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農民豐收節·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春種秋收,天道酬勤。9月23日,我國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三農”領域的成就,是全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民和農業戰線工作者辛勤勞作的結果。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上積極作為,帶領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陸續展示一批帶動能力強、產業發展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宣傳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在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面貌,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也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安徽省定遠縣農耕人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6年8月,榮獲“安徽省農民合作示范社”稱號
2019年初,榮獲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聯合命名的“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發展歷程
定遠縣農耕人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由定遠縣供銷合作社領辦,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冊資金500 萬元。合作社現有員工25 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 人。截至目前,已發展農民社員135 人。合作社主要從事農作物種植、銷售及倉儲;水產、豬、畜禽養殖及銷售,并為合作社成員提供不再分裝的小包裝農作物種子、化肥、除草劑服務等。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占地1000 余畝的現代化農場及占地80 余畝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場,擁有倉容量1萬噸的高標準糧食儲備庫和300多平方米的育秧工廠。此外,建有花卉園、蔬菜瓜果大棚和扶貧就業車間等。2018年,合作社實現綜合產值1700萬元。
助農增收
在合作社的影響下,周邊陸續建起了西瓜園、棗樹園等現代經濟作物園,種植果蔬1 萬多畝。合作社成立了扶貧車間,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共吸納貧困戶60 多戶97 人就業,戶均增收2 萬余元,并堅持開展為周邊農戶上門指導種養技術、開展疫情疫病防控等公益性工作。此外,合作社為周邊萬畝農田提供統耕、統收等服務,有效解決農作物的生產和銷售問題。

合作社扶貧車間帶動農戶勤勞致富。

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機械采收服務。
合作社里“中國夢”
黨的十八后吹響了脫貧攻堅戰役的號角,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三農”發展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在黨和政府政策的沐浴下,在咱老百姓辛勤勞動下,定能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定遠縣農耕人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推薦單位:安徽省定遠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福建省閩清縣榕供閩天下農業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的示范種植基地。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2019年3月,新店供銷合作社成立微農經濟鄉村振興服務隊,由智農隊、供銷隊、農機隊3 個隊伍組成。智農隊依托社員王永源的源鳳農場作為科研示范基地,制定南瓜標準化栽種流程,提供種苗及種植技術服務;供銷隊由社員朱欽負責,提供訂單回收及包裝銷售服務;農機隊由社員王集中負責,提供旋耕機作業、無人機飛防等農機服務。目前,服務足跡已遍布福州、泉州、南平、寧德、莆田等地市,并輻射省外部分地區。
助農增收
在福州市閩清縣,已支持多個鄉鎮的小農戶種植南瓜,特別是高山邊遠地區。合作社在雄江鎮芹洋村通過訂單農業,采用村社企三者聯合,幫扶該村的貧困戶增收。為鄰縣閩侯縣組織部、閩侯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閩侯縣鴻尾鄉政府及鴻尾鄉6個村聯合推動的“黨建+金融+訂單農業”提供技術服務。在泉州、寧德的3個第五批省派駐村點,支持開展南瓜種植,產業扶貧;用金瓜邦支持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的全域旅游,開展南瓜主題節活動;與南平市松溪縣及建甌市的兩家農企訂單合作,帶動當地微農增收。
發展歷程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榕供閩天下農業專業合作社于2018年10月,由福州市新店供銷合作社及王永源等多位農戶共同發起成立。合作社主要采用微農經濟模式運營,致力于單品組織化、標準化、可追溯化運營,打造金瓜邦匠心微農品牌。

微農經濟鄉村振興服務隊。
合作社里“中國夢”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供銷合作社的目的就是為農服務,這是供銷合作社的初心,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貫徹《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供銷合作社的“三農”服務為小農戶,微農賀豐收,民富國強頌華誕。
——閩清縣榕供閩天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推薦單位:福建省福州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江西省寧都縣小布金葉茶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0年迎世博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2年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上獲金獎
2016年獲第三屆廬山問茶會暨江西省茶葉評比金獎
2018年“小布茗茶”榮獲贛州市知名商標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由起步時租借廠房、手工做茶發展到現在擁有2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加工廠房和全部電能設備生產線。2015年,合作社利用“供銷e家”電商平臺,茶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去年,合作社茶葉年產量達1萬斤以上,產值達1000萬元。
助農增收
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采取統一提供優質種苗、統一技術管理、統一保價回收產品的“三統一”生產經營模式,輻射帶動種茶農戶200 多戶,使種植戶人均年增收3800 多元。在幫帶種茶的同時,合作社還為貧困戶提供多種崗位,現已吸納82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茶廠務工。

