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開文 (江蘇淮安市西順河小學)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人質疑教育寫作,認為評職稱論文、課題所占比重太高;將它作為必備條件對一線教師有失偏頗;還有人認為論文、課題大多是少數人閉門造車,對教育沒有現實意義;甚至有人認為論文、課題研究報告等教育寫作就是抄襲。但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教育思想需要傳承。古今中外,所有教育家的先進教育思想都是通過教育寫作記錄下來的;人物傳記只能窺見一斑。如果沒有教育寫作,我們今天能看到《大教育論》《愛彌兒》《明日之學校》《教育詩》?我們翻遍所有的資料,恐怕也找不到孔子、蘇格拉底、蘇霍姆林斯基的課堂實錄。似乎只有借助教育寫作,才能記錄大師們的先進教育思想;我們只有通過教育專著,才能接觸到他們的思想,才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運用他們的先進教育思想,讓我們少走彎路,幫助我們更好地從事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2.教育經驗需要總結。當代特級教師、教學名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直接向我們呈現,但不夠全面,也不能代表他們教育教學研究的全部。只有通過教育專著,借助教育案例、教育研究、課堂教學,我們才能更具體地了解他們,也只有通過對他們多方面探索的記述,我們才能走近他們,學習他們。如果沒有教育專著,他們也形成不了自己的經驗體系,他們也稱不上教育名師,評不了特級教師。也許,這正是將教育寫作成果作為教師職稱晉升門檻之一的原因吧。
3.教師業務需要提升。從事教育工作,如果總是年復一年的重復,那么如何進步?如何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借助教育寫作,可以發現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一些問題,可以適時總結我們的一點有意義的想法,可以就大家關心的一些現象進行交流。教育寫作,可以讓我們且行且思,且思且進步。教育寫作和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相輔相成,在教育教學中豐富教育寫作內容,在教育寫作的同時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許多時候,教育寫作是我們學習、工作、思考成果的匯報、體現和展示。

1.教學行為不當。一些人認為論文、課題再多,不如教學成績好重要;因為只有教學成績好才能讓學生得到實惠。殊不知,教學成績不是他們認為的考試成績。有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下課鈴響,仍然舍不得離開教室,因為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講完;放學前,給學生布置了許多重復性作業,全然不顧其他學科和學生休息時間;為了幫助暫時的后進生,在沒有告知音體美等教師的情況下,私自將學生留下來輔導……這種用犧牲學生健康和快樂換來的考試成績,就是對學生負責嗎?
2.個人情緒畏難。教育寫作的范圍很廣,可以是教材分析,可以是教法、學法的設想,可以是課堂實錄,可以是教學反思;教育寫作的形式也比較多樣,可以是教學隨筆,可以是論文寫作,可以是調查報告,可以是課題總結。作為一名教師,什么都不會寫,恐怕是笑談。如果以每天的教學工作繁瑣為借口,說沒有時間寫,那么我想問:那些教學名師、特級教師都不上課,都沒有自己的工作?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一直都是坐辦公室的?他們寫的都是紙上談兵,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啟發?
3.職業意識淡薄。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除了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實踐活動,更要和學生親密接觸進行情感交流、思想溝通。閱讀,是教師的必修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只有讀得多了,才會不斷吸納到新的理念、先進的教育思想,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會幫助學生在不加重負擔的情況下,提高學業成績。我們的教學成果,不僅僅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還包括我們的學科思考、教學特色、教育經驗,這難道不需要通過教育寫作來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