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娟
摘? ? 要: 美國西部通俗小說分為四個階段,廉價西部小說是美國西部通俗小說的第二個階段。愛德華·贊恩是一位擁有傳奇人生的杰出作家,被譽為廉價西部小說之王,當之無愧的廉價西部小說的代表作家。他延續和發展了西部通俗小說的模式,為西部小說的傳承和繼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創作的許多英雄人物都成為那一個時代人的偶像,并為以后不計其數的作家效仿和借用,一次又一次地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現在其他作家的廉價西部小說中。
關鍵詞: 廉價西部小說? ? 代表作? ? 愛德華·贊恩
一、歷史背景
美國西部通俗小說經歷了幾度興衰:早期的西部冒險小說,粗制濫造的廉價西部小說,經典的牛仔西部小說,現實主義的歷史西部。不同階段的誕生、發展和衰落都有深刻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具備顯著的創作特征,
詹姆斯·庫珀(James Cooper, 1789-1851)的《開拓者》(The Pioneers, 1823)及后來的四部續集構成了著名的《皮裹腿叢書》(Leatherstocking Series),表現了西部邊疆的復雜斗爭和歷史性變化,被視作西部小說源頭。作為西部小說的鼻祖,庫珀的作品同時兼具嚴肅性和通俗性兩種特性。一些作家注重庫珀作品的嚴肅性,借鑒其嚴肅主題和嚴肅表現手法,創作了許多嚴肅的作品。另一些作家注重庫珀作品的通俗性,沿襲其中具有轟動效應的因素,創作了較為通俗的西部小說。他們淡化了庫珀小說中西部邊疆的社會因素和歷史變化,照搬了冒險故事的框架,強調了暴力,描寫了各類英雄、惡棍和一些典型的西部人物形象,生動地刻畫了通俗小說所熱衷的并具有轟動效應的文學因素,如各種打斗、槍戰、追殺、俘獲和折磨。
廉價西部小說興起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是繼西部冒險小說之后又一重要的西部通俗小說形式。廉價西部小說繼承和發展了庫珀作品的通俗因素,其人物和情節模擬《皮裹腿叢書》,延續了西部通俗小說的模式。這類作品遵循一切從故事的可讀性出發的原則,順應出版商的意愿和市場的需求,忽視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在追求作品的通俗效應和簡化西部邊疆的歷史因素、社會矛盾方面,廉價西部比冒險西部走得更遠,小說質量更低下。
愛德華·希爾威斯特·艾利斯(Edward? Sylvester? Ellis,1840-1916)于1840年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日內瓦,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被視為歷史上第一個有影響力的廉價西部小說家,為廉價西部小說的起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愛德華·贊恩·凱羅爾·加德森(Edward Zane Carol Judson,1823-1886)是被大家公認的廉價西部小說的代表作家,當之無愧的廉價西部小說之王。他創作的許多英雄人物都成為那一個時代人的偶像,并為以后不計其數的作家效仿和借用,一次又一次地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現在其他作家的廉價西部小說中。
二、生平簡介
愛德華·贊恩的小說情節夸張,充滿戲劇性和傳奇色彩。但即便如此,他在小說中創作的主人公也無法與他自己絢爛多姿的人生比較。一些評論家認為,假設他從未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即便是再才華橫溢的作家也無法設想出這樣一個離奇出眾的主人公。愛德華在1823年3月20日出生于紐約附近的斯坦福村莊。他出生世家,其家族背景源遠流長,祖輩六代都作為英國貴族階級占據顯赫地位。作為移居新大陸的拓荒者,他們家在斯坦福地區占據160英畝地,家產殷實。他從小就是一個酷愛冒險,野性難馴的孩子,十幾歲時就參加了海軍。15歲時就成為海軍非委任軍官(The midshipman)。4年后辭去這一職位,參加了征伐西米諾爾人的戰爭,后來又在美國大西北販賣過皮毛。23歲時,他在納什維爾因為謀殺而被群眾行以私刑,差點就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幸虧及時被人割斷脖子上的繩索,揀回一條命。他能夠壽終正寢真是一個奇跡,他身上布滿創口,包括胸口處還有一塊槍傷,這些傷口背后都有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可能是性格造成的悲劇,愛德華一生麻煩不斷,他被審訊過很多次,有一次在圣路易斯他還保釋潛逃過。1849年他因為參加過“演員劇場暴亂”(Actor Palace Riot)而被判做一年苦力。四十年代的時候,他創立了“耐德·班特萊恩自己的周刊”,用來揭露紐約市中賭博、嫖娼、酗酒等種種陋習。五十年代,不甘寂寞的愛德華作為組織者之一,發起反對新來移民和天主教徒政治勢力的活動。美國內戰時,他在聯邦軍隊中擔任軍士一職,后來被升為上校,這一職位一直保留到他1886年去世為止。