合作社的茶園。
發展歷程
寧都縣小布金葉茶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由全國人大代表、小布鎮黨委書記廖麗萍發起,寧都縣供銷合作社指導領辦,由溫勤生擔任理事長,并把周邊的大沽、蔡江、黃陂、小布等幾個鄉鎮的散戶茶農進行整合,自愿帶股入社。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有社員143戶,茶園面積3080畝,帶動茶業從業人員3000多人。

專家在茶園為社員作指導。
合作社里“中國夢”

(推薦單位:江西省寧都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江西省宜豐縣金禾農民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16年獲“全市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
2016年度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先進組織獎
2017年被認定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2018年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
合作社結合油茶林、茶園、池塘進行種植、養殖有機綜合開發,建立有機綜合開發示范園。2017年7月底,在太平崗建造一個規模千頭以上土豬養殖場,2018年飼養量達到500 頭以上。此外,開辟了一個200 畝青飼料園,栽種紅薯、玉米、瓜類等作物。合作社的“秋瑤”牌有機系列大米、有機土豬、有機禽蛋等多種農產品已陸續在網上及本區域內直營店上市銷售,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助農增收
合作社吸納會員816 名,流轉土地面積11397 畝,帶動同安鄉、花橋鄉的7 個行政村2100 戶,年增收865 萬元。支持同安家鄉建設投入30多萬元,積極資助貧困學生、慰問困難黨員和群眾等捐款10萬多元。多次出資修建基地所在各村組的村道達6公里。2018年合作社產業扶貧162戶,僅務工及分紅每戶貧困戶每年增收5000多元。
合作社里“中國夢”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金禾農民專業合作社致力有機食品生產,保障千家萬戶食品安全。
——金禾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向陽
發展歷程
宜豐縣金禾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宜豐縣同安鄉,于2013年5月28日成立,注冊資金600 萬元,主打經營水稻、果蔬、畜牧、水產、食品、中藥材等產品,是集儲運、加工、銷售、旅游、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綜合專業化經濟實體。

合作社開設的直營店。

合作社的有機生態示范園。
(推薦單位:江西省宜春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湖北省潛江市興苗農機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農業農村部認定的標準化肉牛示范場
湖北省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百企深度合作示范基地、湖北省農科院優質牧草試驗基地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糧改飼”草牧業一體化示范基地
發展歷程
潛江市興苗農機專業合作社于2016年在潛江市楊市供銷合作社引領下成立,成員出資總額850萬元,是集農業機械作業服務、飼料牧草種植、銷售及肉牛養殖、屠宰、鮮牛肉銷售、餐飲服務于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固定資產1200萬元,飼料牧草種植面積1500畝,年出欄肉牛500余頭。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農牧機相配套、種養銷“一條龍”的發展之路。種植上,改變傳統的“一地兩熟”為“一地三熟”,實行“小麥—玉米—玉米”“油菜—玉米—玉米”連作模式和青貯技術;養殖上,采取“大欄散養”的育肥方式,讓牛模擬自然放養狀態;銷售上,采取“合作社+公司”,注冊“斌鍋”牌商標,向公司化管理、品牌化運作、產業化經營模式發展。
助農增收
合作社通過三種方式助農增收:一是直接帶領貧困戶養殖增收脫貧;二是吸納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三是引導貧困戶借助“麥—玉—玉”“油—玉—玉”種植模式,增收脫貧。

合作社的養殖車間。

參觀人員到合作社基地學習考察。
合作社里“中國夢”

