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經驗總結等研究方法,跟蹤調查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的21名肥胖小學生,了解他們對肥胖的認知及對體育鍛煉、體育課堂學習的態度,從中查找出影響他們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肥胖生體育課堂積極性的策略。
關鍵詞:肥胖小學生;體育課;積極性;體育態度
中圖分類號:G623.8;C804.49?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007-02
一、肥胖生體育鍛煉現狀分析
1.肥胖生及家長對肥胖的認識
通過調查發現,90.5%的肥胖生認為肥胖是不健康的,僅有9.5%的肥胖生認為肥胖健康(見表1)。可見,大部分肥胖生對肥胖的危害有著不同程度的認識,但仍然有小部分肥胖生認為肥胖是健康的表現,對肥胖癥的認識不夠,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9.5%的肥胖生家長認為肥胖是健康的表現,76.2%的家長認為肥胖是不健康的表現,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生活(見表2)。可見,大部分家長對于肥胖的態度比較明確,但也有小部分家長缺乏對肥胖的正確認知。
2.肥胖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態度
90.5%的肥胖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的首要目的是增強體質,71.4%的肥胖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提高運動成績,也有近五成的肥胖生認為體育鍛煉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見表3);71.4%的肥胖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對減肥有用,14.3%的肥胖生認為體育鍛煉對減肥無用,也有近14.3%的肥胖生不了解體育鍛煉對減肥的作用(見表4)。通過表3 和表4分析可知,大多數肥胖生認為體育鍛煉對減肥有一定作用,但認識還不夠深入全面,且將近三成肥胖生不了解體育鍛煉對減肥的作用。
3.肥胖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
總體而言,肥胖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總體情況比較樂觀。其中,95.2%的肥胖生每周會參加至少一次的課外體育鍛煉,七成左右肥胖生每周會參加三次或以上體育鍛煉(見表5)。通過走訪調查還發現,70.4%的小學生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都在30分鐘以上,部分肥胖生自愿參與課外體育鍛煉中。影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中,57.1%的肥胖生因為學習忙;14.3%的肥胖生因為父母不支持運動。可見一定的學習壓力對肥胖生的體育鍛煉造成了影響。
4.肥胖生對體育課的態度
調查發現,85.7%的肥胖生喜愛體育課,14.3%的肥胖生不喜愛體育課(見表6)。其中,喜愛體育課的原因是課上有喜歡的運動項目、體育課可以減肥、增強體質等;不喜愛體育課的原因是不喜愛運動,認為體育課乏味。
二、影響肥胖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分析
通過梳理肥胖生體育鍛煉現狀,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歸納出影響肥胖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個體因素:一是生理方面的因素,肥胖生由于自身身體負擔較重,相較其他學生而言,更加容易在體育課堂上出現氣乏無力等現象,使得他們普遍認為上體育課辛苦、乏味;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大多數肥胖生有著較強的心理自卑感,害怕因成績不佳受到同學的譏諷,加之家長和教師對其參與體育鍛煉的鼓勵不夠,導致其缺乏運動自信,以至于不樂意完成教師布置的體育項目,進一步降低了體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提高肥胖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有效策略
1.滲透健康運動理念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決定行為。要提高肥胖生體育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先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態度,引導他們和家長全面認識肥胖癥的危害。教師可設置“一課一健康知識”教學環節,用生動有趣的宣講方式向肥胖生灌輸健康理念;同時與肥胖生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過改變家長對體育運動的態度來影響孩子,鼓勵家長適當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并與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同時,教師要教給肥胖生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式,向他們詳細介紹體育鍛煉應該達到的時間及強度,并明確如果要消脂減肥,最好選擇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項目,以確保肥胖生通過運動能夠達到減肥的目的,用減肥的實效來轉變肥胖生及家長對體育鍛煉的態度。
2.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肥胖生并不討厭體育課,并認同體育課對減肥的效用。鑒于此,圍繞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方式,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可有效激發肥胖生體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1)分層教學,體驗成功。成功是學習的催化劑,讓肥胖生嘗到體育鍛煉的“甜頭”,便可有效調動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分層教學、設置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引導肥胖生根據自身素質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逐步完成個性化學習目標,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悅。通過完成難度各異的學習目標,肥胖生不僅提高了體育鍛煉的自信及興趣,還提高了體育運動的技能。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向學生講明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著力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能力上,讓全體學生都能在各自能力層面上體驗成功的愉悅。
(2)營造氛圍,增強協作。團結有愛、互幫互助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提高教學實效的“催化劑”。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組,建立相對固定的課堂學習小組,并充分發揮學習骨干的模范作用,鼓勵組員在骨干的帶領下,增進了解,加強合作,形成互幫互助的課堂氛圍,使肥胖生在和諧友愛的學習環境中,重拾體育鍛煉的信心和動力。
3.完善課外鍛煉機制
調查結果顯示,七成肥胖生每周參加三次及以上課外體育鍛煉。因此,提高肥胖生的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充分發揮課外體育鍛煉的輔助作用來實現。通過課外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特長,促使學生將體育學習興趣帶回課堂。
(1)培養體育特長。特長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發現自我的“閃光點”,找回學習的自信和斗志。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應善于根據肥胖生的身體條件及心理素質,制訂合適的鍛煉計劃,并鼓勵他們將擅長的體育項目發展為課外興趣或個人特長。肥胖生通常身體力量較好,教師可以著重培養肥胖生在力量型項目上的技能,并加以課外的輔導和鼓勵,促使肥胖生明確興趣項目,激發他們參與課外鍛煉的積極性,逐步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2)鼓勵課外競賽。科學合理的體育競賽,能夠激發肥胖生的運動激情和運動潛力,有助于肥胖生從競賽中獲得運動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師應根據肥胖生的身體素質,為其制訂有效的鍛煉計劃和競賽安排,鼓勵肥胖生按照方案進行鍛煉、參加體育競賽;同時,教師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組織體育興趣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引導肥胖生參與其中,為他們搭建體育技能展示的平臺,激發體育鍛煉的信心。
四、結語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從激發肥胖生體育鍛煉興趣出發,灌輸健康運動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肥胖生的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肥胖生增強體質、減輕體重,收獲良好的體育運動技能,最終達到良好的體育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唐艷平,郭旭霞.大課間活動干預對超重和肥胖兒童心肺功能及身體素質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6(1):35-36.
[2]梁媛.沈陽市小學生身體質量指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劉康德(1977—),男,廣東東莞人,中小學初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