三、代表作品
愛德華·贊恩不僅是經歷復雜的讓人眼花繚亂,還是一個多產的作家,一生創作了400多篇故事,著名的有《紐約的神秘與痛苦》(The Mysteries and Miseries of New York)、《領航員耐德》(Navigator Ned)、《西班牙的黑暗復仇者》(The Black Avenger of the Spanish Main)、《水牛比爾》(Buffalo Bill)等。
愛德華一生有過兩個聞名于世的筆名,一個是耐德·班特萊恩(Ned Buntline),另一個是愛德華·惠勒(Edward Wheeler)。他以耐德·班特萊恩的身份創作了著名的“水牛比爾”,并以比爾作為主人公發表了一系列廉價小說。“水牛比爾”的原型是歷史上有名的西部英雄——威廉·高第(William Cody)。愛德華是在去西部尋找素材和靈感的旅途中結識這位英雄的。經過幾次接觸,并跟隨高第執行了幾趟任務后,他于1869年12月23日,在紐約周刊上連載發表了 “水牛比爾”叢書的第一部作品——《水牛比爾,邊界人的國王》(Buffalo Bill, the King of the Border Men)。這本書一炮走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高第一夜之間成為焦點人物。隨后,愛德華根據高第作為獵手和偵察員時的以往經歷為原材,又虛構出大量故事,這些被夸張了的歷史故事,塑造了高第大于本人的不可磨滅的高大形象。愛德華獲得的成功,使大批的廉價西部作家紛紛效仿,寫出了550本以“水牛比爾”為主人公的廉價叢書。
1872年,福萊德·梅德參照愛德華《水牛比爾,邊界人的國王》改編而成的劇本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愛德華花了四小時寫成了《原野的偵察員》(The Scouts of the Plains),高第在愛德華的請求下,也參加了這部戲劇的演出,獲得了極大的好評。這部戲中,愛德華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在對暴力的渲染、槍戰的激烈程度等方面,較之前期的廉價紙面西部小說作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戲中有一段情節就相當精彩激烈,當比爾被困于印第安人的圍捕之中,無路可逃時,只得躲進一段空心樹干里。但沒有想到,印第安人竟將這塊樹干當成柴火扔進篝火里去了。我們的英雄千鈞一發之際靈機一動,將身上的火藥包扔進了火里。頓時,火藥便噼里啪啦地炸開來,將這些印第安人嚇得四處逃竄,比爾趁著騷亂毫發無傷地順利逃脫。另外,戲的第三部分也是一段高潮,描述的是比爾和一個邊界惡棍之間生死搏斗的場景。一開始,兩人只是空手搏斗,后來雙方都拿出了三英尺來長的匕首貼身肉搏。觀眾在這樣的刀光劍影中出神入迷,屏息凝神,直到惡徒被殺死,比爾順利勝出,才松一口氣。繼這部戲之后,高第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為他的西部冒險生活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1877年,愛德華以筆名愛德華·惠勒發表了轟動一時的小說《戴德伍得·迪克——路匪王子》(Deadwood Dick, the Prince of the Road)。這部小說宣告了一個新的主人公形象的登臺亮相,戴德伍得的迪克與以往的西部英雄不一樣,完全生活在法制和社會道德之外,是徹底的亡命之徒。與其在水牛比爾的創作上相較,愛德華在塑造迪克上更深入,也更成功。因為就前者而言,他只是想出或開創了比爾這個人物形象,并沒有反傳統地創造出鮮明的個性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抄襲前期廉價西部作家的手法和模式,沒有創新。但是,迪克作為社會邊緣的流浪者,被驅逐者,一個違法亂紀的強盜,第一次成為西部小說中的主人公。這個人物形象其實是美國版本的羅賓漢,他溫文爾雅、注重社交禮儀、談吐舉止無可挑剔,并具有騎士風度。雖然是一個匪徒,但內在卻是高貴的,只是在被黑暗勢力壓榨并得不到社會的保護和公正的判決時,才被逼無奈走上黑道。雖然他將個人的準則凌駕于社會法則之上,無視社會的法制法規,但是他觀察敏銳,富有同情心,能分辨是非,懲惡揚善。這些都是使一個土匪轉變成英雄,并能夠為大眾所接受,和成為被人們崇拜的偶像的要素。如在小說《戴德伍得·迪克——路匪王子》中,迪克是一個孤兒,自小和妹妹被善良的海利斯(Harris)夫婦領養,但是這種幸福生活并沒有持續多久。兩個惡徒——費爾莫瑞(Filmore)兄弟倆為了侵吞海利斯夫婦的家產,在謀害了他們之后,騙走了還是孩子的迪克和他妹妹的遺產,之后更是肆無忌憚地虐待他們。飽受折磨的迪克只有向大眾和社會尋求同情和支持,但是,費爾莫瑞勢力龐大,根本不是迪克所能應付的。走投無路的他只有走非法之路,才能以惡治惡。經過一番闖蕩,迪克成了路匪的頭頭,在成功地躲避了警察的追捕的同時,還抓獲了自己的仇人,最終將他們繩之于“法”。
