個難的。“右手摸左耳!”老師一說完,就有幾個同學乖乖地跟著老師說的做了,紛紛右手摸左耳。看到大家的反應如此迅速,生怕被淘汰的我也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右手。但就在我的右手要摸到左耳時,我突然停住了——這是“對著干”,就要反著做啊,應該左手摸右耳!“還好我反應比較快,否則就被淘汰了。”看到垂頭喪氣,不甘心站到教室后面的同學,我慶幸不已。
到了最后一輪,只剩下我和另外四名同學了。“少了這么多競爭對手,留下的這幾個人反應也都不如我,這輪我肯定能贏!”就在我暗自竊喜時,老師說:“這輪請站在教室后面的同學出題!”溫俊哲同學出了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題目:“右手摸左腳!”“他怎么出這么簡單的,太容易了!右手摸左腳反著做不就是右手摸右腳嗎?”我不假思索地做起動作來,準備在同學們面前好好露一手。但當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的時候,我氣得直跺腳,恨不得給自己幾拳,同學們見我這樣個個笑得前仰后合。直到看見旁邊幾個同學也做錯了,我心里才稍稍平衡了一些。我盡管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往教室后面挪去。
站在教室后面的我,也沒有心思看誰輸誰贏了,而是在不停地反思:都怪自己太過大意,不然怎么會落得如此下場?看來以后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不能掉以輕心,不然就會“大意失荊州”啊!
(指導教師? 鐘華奇)
【嘉賓評點】
小作者記錄了自己參加“對著干”游戲的過程,并通過自己在接近成功時“大意失荊州”的經歷,得出“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不能掉以輕心”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心理描寫十分出彩,將小作者在游戲中不同階段的心理活動刻畫得十分細致,充實了文章的內容。王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