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育川
【摘 要】 悠悠華夏,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現代的歷史篇章還在書寫,過去的大部分則是古代歷史。高中階段我們會承接初中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歷史學習。而歷史課程,作為史實的記載和文化的傳承,在社會的轉型中受到過沖擊,也一度處于危急境地,但是這并不影響它的傳承與綿延。當前社會重視古代史教育,但是教學中也存有一些問題,比如教學觀念的陳舊和課程內容的分配混亂等等,這些都是當前歷史教學的不足和弊端。本文從當前歷史教學的問題談起,綜合歷史教學的發展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中歷史 ?古代史教學 ?問題思考
一、高中歷史課程中和古代史的教學情況
歷史學科是學生從初即開始學習的科目,與物理化學一樣,它同樣是高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尤其是歷史課程中的古代史講解,承載著我國的文化精神傳承與弘揚的歷史任務。歷史課程的時間跨度長,課程內容量大,對知識嚴謹程度要求較高,但是課時分配緊張,怎樣講好古代歷史,是歷史教師一直關注的問題。而歷史教學的主要問題,也大多出現在下面的幾方面:
1. 教師觀念需要更新
古代史的教學首先要從教師開始分析,高中歷史教師普遍傾向于把課程學時的絕大多數用于歷史講述,講授朝代的更替、講授歷史事件的發展,講授某個時期中的經濟文化特色,看似內容豐富知識充足,實則是忽略了學生的思維想法,沒有等到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就開始了下一輪的堆砌填充,最終使學生聽到的都只停留在教師講述的時候,下課后沒有太多印象,教學效果十分不好。
教師教授理念不足,同時教材內容也有一些不足。教材中對重點時間往往多次闡述,并且篇幅量大,敘述刻板專業,缺乏趣味性,學生難以主動學習,并且會在反復見到相似內容后對知識產生略微反感。而對于不重要的內容,教材往往一筆帶過,學生的角度看到的是跳躍的歷史,而要實現歷史知識的連貫性,僅憑學生自己面對龐大的歷史資料是難以實現的,只能依賴教師補充。這對歷史教學和學生學習都產生了消極影響。
2. 課程知識需要合理分布
許多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只是參考課本目錄內容,最多是進行章節劃分,但是實際許多古代歷史知識學生在初中即已經接觸過,教師對此應當進行課下了解,對于重復的內容進行回憶和補充而不要耗費過多時間去反復重復。此外,高中古代史的講解順序主要是朝代更替,某一朝代的文化、科技與經濟發展,對這些內容分別闡述,難免會反復提及某一章節的知識內容,使學生反感,失去興趣,直接降低課程的學習效果。
3. 對外在輔助設施使用不當
科技發展是當前社會進步的主要標志,教育中的信息設備也逐漸應用普及。不得不承認,信息設備所提供的網絡資源中,包含有圖像內容、視頻內容和聲音內容,對專業信息的查閱也更為便捷迅速,這對于歷史教學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技術的應用帶來優勢也難免產生弊端:
首先是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被破壞。無論是什么學科,課程的進行都應該由教師掌控,通過教師的講述和教師的情緒渲染帶動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對知識理解產生印象,進而完成記憶。但是信息設備參與到課堂中,教師一般會在課程開始前準備好演示文稿作為課件,課堂中只要展示幻燈片上的內容即可,教師只是在一旁稍作解釋,負責切換下一張幻燈片。這樣的過程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是設備的應用目的并不是為了把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顯然許多教師已經忽視了這一點。于是課堂中教師播放幻燈片,學生既要從課本中尋找展示的內容進行勾畫筆記,還要分身理解教師的內容含義,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來完成,但是教師只需要輕點鼠標稍作講述,并不會停留太長時間,于是學生學習節奏全亂,下課后已然一片混亂,沒有實際教學效果。
其次是過于注重課件形式。一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課件中大量插入資料動畫和相關的精品圖片,雖然課件用足了心思,也常常能獲得學生贊賞,但是課程進行時,學生們的實際關注點大多都在動畫圖片等與課程無關的內容上,刻意注重形式,混淆了學生的注意重點,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和效果。
二、高中歷史課程中對古代史教學的幾點建議
1. 優化整合課程內容,合理分配課時安排
上文中提及高中的歷史課程教學存在許多問題,所以課程整合優化十分必要。
首先教師要整合精簡課程內容。高中歷史的課時分配有限,上文中有提及許多知識和初中內容重復,并且按照課本的歷史發展、經濟文化特征順序講述也會產生較多重疊,所以有必要進行課程整合精簡。在歷史教學中對古代歷史不再按照課本順序從歷史情節、歷史意義開始講起,而是更多地著眼于歷史事件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聯系,引導學生分析歷史,研究歷史,對于已經學習過的情節內容,簡單回憶敘述即可,不要過多分配時間。
其次教師對于課程內容要進行合理擴充。教材本身存在知識跳躍性的現象,重點內容反復出現,而不重點內容過于精煉,學生歷史發展的歷程構不成連貫體系,需要教師進行一些適當的補充,幫助學生串聯起歷史發展流程。同時教材編寫改版相隔時間較長,雖然古代歷史已經較為清晰,但是隨著研究進行總能有新的發現,教師應當負責補充這些新的研究成果,保持更新,才能更好的便于學生學習理解古代歷史。
2. 認識信息技術的優點,避免依賴濫用
信息設備的優點是豐富的資源。但是對于教師教學還是要意識到其局限,正確應用。課堂中明確自身的教學引導地位,不要讓電子講義取代語言講述和氛圍渲染。同時信息網絡也可以開發其課堂之外的作用,教師整合專業歷史網站交給學生,使學生課下自學用科學的途徑和可靠地參考資料,而不是輕信百度,被虛假信息包圍。教師也可以應用網絡進行知識的學習提升,還可以和不同地區的歷史教師進行線上交流,汲取先進教學經驗。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工作發揮優良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教學中的古代史內容量大,時間跨度長,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文中對問題進行了簡要總結,并提出高中歷史教學教授古代史時應當首先對課程內容有合理規劃,同時適當應用信息技術。不斷探索努力,實現高中古代歷史的有效教學和優質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