(推薦單位:湖北省潛江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安徽省含山縣好再來畜牧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4年被評為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2011年被評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2010年被評為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2012年“含昭”品牌榮獲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具有影響力合作社產品品牌獎”
發展歷程
含山縣好再來畜牧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出資總額112 萬元,現有社員350 人,其中注冊登記社員107人,共帶動周邊養殖戶1080戶。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擁有4 個養殖基地、1 個加工企業,分布于全縣5 個鄉鎮,共帶動周圍養殖戶共1080戶,投資建成120平方米的多媒體培訓室。
助農增收
通過訂單養殖預付收購款、飼料貸款賒銷、組織“捆綁”信用聯保等資金互助形式,解決農戶養殖資金周轉困難;成立水產養殖技術服務隊,免費為社員提供養殖技術、魚病診斷、防疫技術服務等;指導養殖戶開展標準化養殖、創建品牌,共輔導社員養殖大戶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8個、注冊商標5件,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9家。

合作社的晾曬場。

合作社社員把魚打撈上岸。
合作社里“中國夢”
金秋十月,萬物豐收,喜迎祖國70 周年慶。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祝愿全國合作經濟事業蓬勃發展、興旺發達,在“三農”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勇往直前,再創輝煌。
——含山縣好再來畜牧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裴陸松
(推薦單位:安徽省含山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湖南省湘潭縣科盛種養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6年獲湘潭縣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
2018年11月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授予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2019年獲湘潭市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合作社流轉土地600 畝,其中林地500 畝、水田50 畝、養殖水面50畝。合作社實行“以種促養、以養帶種”的生態循環模式,投資2300 多萬元,建立了300 畝特色水果種植區,其中南方蘋果200 畝,藍莓、黃桃、雪桃、楊梅、密柚、丑橘等四季水果100畝;特色水產養殖區100畝,養殖甲魚、鴨嘴魚、黃顙魚、四大家魚等水產品;家禽養殖區年飼養產蛋雞6000羽,散養土雞1萬羽。
助農增收
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可達800萬元,帶動周邊農民100戶加入種養產業發展中,助農增收200萬元。

合作社的養雞場。
發展歷程
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5月,集水稻、蓮子、蔬菜、林木、油茶、水果種植、銷售及水產、家禽、牲畜飼養、銷售、科研于一體,成員出資98 萬元。目前,合作社成員已由成立時的5 人發展到105 人。合作社擁有200 平方米的辦公場所、設施齊全,有規范的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
合作社里“中國夢”

(推薦單位:湖南省湘潭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貴州省威寧縣高山云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發展歷程
2014年4月,董榮明向雙龍鎮人民政府、雙龍鎮計劃生育協會申請“計劃生育家庭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項目,創辦了威寧縣高山云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23戶。
合作社里“中國夢”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目前,合作社有能繁母牛495頭、犢牛300余頭,合作社計劃2020年底肉牛養殖發展至1000頭。肉牛市價穩定,為了加強合作社生產與飼養管理,將建立嚴格的生產飼養管理制度,選配及繁育、衛生及防疫、完善技術操作規程。
助農增收
2017年恒大集團對口幫扶威寧縣,經恒大集團和當地鎮政府多次考察并實地調研,同年底在恒大集團的幫扶下,合作社建成養殖能繁母牛500頭的養殖基地,并于2018年5月投入使用。參與該基地的貧困戶以恒大援建養殖場、配套設施及配套設施入股合作社進行分紅;吸納貧困戶務工,并帶動貧困戶種植青貯玉米,高產牧草增收脫貧,現合作社已覆蓋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250戶1125人穩定脫貧。

合作社養殖基地俯瞰圖。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貴州省余慶縣回龍村苦丁茶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1年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農民示范專業合作社
2011年12月“構皮灘”牌苦丁茶于獲得全國總社標準化品牌稱號
2017年12月白茶基地獲得有機認證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合作社于2016年成功申報省級領跑型“三位一體”新型合作社。由供銷合作社牽頭,公司解決銷路,合作社組織收購與生產管理、技術指導。一是解決百姓的“賣難”問題;二是充分調動茶農管理茶園的積極性,為來年的茶葉增產、增收打下基礎;三是為當地農戶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四是讓合作社區域的茶農茶葉種植“零風險”。
助農增收
合作社白茶種植面積6000 余畝、苦丁茶種植面積2000 余畝,成員525 戶,其中農民成員523 戶,企業單位2 個。合作社直接帶動農戶280 戶,間接帶動農戶180 戶。2018年,合作社組織銷售成員苦丁茶120 噸、白茶10 噸、綠茶120 噸,占成員產品總數的82%,實現銷售收入642萬元,其中茶葉銷售311萬元,實現利潤8萬元,助農增收220萬元。
發展歷程
合作社坐落于余慶縣花山苗族鄉回龍村,2007年12月由余慶縣構皮灘供銷合作社、余慶縣構皮灘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聯結回龍村茶葉種植戶組建。合作社加工廠房占地面積532平方米,輔助用地328 平方米,承載著供應回龍村農業生產資料、莊稼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及技術指導等工作。
合作社里“中國夢”


