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濤
摘要:群眾性是工會的重要屬性,如果群眾性難以保持,那么工會工作的官僚化、空殼化問題將會出現。因此,要結合黨中央的要求,逐步完善現階段工會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對工會工作群眾性特點有效體現,促使工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工會工作;群眾性;橋梁紐帶
工會的重要屬性是群眾性,主要職能是將職工群眾和黨聯系起來,通過橋梁紐帶作用的發(fā)揮,促使黨的群眾基礎得到夯實,群眾的訴求得到解決。新時期下,工會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與方式,嚴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充分凸顯群眾性屬性,深化黨和職工群眾之間的聯系。
一、增強工會工作群眾性的時代意義
(一)黨的群眾基礎能夠得到夯實
職工群眾工作是工會的根本任務,通過對工會工作群眾性進行增強,可以將工會的職責要求體現出來,可以將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進入新時期后,雖然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形勢與發(fā)展任務,但依然要深入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因此,工會要貫徹黨中央的要求,緊密團結職工群眾,廣泛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引導廣大職工群眾自覺擁護黨的主張。工會干部要與職工群眾構建良好的朋友關系,對職工群眾的生活、需求等充分了解,采取措施,促使職工群眾的切實利益需求得到滿足。只有這樣,黨的群眾基礎方可以得到夯實。
(二)工人階級的作用能夠得到發(fā)揮
目前,時代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而職工群眾則是完成時代任務的重要主體。因此,工會要通過各項工作的實施,將職工群眾的力量充分發(fā)揮出來。工會要明確自身的職能和責任,最大程度的團結、組織職工群眾,將職工群眾的主人翁思想、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促使中國夢這一偉大目標得到順利實現。
(三)工人階級的團結能夠得到增強
工會工作成效會對工人階級隊伍的團結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現階段,內外部形勢復雜,部分組織、人員試圖對工會組織、職工群眾進行離間挑撥,以此來破壞黨的執(zhí)政基礎。因此,工會要對群眾性要求明確把握,通過組織、宣傳、教育等工作的廣泛開展,穩(wěn)固工會與職工群眾之間的和諧關系,將廣大職工群眾凝聚和團結起來。要對工會組織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努力解決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要通過工作作風、工作策略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促使工會組織的吸引力、生命力得到增強,工人群眾的團結統(tǒng)一得到切實維護。
二、增強工會工作群眾性的策略
(一)完善基層組織
為更好發(fā)揮工會組織的職能,我國工會將完善的組織體系構建起來。進入新時期后,職工群眾在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導致很容易有覆蓋不全等問題出現于工會組織工作活動中,這樣就難以有效覆蓋到基層的職工群眾。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促使工會組織的群眾性得到增強,將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發(fā)揮出來,就需要對工會基層組織不斷的完善,促使覆蓋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要規(guī)范化構建基層工會組織,通過工作方式、工作策略的創(chuàng)新,促使基層工會的凝聚力、吸引力得到增強,將更多的職工群眾凝聚起來。要對工會組織設置方式合理優(yōu)化,將網格化組織體系逐步構建起來,保證工會組織能夠覆蓋到所有的職工群眾,促使工會組織的廣泛性得到切實體現。
(二)轉變工作作風
聯系群眾是工會組織的核心目標,結合現階段工會工作中暴露的不足,要采取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首先,要將工會組織機關化問題解決掉,通過工作作風的轉變與優(yōu)化,與廣大職工群眾密切聯系起來,促使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工會干部要將群眾路線切實踐行下去,對聯系群眾的機制科學完善。要與基層職工群眾多交流和溝通,縮短職工群眾與工會組織之間的距離,通過對職工群眾的訴求、心聲等積極聽取,促使職工群眾與工會之間的關系得到和諧構建。其次,要將思想政治引領作用發(fā)揮出來,依據職工群眾思想動態(tài),對黨的領導理念、方針政策等廣泛宣傳。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時解答職工群眾的各種疑惑,促使廣大職工群眾能夠正確理解黨的理論,且充分擁護和切實踐行。另外,要對職工群眾的困難全面掌握,向相關部門及時反映,促使群眾遇到的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增強職工群眾的滿意度。總之,只有構建了完善的下基層制度,方可以真正增強群眾工作的實效性,進而將橋梁紐帶作用更好的發(fā)揮出來。
(三)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促使工會工作群眾性得到增強,工會人員要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將廣大職工群眾的意愿代表出來,且通過服務手段的優(yōu)化,達到服務水平提升的目的。要對工會人員的服務意識大力增強,一切工作都需要考慮職工群眾需求,找準工作著力點,提升服務的精準性。工會人員不能對職工群眾的需求主觀想象,而是要通過調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對職工需求準確把握,通過服務內容的多樣化設計,促使職工群眾的不同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要對服務對象、服務主次等有效區(qū)分,給予普通職工群眾更多的關心和關注,將廣大普通職工作為工作的重心,積極幫扶救助那些一線職工群體。要逐步延伸服務范圍,將日常服務切實開展下去之后,逐步開展心理疏導、醫(yī)療救助等多樣化的服務內容。要將職工群眾滿意度評價機制科學構建起來,借助于群眾打分來對服務質量進行檢驗和監(jiān)督,及時改進與優(yōu)化服務水平。通過服務質量的提升,能夠將黨的關懷及時傳遞給普通職工群眾,增強黨的凝聚力。
(四)完善工會運行機制
行政化問題的廣泛出現,制約到工會工作群眾性要求的滿足。基于本種情況,在工會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將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凸現出來,選擇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等需要與群眾需求、喜好所符合。可以邀請職工群眾共同設計活動形式與內容,由職工群眾來評選出先進典型等,保證職工群眾的要求能夠切實體現于各項重點工作中。要將群眾性勞動競賽、創(chuàng)新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舉辦下去,促使職工群眾的工作熱情、創(chuàng)新積極性等得到激發(fā),引導職工群眾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今社會內外部形勢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但群眾性依然是工會工作的重點要求。工會要優(yōu)化工作方式,向職工群眾更加有效的傳達黨的政策方針,又需要充分關注普通職工群眾的實際訴求,通過橋梁紐帶作用的發(fā)揮,加強職工群眾與黨之間的聯系。
參考文獻:
[1]蘇小熙.發(fā)揮工會職能,構建和諧企業(yè)[J].時代報告,2018,3 (10):123-125.
[2]葛濤.加強國有企業(yè)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工友,2018,9 (12):44-45.
[3]李鑫文.試論新時代企業(yè)工會工作創(chuàng)新[J].河北企業(yè),2019,8 (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