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梅
摘要: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醫改政策的持續深入,大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朝陽產業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發展潛力。而全民醫保是國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也是國際醫療改革總趨勢,對于全民醫保改革發展部方向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便已經進行了有效明確,但從實施效應來看,無論是在制度方面還是成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弊端與不足。鑒于此,文章通過對“全民醫?!焙汀敖】抵袊眱烧哧P系的深入探討,并以大健康產業為背景為全民醫保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進行梳理和明確。
關鍵詞:大健康;全民醫保;發展目標;發展方向
一、“全民醫?!笔菍崿F“健康中國”的基礎
在“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其根本目的主要圍繞全民健康開展。通常,不健康現象的形成主要由疾病等因素所引起,該因素的存在制約了健康中國的建設與發展。而醫療保險的主要職責是為大眾減輕因疾病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以部分醫療費用的支出對罹患疾病家庭進行經濟補償,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國民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擔憂和顧慮。通過費用補償機制醫療保險可在人們患病后,避免因自身經濟條件限制難以及時就醫現象的發生。對民眾醫療需求形成了有效保障,在長期社會實踐過程中提升全體國民的整體健康生活水平,為全面疾病治療提供必要的健康保護條件。在這種大背景下,“全民醫?!背蔀閷嵤┙】当Wo的有力措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推行全民醫保勢在必行,是達到“健康中國”的前提和基礎。
二、大健康背景下的全民醫保的發展目標與方向
(一)保底作用是基本醫保的“基本功”
《中國衛生》雜志社編委、《健康報》社副總編輯閆麗新在報道中提出:近些年,隨著全民醫保體系的逐步健全與完善,實現了國民醫保全覆蓋,城市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醫保制度得到了系統整合,形成了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管理辦法,國家逐年加大醫保補貼投入,進一步提高了醫?;I資和保障水平,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逐步推開并有效深入,為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提供了動力。當然由于整體社會的高期望和高要求,社會對中國醫保部門的管理水平、保障水平以及服務水平還抱有較大的期待。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綜合協調處處長楊志光:從黨的責任來看,為人民群眾全身心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一直以來都是其重要職責,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醫療權益的重要經濟社會基礎,聚焦全民醫保提質增效話題,也是實現特色化醫療衛生制度的關鍵,因此,如何加快推動我國醫保水平和質量,在效率與公平兩者之間建立起統一關系,儼然已成為當下較為深刻話題。
對于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構建而言,應自始至終堅持“可持續、?;?、兜底線”的理念原則,并以多元化、規范化、社會化的籌資來源、制度建設以及管理服務等為發展依據,對醫保調整依據、調整權限以及決策程序等進行有效明確,避免范圍擴大化過程中出現盲目性,而應在于實際籌資水平自相適應的前提下對相關保障機制進行系統調整。
實施全民醫保要落在實處,不能喊口號、走形式。在創新、改革的主旋律下,完成醫療制度改革則成為全民醫保增效提質的核心環節。推行醫保改革,是全過程改革尤其體現在制服方面的改革,已成為醫保改革的發動引擎。目前,“三醫聯動”已成為醫保改革的焦點,這牽扯著制度方面的變革也與每位投保人息息相關。推行制服改革還涉及到病種、住院時長(是否住院)、結算機制等等,但根本在于保證投保人的個人利益,若以天為計算住院付費標準,或將報銷付費落實到病種或某一藥品,則還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藥品醫保支付標準的推出。與此同時,還應加快提升商業健康保險服務質量,將商業保險引入大病保險并展開深入探索,促使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確保商業保險在基本醫保中優勢的全面發揮,促使“多元化”競爭格局在基本醫保中的形成。
(二)支付方式改革是重要抓手
上海市人社局醫保處處長張超:在全民醫保逐步確立的今天,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我國的覆蓋范圍逐漸擴大和延伸,所造成的影響力也逐步擴大,因此現代醫療改革中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成為其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首先,其改革實現的關鍵就在于其手段創新,機制等所起到的作用屬于次要內容。從管理系統來看,醫保管理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對基本職能和基本權益的保障是其發展基石,基于該職能背景下,應加快實現醫保支付功能在補償功能、保障功能、控費功能、籌資功能、談判功能等方面的統一,確保調控資源自身基礎性作用的全面發揮。另外,對于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需建立相關機制,將機制內容進行明確和定位,什么情況下什么方向是穩暢的,什么方向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在相關機制全面建立的基礎上實施微觀管理手段。
河南省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張若石:如果沒有醫保的支撐,沒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尤其是公立醫院改革是做不成的。作為社會醫療的最重要構成部分,醫保改革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性問題。以全民醫保體系為改革背景,如何正確看待并實施制服方式改革,不僅關系到每位社會人士的經濟利益,而且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人民的健康。在上述條件下,如何構建全民性的醫保體系,如何提升醫保制服的效能已成為我們當前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梢哉f,這兩個點已成為整個醫保改革、創新的關鍵環節,理性客觀的對待和處理是我們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
(三)商業保險需進一步優化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醫改辦常務副主任高星:應加快調整醫療服務監管、醫保藥品目錄、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城鄉醫保整合等等,目前,我國在醫療改革領域頒布了一系列文件,相關政策文件的提出和實施,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推動了醫療改革中各項工作的進步與發展。此外,與直接就醫相互銜接的康復性護理,是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構成。該領域可與商業保險銜接,從而確保患者后期治療與康復。以現有國家制度來看,實施醫療保險改革還需推進商業保險公司增設新的險種,全面統籌設計康復型保險,并在條件允許的基礎上推進中醫養生保健與后續康復相融合,也為中國傳統醫學的復興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在我國全部醫療費用開支的未來發展過程中,需進一步增強商業保險在其中的補償性作用。通過市場經濟的調整,達到醫療保險的平衡性發展,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題下,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在對我國衛生總費用結構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其中僅有3.55%為商業保險,其在將賠償和社保報銷等補償功能方面的占比相對較低,因此,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應重點突出商業保險在其中的責任和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健康是任何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屬于民生計劃范疇內的重要構成。實施大健康計劃需要全社會聯動,不同部門間的相互協調,在實踐中推動相關制度的統籌發展,而全面醫保的重要功能以及角色定位,成為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一項基礎性的及制度安排,需確保在現代醫療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高和榮,夏會琴.去身份化和去地域化: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雙重整合[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 (01):269-271.
[2]王東進.健全全民醫保體系一定要有問題意識[J].中國醫療保險,2013,07 (12):5-7.
[3]鄭功成.健康中國建設與全民醫保制度的完善[J].學術研究,2018,15 (21):27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