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文 陶萍
摘要:在環境保護制度中,污染物總量控制是重要內容,其會對環境保護制度的實施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本文對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指出排污許可證作用難以發揮的原因,并給出了發揮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中作用的對策,以期為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貢獻。
關鍵詞:排污許可證;污染物;總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123
The role of sewage permit in the control of total pollutants
Ma Jiawen,Tao Ping
(Shanghai Qing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Shanghai 200051,China)
Abstract: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the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which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 in the total pollutant control, points out the reason why the discharge permit is difficult to play,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discharge permit in the total pollutant control.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Sewage permit;Pollutant;Total control
污染物總量控制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1989年,“九五”規劃明確指出,對企業開展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污染物總量控制方面,排污許可證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將排污許可證作為基礎,環保部門可以縮小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范圍,提升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針對性,有助于企業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
1 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中的作用
在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中,排污許可證在企業排污行為的確認、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減排量管理等方面有重要優勢,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為環保部門制定并實施區域性目標總量控制提供保障,確保污染物總量控制落實于污染源中;其二,有助于污染物減排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的工作實施中,排污許可證的引進會使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更具針對性,有助于污染物總量的規范精準控制。但是就目前的污染物總量控制中,排污許可證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使得污染物總量控制存在如下不足,需要予以改進:
(1)排污企業主體責任不明確。關于制度實施的考核和責任追究內容相對較少,很少有規范性文件是關于排污企業污染物總量控制責任追究的。(2)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不足。排污企業的主體責任不明確,而且缺乏規范性文件追究其污染物總量控制責任。(3)減排核算方法不規范。在實際的減排核算方法應用中,可以發現計算結果來自于統一的計算公式,與排污企業的實際污染物排放量關系不大。(4)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環保部門需要以此為基礎開展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中的應用不夠深入,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指標和排污企業的許可排放量關系不大,導致排污企業、行政區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得不到精準控制,不利于當地環境的改善[1]。
2 發揮排污許可證在污染物總量控制中作用的對策
2.1 明確排污企業的主體責任
在《環境保護法》修訂案發布之后,排污企業需要按照總量控制制度內容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內容是指將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從大范圍的區域,縮小到污染物點源。在此基礎上,環保部門需要將其與排污許可進行配合,構建將排污許可證作為基礎的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為排污許可證重要作用的發揮提供保障。具體而言,以排污許可證作為基礎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更為完善及精準,可以將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從行政區域縮小為企業個體,能夠使排污企業更明確自身的主體責任,有助于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效果的提升。
與此同時,相關政策法規中明確指出,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及監督作用,排污企業需要積極參與污染物排放控制工作,發揮自身的自我約束作用。因此,環保部門需要明確排污企業為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責任主體,在排污企業的排污許可中明確其污染物減排任務,提升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的覆蓋范圍,可以實現排污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監測與核查,使企業將污染物減排納入到企業生產要求中,充分發揮出排污許可證的重要作用,將排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標準范圍內。
2.2 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督管理
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排污企業可以通過排污許可信息管理平臺進行排污許可證的申請。環保部門可以通過該平臺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管,確保排污企業排放的污染物總量符合標準要求。具體而言,環保部門可以通過信息管理平臺了解排污企業的實時污染物排放量、環保設施應用狀況以及環境違法案件執法效果等內容,可以實現污染源的在線監測,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環保部門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難度,提升了工作效果。如果環保部門通過信息管理平臺發現某排污企業出現超標排污或者超量排污等問題,可以派遣工作人員去到排污現場進行核查,一旦發現該企業確實存在違法排污行為,環保部門需要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處罰。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提高違法排污企業的重視,環保部門可以與金融部門進行合作,通過限制信貸或者融資局限等處罰,加大排污企業的處罰力度,確保排污企業可以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排放污染物[2]。
2.3 制定完善的減排核算制度
在進行污染物減排核算制度的制定時,環保部門需要保障減排核算制度的針對性,注重污染源的差異性。具體而言,環保部門需要在減排核算制度中,根據固定污染源以及非固定污染源的特點,規定不同的減排核算方法,提升減排核算制度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從固定污染源角度而言,排污企業需要明確排污許可證制度規定的企業減排目標,在確保企業污染物排放符合標準的基礎上,通過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內容,明確排污企業固定污染源總量控制的最小量,該數值和排污企業核定實際污染物排放量間的差值,即為排污企業的減排量。上述減排核算方法從企業的實際排污量入手,提升減排量核算科學性的同時,簡化減排量核算流程。
從非固定污染源角度而言,省級環保部門及市級環保部門需要制定并實施排放清單動態更新系統,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排放量,進行排放清單的動態更新,以此進行排污企業的減排量計算,實現科學有效的排污總量控制。
2.4 加強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的融合
為了保障排污許可證重要作用的發揮,環保部門需要加強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的有效融合。具體而言,環保部門可以將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和許可排放量聯系在一起。將我國目前實施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作為基礎,進行污染物許可排放量的計算,以此開展排污企業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在兩者融合的基礎上,環保部門通過對行業、行政區域或者流域范圍內所有排污企業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實現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標準化及規范化。在開展總量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某一區域內的環境質量不滿足標準要求,環保部門需要提升該區域內排污企業的減排量,常用的減排量提升措施包括降低排污企業的許可排放量和提升污染物排放標準這兩種,確保排污企業可以規范排放污染物,有助于城市環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現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有效融合之前,環保部門需要明確區域內的環境容量,并確保環境容量分配的合理性,為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減排措施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一般來說,環境容量主要是指大氣、土壤以及水等環境要素的容量,環保部門需要開展全面的測算及規劃,保障區域環境容量計算的準確性。通過相關數據模型,全面考察區域范圍內的資源分布、經濟發展以及污染源等要素,明確污染源的污染分擔率以及允許污染物排放量,確保污染源始終在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指標內排放污染物[3]。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污染物總量控制方面,排污許可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文分析可知,環保部門需要將排污許可證作為基礎,進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以此開展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明確排污企業的主體責任,加強對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督管理,切實提升污染物總量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牟燕,王飛,周薇.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改革的思考[J].節能,2018,37(08):88-89.
[2]蔣洪強,周佳,張靜.基于污染物排放許可的總量控制制度改革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2017,9(04):9-12.
[3]高琪.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政策研究[D].青島:山東大學,2015.
[4]冉麗君.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頂層設計思路[J].中華紙業,2017,38(13):35-39.
收稿日期:2019-03-12
作者簡介:馬佳文(1991-),女,漢族,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保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