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長興縣中醫院, 浙江 湖州 313100)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常見的一種氣道炎癥反應疾病,其發病是由多種炎癥反應介質和細胞因子共同參與完成,患者發病后常表現為喘息、氣促、胸悶、咳嗽、心率加快等癥狀。小兒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較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出現各種炎癥反應,使得兒童患者成為支氣管哮喘的高發人群[1]。若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干預,支氣管哮喘的癥狀進一步惡化并發呼吸功能衰竭,危及患兒的生命[2]。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以抗炎、解痙、平喘、吸氧等基礎療法并輔以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之聯合應用的治療方案相對較少[1]。本研究中對我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魯司特鈉口服聯合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
(一)研究對象。
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研究,其中男113例、女87例,患兒年齡3~12歲,平均年齡(7.6±2.8)歲,病程1~7天,平均病程(3.3±1.2)天。納入標準[2]:(1) 患者經診斷確診為小兒支氣管哮喘,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2) 年齡≤14歲;(3)對本研究治療藥物能夠耐受;(4)患兒或其家屬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無倫理學爭議。排除標準:(1)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支氣管異物等疾??;(2) 患者入組前服用類似功能藥物影響本研究的療效判斷;(3) 心肝腎功能不全、并發全身惡性疾病患兒;(4) 精神狀態異常患兒。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均進行常規的抗炎、解痙、平喘、祛痰、吸氧、維持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對照組采用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具體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商品名:博利康尼,國藥準字H20140108,規格:2ml:5mg)1ml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國藥準字H20140475,規格:2ml:0.5mg)2ml加入3ml生理鹽水中,采用一次性霧化吸入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采用氧氣驅動的方式,氧氣流量為4~6L/min,每次吸入治療時間8~10min,每日2次。實驗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增加孟魯司特鈉(商品名:順爾寧,國藥準字J20130047,規格:4mg)口服治療,每次1片,每天1次,于晚間睡前服用,連續治療1周。
(三)評價指標。
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為:(1)顯效:患者喘息、胸悶、哮鳴音等癥狀消失,咳嗽減輕、心率恢復至正常狀態;(2)有效:患者喘息、胸悶、哮鳴音等癥狀顯著好轉,咳嗽癥狀仍有發生,安靜時心率正常,活動時加快;(3)無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均無明顯好轉。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100)。對兩組患者的胸悶消失、咳嗽消失、哮鳴音消失、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記錄比較。
(四)數據處理。
(一)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1.0%(91/100),對照組為80.0%(80/10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二)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胸悶消失、咳嗽消失、哮鳴音消失、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0%(16/100),對照組為11.0%(11/100),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孟魯司特鈉為口服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類藥物,能夠特異性的與患兒呼吸道中的半胱氨酸白三烯受體相結合,從而有效抑制了哮喘前介質的釋放,減少患兒呼吸道平滑肌的痙攣、黏液分泌和血漿滲出,抑制炎癥反應過程,減少哮喘的發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本研究中,實驗組患兒加用孟魯司特鈉,患兒的臨床療效得到顯著的改善,各項臨床癥狀的緩解時間大為縮短,表明孟魯司特鈉的應用能夠更為快速地緩解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在同樣的治療時間內患者獲得更高的臨床療效。在不良反應中,實驗組加用孟魯司特鈉治療,不良反應未有顯著增加,用藥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口服聯合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顯著,癥狀緩解時間短,用藥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少,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藥物聯用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