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李賢
(承德醫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已有研究顯示壓力性損傷在德國院外發生率為21%,院內發生率為0.78%〔1〕;我國調查發現院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為0.628%〔2〕。研究表明〔3,4〕,壓力性潰瘍的形成與基質金屬蛋白酶(MMP)和MMP組織抑制劑(TIMP)因子之間失去平衡有關。研究表明大鼠5個缺血循環再灌注的損傷組織中比3個缺血循環再灌注的損傷組織中MMP-9的表達升高〔5〕。本文擬觀察MMP-9和TIMP-1在各期大鼠壓力性損傷模型中的表達情況。
1.1實驗動物 64只健康雄性大鼠購于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體重(380±20)g,動物合格證編號為1607106。
1.2實驗器材、試劑 圓片形鐵片(直徑15 mm,厚0.3 mm,重0.6 g,高壓滅菌消毒)、 圓形磁鐵(直徑15 mm,厚5.0 mm,重2.6 g,磁通量高達1500高斯)購自河北超強磁業技術有限公司。抗體MMP-9(PAA553Ra01)抗體TIMP-1(PAA552Ra01)購自美國Cloud-Clone公司。
1.3動物分組 健康雄性SD大鼠適應性飼養1 w,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空白組、對照組、1期壓力性損傷組(1期組)、2期壓力性損傷組(2期組)、可疑深部組織損傷組(可疑組)、3期壓力性損傷組(3期組)、不可分期組、4期壓力性損傷組(4期組)各 8只。
1.4壓力性損傷模型的復制 參照文獻〔6,7〕,利用缺血循環再灌注的方法復制各期壓力性損傷模型。首先禁食水8 h,用10%的水合氯醛(0.3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用配置好的脫毛劑(8 g硫化鈉+20 ml酒精+80 ml水)進行臀部脫毛,然后用安爾碘進行臀部消毒,在左臀部靠近頭端剪2 cm×2 cm的切口,用無菌鉗子和鑷子鈍性分離臀部肌肉,最后將鐵片放到肌肉下,通過筋膜固定鐵片,縫合切口。讓大鼠帶鐵片適應性生活3 d,沒有感染現象的在體外加壓磁鐵2 h,拿下磁鐵讓局部組織充血循環再灌注0.5 h,每天5個循環,直到復制出各期壓力性損傷模型。8組同一時間植入鐵片,采取先復制4期壓力性損傷模型,再復制不可分期,以此類推,使4期2個階段的壓力性損傷模型在同一時間復制完成,最后在同一時間殺死8組大鼠,保證了鐵片在每組中植入的時間相同,降低鐵片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1.5組織學觀察 各期壓力性損傷組織通過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病理學變化,采用免疫組化法測定各期壓力性損傷中的MMP-9和TIMP-1水平,其中一抗用1∶200的比例進行稀釋。光鏡觀察,結果以胞質或胞膜著棕色為陽性染色。在400倍光鏡下觀察免疫組化結果,在光鏡下每組取3張片子,每張片子隨機取5個視野,計算陽性細胞數并以百分數表示,分別測定MMP-9和TIMP-1陽性表達率,取其均值并計算MMP-9/TIMP-1的比值。
1.6成膜判斷標準 1期:皮膚完整,表面有不褪色的壓紅;病理學表皮鱗狀細胞缺失,病灶部位有少量中性粒細胞。2期:皮膚紅腫,呈現暗紅色,無流血流膿;病理學表皮大部分缺失,淺部真皮層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受壓部皮膚顏色變紫色或黑色,周圍紅腫加重,按壓周圍紅腫處皮膚流出少量淡黃色組織液;病理學表皮大部分缺失,真皮層有潰瘍產生且伴有多量炎性細胞浸潤。3期:受壓處皮膚變黑變硬,針刺不出血,將表面的黑色皮膚清創后,露出脂肪但還看不見肌肉、肌腱或是骨骼;病理學真皮層有大量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損傷到肌肉層,臀大肌肌纖維變松,且有炎性細胞浸潤。不可分期:受壓處皮膚變黑變硬,針刺不出血,周圍滲出黃色液體,清除壞死組織和焦痂后,露出表層肌肉;病理學表皮層和真皮層消失,代之以肉芽組織,伴重度炎癥和出血,臀大肌萎縮甚至消失,深層肌肉局部萎縮,橫紋消失纖維化伴慢性炎癥。4期:鐵片邊緣皮膚紅腫糜爛,有滲液或滲血,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病理學臀大肌消失,深層肌肉多灶狀炎性壞死,伴化膿性炎癥,部分間質水腫出血及大片纖維化。
1.7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正態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Kruskal-WallisH檢驗。
2.1復制模型結果 1個循環后形成1期壓性損傷,5個循環后形成2期壓力性損傷,15~20個循環后形成深部組織損傷,20個循環后形成3期壓力性損傷,20~25個循環后形成不可分期,30個循環后形成4期壓力性損傷。在整個實驗過程中1期組再造摸過程中1只大鼠可能是由于手術器械傷及內臟而死亡,其他組均無死亡,成功復制模型。
2.2MMP-9和TIMP-1在各期壓力性損傷組織中的表達 見表1,圖1、2。

