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摘要:設計企業是技術和人才密集型企業,人力資本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本文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通過Vague模型,以3個設計企業為實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改善措施,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評價結果符合客觀實際情況,通過該評價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對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均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人力資源;績效考核;評價
一、引言
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國內設計企業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截止2019年末,國內中外合資的工程設計事務所已有 150 余家,同時超過3/4的世界前 200 名工程、設計咨詢公司在我國設立分公司。在設計企業中,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人才和技術上,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我國勘察設計人員大多都接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這使得他們在行為模式、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時又反映了各自的時代特征,正是因為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設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變得有跡可循。本文通過建立人才選拔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德爾菲法對篩選后的評價指標進行賦權,采用Vague集評價方法對設計院在冊員工進行綜合分析,將測算結果與公司總產值,產值利潤率進行比較,使分析結果更為科學,為人才招聘,績效考核以及設計隊伍梯度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指標體系構建和模型設計
通過分析近5年各大型設計院績效考核指標,我們可分別從過程控制和結果控制建立指標體系[1],如表1所示。
其中1~9為分別表示人力資源的獲取、使用、開發、維持,屬于過程控制指標,10~15表示管理的效果,屬于結果控制指標體系。以上15個評價指標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特征,因此我們采用專家評估法中的德爾菲方法[2],進行權重打分。由于德爾菲法具有很強的匿名性,且同時具備多次反饋、小組統計回答等統計學特征,因此用于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充分發揮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生產一線部門等領導多年的經驗積累,對于指導企業今后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設權重分別為 ,
且(2-1)
根據Vague集評價方法[3][4],要確定績效方案Ai在評價指標Cj下的Vague值vA(uj),其實就是計算方案Ai滿足目標Cj的程度tij和不滿足目標Cj的程度fij。下面我們利用屬性測度理論來計算評價指標的真隸屬度函數tij(x),假隸屬度函數fij(x)和猶豫度函數πij(x),通過這些函數就可以確定方案Ai在目標Cj下的Vague值。
對于任意一個方案Ai∈A,要考慮它在單目標Cj∈C上滿足決策者要求的程度,必須先確定決策者能夠接受的滿意值和不滿意值的范圍,這可用如表2所示的單目標等級標準來表示。
設決策方案Ai在目標Cj下的測評值為rij:
其中,
單目標的真隸屬度函數tij(x)、假隸屬度函數fij(x)和猶豫度函數πij(x)如下:
(2-2)
(2-3)
(2-4)
其中
采用加權記分函數[4]S(E(Ai))=tA– fA來表示決策者對方案Ai的滿意程度,S(E(Ai))的值越大,表明方案Ai越符合決策者的需求。
WC(Ai)=ω1(S[ti1,1–fi1])+ω2(S[ti2,1–fi2])+…+ωn(S[tin,1–fin])(2-5)
則WC(Ai),i=1,2,…,m中最大值所對應的方案Ai為最優方案。
三、實例分析
本文以3個設計企業為案例進行實證分析,3個企業分別記為A、B 和 C,樣本的測量期限均為2015~2019統計年度。
根據前述,采用德爾菲法進行權重的匿名征求專家意見——歸納、統計——匿名反饋——歸納、統計,使得權重值滿足公式2-1要求,分析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計算各評價指標Vague集,結果如表4所示。
對上述Vague集進行加權后,得到綜合評價結果A企業WC(A1)為0.32,B企業為WC(A2) 0.23,C企業為WC(A2) 0.15,故A企業績效評價相對較好。計算所得與公司總產值,產值利潤率排名相符。
四、結論和建議
設計單位屬于智力密集型企業,因而,員工招聘、培訓就成為設計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本是設計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在設計企業的價值創造中的作用也越發突出。本文基于過程控制和結果控制提出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評價指標,并采用極大熵準則進行賦權,克服了傳統評價指標中定量和定性無法直接評判的問題。利用Vague集模型,通過對選取的三家設計企業進行實證分析,得到結論及建議如下:(1)安全生產達標率是評價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2)企業普遍重視員工滿意度,通過薪酬外部競爭性,有利于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與歸屬感[5];(3)三家企業評價結果均為正值,反映設計企業人力資管理績效的戰略化能力處于行業較高水準,企業應利用這種優勢,在人才引進上制定一個長遠的規劃,注重人才引進觀念的務實性和工作的實效性。爭取在員工培養、薪酬分配、各部門協調性上有較高的提升。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會有自己的優勢,量才適用方能人盡其才,企業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就能夠達到雙贏,進而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郎咸平.華南船舶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設計[J].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0 (8):84-95.
[2]LINSTONE? H? A,TUROFF? M.Delphi:a? Brief? Look Backward and Forward[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2011,78 (9):1712—1719.
[3]Bryson N.An action learning evaluation procedure for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6:379-386.
[4]Chen S M,Tan J M.Handling multicriteria fuzzy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based on vague set theory[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4,67 (2):163-172.
[5]張敏.成鐵局基層員工激勵機制優化研究[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0 (2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