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做好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對發揮項目在醫療廢物焚燒處理中的作用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分析了醫療廢物焚燒項目污染物產生情況,以及項目環保驗收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從前期準備、現場踏勘、驗收監測、焚燒物配伍和公眾意見收集等方面提出了驗收的重點,為規范項目環保竣工驗收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療廢物;環保竣工驗收;焚燒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142
Study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letion acceptance of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project
Guo Yanfang
(Xiangfu Branch of Kaifeng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Kaifeng Henan 475100,China)
Abstrac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of the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project and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llutants generated by the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project and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cus of accept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on-site exploration, acceptance monitoring, incineration compatibility and public opinion collection. The projec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letion acceptance.
Key words: Medical was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letion acceptance; Incineration
醫療廢物是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保健、預防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廢物。醫療廢物作為危險廢物,其集中焚燒處置的各個環節風險點較多,不確定性也較多,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滯留在環境中,容易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醫療廢物作為《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頭號危險廢物,與其他廢物相比,成分更為復雜,產量及組分比例會隨著時間及醫療機構的不同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因此,做好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加強焚燒項目設施運行效果、環保管理等檢查,為項目竣工后的日常監管指明方向,發揮項目在醫療廢物焚燒處理中的作用發揮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污染物產生情況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包括醫療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焚燒、煙氣凈化,以及在線監測等多個環節組成。不同環節所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爐渣、飛灰、污水、噪音及排煙等。具體來說,主要包括:(1)廢氣。焚燒排放的煙氣,其主要成分有煙塵、重金屬、二噁英,以及酸性氣體等。(2)廢水。醫療廢物焚燒項目在醫療廢物的貯存、運輸及設備清洗環節所產生的污水。(3)殘余物。醫療廢物焚燒后的最終殘余物包括焚燒殘渣、飛灰數量,以及這些廢物的處置方式及接收單位。醫療廢物焚燒項目處置的危險廢物包括醫療廢物、醫藥廢物,焚燒項目環保竣工驗收應從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等全過程做好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焚燒項目企業在污染物防治方面的措施制定及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及效果等方面。
2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環保驗收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各地加大了環保力度,包括醫療行業在內的廢物焚燒項目環保驗收工作逐步引起重視,但由于環保竣工驗收起步較晚,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前期準備不充分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環保竣工驗收前期要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幫助環保竣工驗收人員熟悉項目的內容、污染源、處理工藝,以及項目的環境敏感目標和管理等內容,從而制定具體的環保竣工驗收監測方案等等。但從當前醫療項目竣工驗收的現狀來看,存在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環保驗收調查重點不明確,驗收內容不全面,導致所制定的竣工驗收監測方案不完善,影響項目竣工驗收監測工作質量。
2.2 負荷監測不夠
在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對焚燒爐的運行負荷實際監測力度不夠,未具體、客觀地對其進行試運行,在負荷未達到75%的工況下即驗收監測,從而導致所監測到的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據此獲得的監測驗收結論失實。
2.3 執行標準不明確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HJ/T177-2005),以及區域規劃環評報告書的相關要求,但在實際驗收過程中,往往注重行業內的標準和規范,對區域內的規劃環評要求落實不到位,導致執行標準不明確。
2.4 監測技術不規范
目前,尚缺乏醫療廢物焚燒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規范。此外,醫療廢物焚燒項目驗收監測樣品的采集環節監測力量不足,實際開展時往往監測點位和監測頻次減少,使得監測獲取的數據不具有代表性。
3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環保竣工驗收重點
3.1 驗收前期準備工作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的目的是要對產生的污染情況監測各環境要素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前期的資料收集、整理、分析項目工程和環保資料,使得驗收人員快速熟悉整個項目建設的內容、規模、污染物來源,處理工藝及周邊環境,重點是要掌握項目環評中的相關批復的落實、工況的具體要求以及驗收的現實依據、適用的標準規范,提出的環境管理措施等,并現場踏勘項目的范圍及重點。認真做好環保竣工驗收的前期準備工作,為竣工驗收監測方案的制定和出臺打牢扎實基礎。
3.2 現場踏勘調查工作
現場踏勘調查是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驗收的前提和基礎,具體來說,就是要查看項目環保設施、措施是否嚴格執行了環評報告書及環保批復的相關要求;醫療廢物暫存庫房的建設是否按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規定的貯存溫度、防滲措施、日常記錄等;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情況,重點檢查焚燒爐排氣筒的建設、廢水排污口設置、排放口圖形及警示標志牌設置等,以及項目竣工驗收運行是否符合《建設項目有關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規范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等,確保監測數據必須在項目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設計標準的75%以上。
3.3 環保驗收監測工作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驗收監測應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和方法,既要做好焚燒設施污染物排放監測,也要做好項目處置單位周邊環境監測。醫療廢物焚燒設施污染物監測重點包括:焚燒系統煙氣(分析監測依據《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等執行)、爐渣監測、處理后排放的工藝廢水采集、保存和分析等監測工作(依據《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處置單位周邊的大氣(嚴格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應級別指標值,監測的項目主要為甲硫醇、氨、臭氣及硫化氫濃度等)、噪聲(依據《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等)環境監測,以及固廢(醫療廢物焚燒產生的殘渣、飛灰及凈化后的污泥等屬危險廢物,應做好收集貯存,按照《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做好固化安全填埋)的安全處置等。
3.4 焚燒物配伍控制
醫療廢物中摻雜著生活垃圾,在焚燒前需要嚴格控制焚燒的種類及數量,因此,要做好醫療廢物焚燒前的物料配伍工作。物料配伍應堅持:確保熱值的穩定性,保證焚燒項目中的焚燒室熱負荷控制在規定范圍;確保焚燒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及經濟性,嚴格把控酸性污染物及重金屬、堿金屬的含量,防止焚燒設備受到腐蝕、破壞,確保醫療廢物焚燒物的均勻燃燒。
3.5 收集公眾意見工作
鼓勵公眾全過程參與醫療廢物焚燒竣工環保驗收的監督和意見收集及反饋,通過調查醫療廢物項目建設、試生產期間的公眾意見、建議,以及項目所在地的附近居民意見的征集,掌握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及范圍,為項目竣工驗收提供參考。
4 結語
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需要通過現場調查、踏勘、監測等環節認真做好核查,在焚燒試生產期間及其配套設備同時運行情況下,通過嚴格的規范布點及監測,從而評價項目各環境要素是否滿足環評報告及其批復的相關要求,形成竣工驗收結論,真正發揮出“三同時”制度及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提升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穎.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應注意的問題[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8(2):27-29.
[2]郭一冰.醫療廢物焚燒項目環保驗收監測中問題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4(10):243.
[3]邱立莉,艾則提玉買爾·艾買提,白璐.危險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中應注意的問題[J].現代科學儀器,2011(3):128-130.
[4]謝飛.危險廢物焚燒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9(5):32-33.
收稿日期:2019-05-18
作者簡介:郭艷芳(1976-),女,漢族,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保、環境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