合作社收購的苦丁茶。
(推薦單位:貴州省余慶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貴州省貴陽市修文青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8年獲市級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修文縣供銷合作社多措并舉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通過提供農化服務、對接產銷、政策引導、爭取項目扶持等方式,帶動合作社形成規模不斷壯大、效益持續增長的良性循環機制。現合作社已逐漸發展成為修文縣灑坪鎮規模較大的合作社。
助農增收
2017年以來,合作社社員呂良軍等實現年均收入8萬元以上,其余農戶最少已增收3萬元以上,合作社帶動9戶貧困戶脫貧。
發展歷程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青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修文縣供銷合作社領辦,成立于2014年3月25日。初期入社農戶32戶, 入社農戶種植面積347 畝。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環境優勢,發展生態產業為主題的生態綠色果品農業生態經濟產業,逐步實現農民大幅增收。
合作社里“中國夢”
修文青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立足農村、服務“三農”,投入資金500 余萬元,實現種植面積500 余畝,入社農戶32 戶,帶動周邊農戶100 余戶,為農民增收及區域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國強需要民強,未來合作社將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三農”事業發展中,不斷提高為農服務能力,力爭成為更具代表性的強國強民合作社。
——修文青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良軍
(推薦單位:貴州省修文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貴州省修文縣治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發展歷程
貴州省修文縣治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于2013年,是由專業合作社占股60%,修文縣供銷合作社占股40%組建而成的股份制農民專業合作社。其注冊資本500 萬元,總投資3000 多萬元。覆蓋農戶200多戶,成員及工人達50多人。
合作社里“中國夢”
七色彩旗高飄揚,黨徽閃閃放光芒,舉國上下齊頌黨,引領國人走向強,人民翻身把頭昂,努力奮斗創輝煌,永不停息追黨,國家變得更富強,黨旗飄揚指方向,引領中華變富強,黨的光輝萬年長。在此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修文縣治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理事長李純治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為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合作社與修文縣社共同打造了集生態農業示范、生態旅游觀光、綠色食品生產、科普教育、農業科技示范、餐飲、休閑為一體的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該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區距縣城27公里,總面積1100畝,共分為四大功能區:獼猴桃種植區、科技育苗區、旅游接待服務區、生態景觀區。其中獼猴桃種植園600 畝、科技育苗基地50 畝、旅游配套接待服務設施50畝、自然生態景觀培育400畝。

社員采收獼猴桃。

(推薦單位:貴州省修文縣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合龍臍橙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09年江西省授予合作社省級“示范社”稱號
2010年省工商局授予合作社省“樣板社”稱號
2012年原農業部授予合作社“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2016年榮獲“省級一村一品”示范合作社稱號
2018年榮獲“瑞金市脫貧攻堅社會扶貧先進單位”稱號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合作社非常重視技術開發,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要求每年的科研經費不少于10萬元,其中2018年科研費用支出達到16萬元。合作社為各臍橙種植基地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得到有關部門和農民的好評。
助農增收
2018年,合作社年產臍橙16280 噸,其中合作社收購達到12360噸,占到全部基地生產量的75.92%,使參與臍橙生產的農戶戶均增收4134元,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合作社年用工量219人,其中季節性臨時工200人。合作社除技術及高級管理人員外,大部分聘請當地農民,并適當照顧精準扶貧對象,使當地農民獲得較多的工資性收入,從而大幅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有力地支持當地政府的扶貧工作。
發展歷程
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合龍臍橙專業合作社坐落在瑞金市葉坪鄉合龍圩,創辦于2007年。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已有社員152名,臍橙種植1.2萬畝,帶動周邊416戶農戶種植臍橙0.55萬畝;年產臍橙1.5萬噸,合作社加工、銷售臍橙2萬噸以上。合作社“天橙”牌臍橙深受廣大消費喜愛和贊譽,“天橙”也成為了江西著名商標。


