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陽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影響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是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傳統金融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銀行業務的開展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但與此同時,也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但如何才能把握基于,做到與時俱進,提升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因此,筆者就當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進行了詳細論述,以期能為我國金融領域以及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競爭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和影響
(一)投資和金融服務更加多元化
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之一就是投融資業務,也是銀行得以長遠發展的基礎。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傳統金融空間時間上的界限,對傳統銀行造成了一定沖擊,使得傳統銀行客戶的流失。此外,互聯網金融往往運營成本較低,這也會從一定程度上推進投資和金融服務更加多元化。
(二)業務服務模式發生了變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的互聯網用戶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如下的特點:注重客戶需求的匹配和體驗的提升,而傳統金融則較為關注客戶的服務體驗和實際感受。
(三)金融地位的發展受到了動搖
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扮演著支付中介、提供金融服務的角色,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傳統金融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互聯網金融憑借便捷性、可靠性等優勢使得人們對傳統金融的依賴性下降,傳統金融的地位收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動搖。
(四)虛擬金融的興起
互聯網技術從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隨著網上銀行等虛擬金融產品的興起,客戶在進行銀行業務辦理時不再需要前往實體網點,而這些實體網點往往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大力推行虛擬金融可以有效減少銀行在運營方面的投入資金。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競爭策略分析
(一)優化服務流程,重視客戶體驗
首先,商業銀行應當關注自身的服務水平,將提升客戶滿意度作為自己始終秉持的理念。隨著物質文化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改變。各商業銀行應當基于客戶的需求,通過不斷的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對自身的產品進行優化。再者,商業銀行在提供服務時也需要注重用戶差異性,針對于不同的群體應當提供不同種類的服務,切實滿足客戶的需求,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其次,提升服務質量不僅僅要從理念方面著手,還需要注重服務效率的提升,通過對服務流程進行優化以達到提升服務的響應速度的目的,打破銀行各部門之間的信息隔閡。
(二)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自身競爭力
大力推行互聯網技術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具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互聯網技術具有便捷性、可靠性等優點,不僅僅可以保證服務的質量,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服務成本。銀行對于互聯網技術人才的需求在逐步增長,人才是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障。銀行在實務操作,場景提供,數據儲備方面具有先天優勢,能夠培養很多就綜合能力的人才。與此同時,各銀行還應當注重人才的引進,在人才引進的同時注重對新型管理理念的引入,以服務于實踐。再者,銀行還需要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并未這類人才提供進修完善自我的機會,打造具備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團隊,提升銀行的競爭力。
(三)加強多方合作,共謀發展
商業銀行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金融行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發展的同時也應當兼顧獨立性與合作性的統一。與此同時,通過發展互聯網技術也有助于推動銀行競爭能力的提升。通過構建互聯網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關系,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利潤獲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合作雙方在社會上影響力的提升。再者,商業銀行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承擔著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重任,也承擔著國計民生持續發展的重任,與中小型企業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有著不可言喻的作用。各商業銀行應努力實現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者的身份認同,使得各方的合作更為密切,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四)優化風險管理制度,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可以有效的規避一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由于市場環境較為復雜,商業銀行必須對當前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并提升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首先,商業銀行應當對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以及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對影響指標進行密切監控,進而以充足的準備面對嚴峻的挑戰。其次,商業銀行也應當加大在治理方面的投入,當風險出現時,應盡快找到風險的源頭,防治事態的惡化,進而減少損失。再者,商業銀行應當拓寬風險管理的途徑,通過了解學習其他領域的風險管理經驗以提升自身的風險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蘭靜雯.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7 (1):63-63.
[2]張文熙.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 (9):55.
[3]王希.基于互聯網金融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J].經貿實踐,2018 (5):111-112.
[4]閆慧敏,趙勇.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對策探析[J].北方金融,2017 (1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