繼這本書之后,愛德華在8年間又寫出了30多本“戴德伍得的迪克”的書。這些書都是以惡人或社會對主人公不公正的迫害和主人公后來的復仇為主線來創作的,結局通常是以主人公對整個社會的仇視結尾。如《戴德伍得·迪克的手段》(Deadwood Dicks Device)一書中,迪克繼承了一個朋友的礦場,但是原來礦場主貪心的家人卻用盡財富和勢力,想將礦場奪回。在前一本書中,迪克已經為自己的罪行贖過罪,并且棄盜從良,決定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本書中,豪威爾(Howells)家族想方設法激起公眾對他的偏見和仇恨,并使警長逮捕他。絕望的迪克只有殺死前來的警官,并做出自己將會再一次無視法律的威脅。這樣的主線被一再重復,反復出現。其中著名的還有《甲板上的戴德伍得·迪克》(Deadwood Dick on Deck)和《來自戴德伍得的戴德伍得·迪克》(Deadwood Dick of Deadwood)等。
四、結語
作為一個廉價西部小說家,愛德華·贊恩為了商業利益,在創作風格和手法上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和局限性,會一再重復一些時髦的主題和情節,缺乏新意。他作品中“對整個社會復仇”的理念,難免有失偏頗。但是,他曾兩次塑造出轟動一時的人物形象,此后又不斷被人翻版引用,可以看出他的獨到之處。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后期廉價西部小說陷入了胡編亂造、自我毀滅的怪圈,取而代之的是誕生于二十世紀初的牛仔西部小說。
參考文獻:
[1]Blair, Walter. American Literature: A Brief History [M].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1974.
[2]Billington, Ray A..? Americas Frontier Heritage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6.
[3]Bloodworth, Jr., William A..? ?Max Brand [M].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1993.
[4]Bold, Christing.? Selling the Wild West [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5]Buble, Paul, ed..? Popular Culture in America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7.
[6]Cawelti, John G..? Adventure, Mystery, and Romanc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7]Emerson, Everett H. ed..? Major Writers of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M]. Madison: Univ. of Wisconsin,1972.
[8]Erisman, Fred and Etulain, Richard W.. Fifty Western Writers[M]. London: Greenwood Press,1980.
[9]Folsom, James K.. The American Western Novel[M]. New Haven, Con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s,1966.
[10]Nash, Roderick. Wilderness and American Mind [M].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7.
[11]Rosa, Joseph G.. The Gunfighter: Man or Myth[M].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69.
[12]Steckmesser, Kent L.. The Western Hero in History and Legend[M].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65.
[13]Sutherland, J. A..? Bestsellers: Popular Fictions of the 1970s[M]. Routledge, London,1981.
[14]Vasudevan, Aruna, ed..? Twentieth-Centry Romance and Historical Writers[M]. London: St. James Press,1994.
[15]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
[16]黃祿善,劉培驤.英美通俗小說概述[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1997.
[17]劉海平,王守仁.新編美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18]吳定柏.美國文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