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實現改革新推出的“健康第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在此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創新課堂模式,將體育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建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文章意在對如何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探討,從三個方面分析,促進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化。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課堂;高效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113-02
縱觀我國初中體育教學,體育課堂效率低已成為目前困擾學生和體育教師的一大難題,體育課堂的低效率阻礙了體育課程的完成和學生強生健體的目標實現。
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之現狀
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較,有突出的差異性,體育課程要求學生走出教室,喚醒學生的運動細胞。它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思維分析能力,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狀態的活躍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初衷。然而,在我國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課堂效率的現狀又如何呢?
通過調研和網絡數據搜集,我們發現,我國的體育教學效率仍比較低下。雖然大部分初中都配備良好的體育教學場所和教學器材,但是絕大部分初中教師沒有運用或是沒有運用好這些教學設備,不求創新和突破,固守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構建高效體育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另外,學生和家長對體育課的態度也不夠重視,呈消極趨勢,導致體育課在初中課程中的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自然不能達到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的效果,課堂效果不好又反作用于學生與家長對體育課的態度。
二、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問題之所在
(1)體育教師主導的課堂,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難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體育課開展活動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身健體,放松心情。但是現今的體育課程對學生而言,仍然是一種學業負擔,因為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前沒有做好相應的調查工作,仍是以自我的教學展望為中心,看不到學生真正的需求,因而教師課前所設計的活動并非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這些活動對學生而言是一種任務,而非放松身心的方式。
(2)教學內容單一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目前而言,初中體育課堂所開展的項目大多為足球、籃球、跑步、跳繩等常見項目,對其他的體育項目,體育教師則惰于開展,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課程便缺少了一種期待,喪失了興趣,還沒上課就從心理上感到疲憊和厭倦,自然不能在體育課堂上充滿活力。除此之外,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還浪費了學校良好的教學資源,除了小部分貧困地區,當下許多學校都出資建設了游泳館等體育活動場所。若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無視這些體育教學設施,無異于浪費了學校為此投入的經費。
(3)學生學業壓力重,日常缺少體育活動,身體素質差。初中學生的學業壓力增大,日常時間被作業練習、課外補習班填滿,課余很難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再加上科技不斷發展,手機電腦娛樂項目的豐富更使學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使有空余的時間,學生也不愿意放下手機。運動的缺乏降低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課堂上沒有活力,甚至容易受傷,體育課堂強身健體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果。體育課程的進度也因處理教學事故而停滯,這也是初中體育課堂效率低下的影響因素之一。
(4)體育中考制度,嚴重限制了體育課堂的活力。在體育中考的壓力下,初中體育課堂的設計往往只是圍繞著考試項目進行,學校要求體育達標使得體育教師難以有自我發揮的開放課堂。學生在進行體育中考的活動項目時,也感受不到運動的快樂,對他們而言,達不到這些活動項目的優秀指標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5)體育課程的壓縮,使體育教學進程斷裂化。在其他的中考科目面前,體育被擺在了最后一位,甚至在多數學生家長的眼中,體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精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周的體育課程被壓縮至一節,這是目前初中課程設置的常態,斷裂式的體育教學難以形成系統的訓練。更有甚者,一周一節的體育課還經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師占用,美其名曰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備戰中考,殊不知,這樣占用體育課的行為無形中剝奪了學生放松身心的機會,他們沒有意識到,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建議
(1)從學生需求出發,合理設計課堂內容。教師設計課堂應轉變教學觀念,響應新課程改革,兼顧學生的需求和自我教學理想,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主動性。教師在課堂設計時可以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尋找最能調動學生參與度的教學方式,或者通過調研的形式采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只有學生從內心認同體育課堂上開展的體育活動,才能真正調動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這是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的核心。
(2)豐富課堂形式,為課堂添加新元素,激發學生興趣。體育教師在設計課堂內容時應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創新課堂內容,利用良好的體育設施和場所,開展日常中不常見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在平常的體育課堂上體驗不平常的活動。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對體育課內容充滿好奇,產生興趣,又能夠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另外,教師開展體育活動時也可以選擇自由分組競賽的形式,設置獎項,自由分組讓學生能和自己親近的同學一同參與,互相鼓勵。激勵型的課堂形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競賽精神,提高課堂效率。
(3)重視體育教學,為體育課堂讓渡發展空間。盡管對初中學生來說,中考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任務,但是教育并不只是為了考試,新課程改革重視素質教育,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體育鍛煉也同樣重要。從長遠來看,身體健康才是受益一生的,沒有強健的體魄,再好的文化素養也無用武之地。家長學生要端正對體育課程的看法,重視體育課程,學校也應為體育課程設置合理的課時。
(4)呼吁學生放下手機,多進行體育鍛煉。沉迷手機有害無益,體育教師或學校應對學生進行科普和倡導,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是比手機娛樂更有效的放松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平時在選擇放松方式時就多了一種參加體育鍛煉的途徑,這為學生日常鍛煉打下了觀念基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免疫力,以避免體育課上不必要的損傷,讓體育課得以順利開展。
四、結語
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下體育課程前進的目標和方向,體育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問題入手尋找方案。本文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了相關的建議和方法,但是關鍵在于實踐中的應用,這是初中體育老師應當肩負的指責和使命,我們期待著未來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黃鎮迪.淺議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17(9).
[2]尹加英.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4(35).
作者簡介:陳明書(1980—),男,廣西隆林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