表1 各組組織中MMP-9和TIMP-1的陽性表達率
與空白組相比:1)P<0.05;與對照組相比:2)P<0.05;與1期組相比:3)P<0.05;與2期組相比:4)P<0.05;與可疑組相比:5)P<0.05;與3期組相比:6)P<0.05;與不可分期組相比:7)P<0.05

圖1 各組MMP-9的表達(HE,×400)

圖2 各組TIMP-1的表達(HE,×400)
MMP-9和TIMP-1在空白組和對照組中幾乎不表達,且兩組的表達情況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鐵片對實驗結果沒有干擾;隨著壓力性損傷程度的加深,MMP-9表達不斷地增加,TIMP-1表達先上升,在4期組開始降低,MMP-9/TIMP-1的比值不斷顯著增大(均P<0.05)。
壓力性潰瘍具有極大的危害,探究壓力性損傷形成的機制,找到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靶點,可以有效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
MMP-9的表達可以促進受壓部位組織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從而造成受壓組織的不可逆性損傷。MMP是一組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蛋白酶〔7〕,受許多細胞因子的調節,在傷口的愈合和疾病的恢復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MMP-9的過度表達會促進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從而使壓力性損傷的損害不可逆。本研究中,隨著受壓循環的增多,受壓組織進一步惡化,MMP-9表達顯著增加,細胞外基質降解,使組織易損性增加。研究證明〔8〕,MMP-9在慢性感染創面中的活性較急性創面中高出近125倍,而生長因子水平卻明顯低下。壓力性損傷的傷口屬于慢性傷口,因此可以推測出,壓力性損傷的形成過程也是通過MMP-9表達增多從而抑制生長因子,使傷口變為不可逆損傷。
研究表明TIMP-1和MMP-9關系密切,TIMP-1主要由炎性細胞和結締組織細胞產生,廣泛存在于組織和體液中,其主要功能是與MMP-9形成1∶1的復合物從而抑制MMP-9活性。然而TIMP-1的表達也受MMP-9表達程度的控制,MMP-9的過高表達也會抑制TIMP-1的分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促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發展。本研究發現隨著受壓循環次數的增多及壓力性損傷嚴重程度的加深,TIMP-1的表達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MMP-9的表達增多反過來抑制TIMP-1的表達,從而使壓力性損傷向更深程度發展。
正常皮膚組織中MMP-9/TIMP-1表達很少或基本不表達,對正常皮膚的維護作用不大,在創傷和炎癥時機體精確調控炎性細胞和修復細胞合成分泌MMP-9/TIMP-1〔7〕。本實驗可見MMP-9/TIMP-1的表達失衡是壓力性損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部分生長因子在壓力性損傷治療過程中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可能與局部增多的MMPs加快了生長因子和生長因子的降解有關,因此在早期壓力性損傷治療過程中,在生長因子的干預下增加MMPs的抑制劑,從而達到抑制MMPs的活性,預防早期壓力性損傷向深部壓力性損傷發展,提高早期壓力性損傷的治愈率。
本研究證明了MMP-9的高表達可以抑制TIMP-1的表達,導致MMP-9/TIMP-1的比例失衡是促進壓力性損傷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MMP-9的表達不但加速了受壓組織的損壞而且會降解生長因子,從而減慢了受壓部位組織的自身修復。如何調控MMP-9/TIMP-1在各期壓力性損傷組織中的表達,使MMP-9/TIMP-1成為預防壓力性損傷發生發展干預的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