社員在挑揀臍橙。
合作社里“中國夢”

(推薦單位:江西省瑞金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江西綠萬佳種養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在全國排名第74位。
2018年12月被評為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發展歷程
江西綠萬佳種養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4月26日,現有成員3286人,其中農民占成員總數的95.8%,注冊金額5000 萬元。合作社總資產1.1 億元,建立種養基地38個。合作社下設辦公室、財務室、種植部、養殖部、營銷部等機構。

社員機收水稻。

社員把皇菊裝盒。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2013年底,合作社股東共融資830萬元,籌建了綠萬佳稻谷烘干中心,項目總投資3000 萬元,年可烘干稻谷5 萬噸。
2014年,由合作社、深圳中鑫控股集團、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深圳前海綠萬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功能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宣傳推介綠萬佳品牌,引進人才和投融資工作。
2017年,基地水稻訂單面積3000畝,皇菊訂單面積800畝,日產雞蛋2000枚,公司通過訂單帶動農戶1208戶。
助農增收
2018年,水稻訂單面積5000 畝,稻谷訂單收購價每公斤比國家保護價高0.3 元,為基地社員和農戶新增純收入75 萬元;皇菊訂單面積1000 畝,每畝創純利1000 元,為基地社員和農戶新增純收入100萬元;日產雞蛋3000枚,訂單收購價每枚比普通基地高0.05元,為基地社員和農戶新增純收入5.47 萬元。2018年,富硒農產品銷售收入1200 萬元,解決農民就業23人。
合作社里“中國夢”

(推薦單位:江西省宜春市供銷合作社)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河北遷西縣喜峰口板栗專業合作社
獲得榮譽
“胡子板栗”、“喜峰口”牌板栗仁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2015年“胡子板栗”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胡子板栗”系列包裝在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推介會上榮獲優秀獎、抗戰燒酒系列包裝榮獲金獎
“豐收節”里話豐收
發展成效
喜峰口板栗專業合作社成立后,開展以“公司+合作社+社員+農戶+基地+科教+服務+品牌+商標+市場”的“十加一”模式,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大力開發生態、有機、低碳品牌農業。合作社成立后,實行科教、名品、科技創新、基地、市場、電子網絡六大經營戰略,開發有機安全食品38種,投資50萬元建起了質檢追溯中心,成立了產品召回辦公室。
助農增收
合作社于2006年辦起了喜峰口網站,推出中、英、韓信息平臺,建立了4個科技培訓基地、科技圖書室、綜調工作站、精神文明辦和產業專家工作站,與河北科技大學等7 所院校協作開展以板栗為核心的新產品研發,研發的板栗超微粉、栗蓉包、板栗山楂漢堡、栗蘑小菜、栗蘑醬、栗豆雜面、栗蘑面條、桑葉粉等系列產品已上市,開發的古樹經濟和干炒項目已在國內開設直銷連鎖店百家。年銷售板栗3000 多噸,為社員增收2500萬元,直接安排就業千余人,帶動農戶5000多戶。
發展歷程
合作社位于遷西縣灤陽鎮葦子峪村,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金1250 萬元。合作社現有固定資產5786 萬元,擁有社員5300戶,現有能儲存板栗2000噸的冷庫1座、新建3000噸板栗冷庫1座,年生產1000噸板栗仁生產線和年產300噸超微板栗粉生產線。合作社現有兩萬畝有機板栗基地、500畝核桃基地,注冊了胡子板栗、張大胡子、喜峰口3個商標。

社員在流水線上挑揀板栗。

專家在講解剪枝技術。
合作社里“中國夢”
不忘服務“三農”初心,牢記富民強社使命,發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讓社員過上好日子。祝我們的祖國繁榮強盛,愿全國人民幸福安康!

(推薦單位:河北省遷西縣供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