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增智
摘? ? 要: 北莊古城堡位于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五十鎮,現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具體興建時間一直沒有確定。為更好地挖掘北莊古城堡的歷史價值,本文結合實地考察和查找文獻的結果,考證北莊古城堡的興建時間。
關鍵詞: 北莊古城堡? ? 興建時間? ? 考證
北莊古城堡位于互助縣五十鎮北莊村內,現已被作為“明長城互助段”的組成部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該城堡具體興建時間一直難以確定,實地走訪了解到,當地群眾對古城堡的修建持“明代修建”“明末清初修建”和“清代修建”三種說法。查閱資料發現,《互助土族自治縣志》對該城堡沒有記載,唯一專門論述“北莊古城堡”的論文《北莊村土族古城堡與民居生活習俗及其研究價值》[1]在談及該城堡興建年代時,只以“據學者初步判斷,整個古城堡的建造年代應當在明末清初,主要依據是當地居民的回憶和縣志的相關記載”一筆帶過,并在“縣志記載”處注明“縣志記載筆者并未能獲得”。可見即使被列為“明長城互助段”,但關于北莊古城堡的興建時間只有模糊的“初步判斷”“居民的回憶”和“未能獲得”的“縣志記載”。要更好地挖掘北莊古城堡的歷史價值,考證其興建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北莊古城堡所處地理位置的歷史重要性
北莊古城堡從行政區劃上講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北莊村,從地理位置上講則位于互助縣“紅崖子溝”。“紅崖子溝”位于互助縣南部,南接海東市平安區,東依海東市樂都區,與樂都區水磨溝相通;西與“哈拉直溝”幾成并行之勢,并與哈拉直溝相通,可經哈拉直溝西進至西寧,處于明代西寧衛碾伯所至西寧衛西寧縣的要道上,是明代邊疆防御的重點區域,《大明會典》記載:
令涼莊游擊統領西寧上班兵馬赴石灰溝屯住,兼管西南二川通海路口。本城參將兵馬量勢分撥,委官一員駐沙塘川,兼管北川紅崖子、哈剌只溝,防虜深入[2]。
由此可知,明代西寧衛專門分派參將駐守“沙塘川”(位于今互助土族自治縣),重點管理“沙塘川”“紅崖子溝”和“哈剌只溝”(今寫為“哈拉直溝”)。可見“紅崖子溝”在明政權邊疆軍事部署上確實受到了重視。
又《萬歷武功錄》記載:
明年丁亥秋……一枝從沙塘川岀塞,走哈喇只溝及紅崖子溝……[3]
由文獻的出處《萬歷武功錄》可知,這則文獻中所述內容發生在萬歷年間,又文獻中明確指出時間為“明年丁亥秋”,則可以推斷出該文獻所述事件發生在萬歷十五年(1587)的秋天。這一年,西寧衛北川防御區(包含今天互助土族自治縣部分區域)發生了戰事,戰事的發起者從“沙塘川”行至“哈喇只溝”(今多寫為“哈拉直溝”),又從“哈拉直溝”行至“紅崖子溝”。由此可知,紅崖子溝不僅是明政權邊疆部署的重點區域,而且是戰事頻發的地方。
“紅崖子溝”之所以會成為明政權邊疆軍事部署的重點區域,成為戰事頻發的地區與明政權的疆域界限、明政權與元政權殘余勢力的對抗都有很大的關系。明代時期,西寧衛是明政權疆域的邊界地帶,而青海湖一帶則被稱為“西海”,且“西海”不在明政權的實際控制范圍內。
彼時,元政權雖然已經衰落,但“西海”周邊依然盤踞著許多元政權的軍事勢力,明政權曾多次派兵與盤踞“西海”的元政權殘余勢力交戰,但因為當時青海湖周邊地理環境較為特殊,明政權一時難以戰勝那一區域的元政權軍事勢力,這點從《明經世文編》中的《敬陳備御海虜事宜》可以看出來:
竊惟臣奉命經略陜西四鎮,而其重在兩河,經略兩河夷情而其重在西海,西海者……流虜依戀之處……而流毒甚易也。故臣之經略于西海,獨艱[4]。
這段文字陳述的正是明代“西海”的軍事情狀。文中“兩河夷情重在西海”已顯示出當時西寧一帶的軍事地位之重,從“西海者……流虜依戀之處……而流毒甚易也。故臣之經略于西海,獨艱”中可以看出,當時“西海”一帶盤踞的正是元政權的軍事勢力,并且文中稱“經略于西海,獨艱”,說明當時青海湖地區的元朝軍隊對明政權來講是難以戰勝的,與當時青海湖地帶的特殊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敬陳備御海虜事宜》中對此亦有陳述:
西寧行百里許而出石峽即為塞徼,又西行四五百里乃為青海。青海周圍七八百里,其西有大小鹽池。西南則通烏思西藏,西北則通瓜沙哈密,皆其可去可來之地,可牧可獵之區,延袤數千里。廣漠無際,而欲提兵于此競利氈裘,豈不難哉[5]。
從“西寧行百里許而出石峽即為塞徼,又西行四五百里乃為青海”可以看出,當時的青海湖不在明朝政權的版圖之內,而在西寧衛向西的邊關以外。并且當時的青海湖屬于一個交通要道,四通八達,是一個“可去可來之地”,除此之外由“可牧可獵之區”可知,當時的青海湖一帶非常適宜以游牧見長的元政權軍隊駐扎,是一個事宜元政權軍隊長期盤踞的區域。所以,明政權要在青海湖一帶完全戰勝元政權殘存軍事勢力,比較困難。面臨這種難以完全戰勝的局面,明政權在軍事上采取了防御策略,緊鄰青海湖的西寧衛和西寧衛碾伯所自然就成為防御的第一線地帶,自然也受到明政權的重視,位于海東市互助縣的北莊古城堡,以及北莊古城堡所在的“紅崖子溝”,在明朝時期正好就屬于西寧衛的碾伯所,這一地帶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政權軍事部署的重點區域和戰事頻發的區域。
綜上,明代的“紅崖子溝”處于明政權疆域的邊界地帶,既是明政權軍事部署的重點區域,又是戰事頻發的地區,明政權在這一地區修筑城堡等防御工事,便成為極有可能之事。故而位于“紅崖子溝”的北莊古城堡興建于明代就成為極有可能之事。
二、北莊古城堡的興建時間
明代時期的西寧衛屬于邊界地區,明政對這一帶的軍事防御工程十分重視,嘉靖末年更是開展了大規模的工事修建活動,這一大規模工事修筑活動正好涵蓋了今天“紅崖子溝”所在的互助縣。《本兵疏議》中《覆陜西總督侍郎陳其學條陳邊務疏》記載了陜西總督陳其學就這次修筑活動提奏的奏疏:
題為酌時宜陳末議以禆邊防事職,方消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戶科抄出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陳其學題奉,圣旨該部知道欽此。
抄出送司案呈到部,看得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左侍郎陳其學所陳五事,均系戰守要務,合就開立前件議擬上,請定奪。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題奉圣旨,依議行,欽此。
……
一責修筑以圖保障,大率欲將延慶寧固蘭河洮岷甘涼等處邊腹城堡軍民窯窨,責成守巡兵備軍衛有司官員踏勘修筑。及處置城守壯夫軍火器械,查與延綏巡撫近日所奏大略相同,合無依其所擬備行。
陳其學會行巡撫都御史戴才、王遴、王崇古、石茂華各將隣邊腹里城堡、墩臺、窯窨等項,責令守巡兵備各道嚴督各該軍衛有司掌印等官,各照所管地方踏勘,估計應拆修者拆修,應幫修者幫修,應并修者并修,應增修者增修,合用錢糧人力俱聽巡撫,隨宜處給,務期高厚堅固,足堪保障……
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題奉圣旨,依議行,欽此[6]。
由文中內容可知,這條奏疏是陜西總督陳其學上奏朝廷的“邊務疏”,又《國朝列卿紀》記載:
陳其學,山東登州衛人,嘉靖甲辰進士,四十五年以兵部右侍郎兼僉都任本士,加右都。尋回籍起督宣、大[7]。
由此可知,陳其學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兵部右侍郎改任主管陜西三邊軍務的總督一職,又由《覆陜西總督侍郎陳其學條陳邊務疏》中的“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題奉圣旨”可知,陳其學的“條陳邊務疏”正是寫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上任陜西“三邊總督”的第一年。
由《覆陜西總督侍郎陳其學條陳邊務疏》中“大率欲將延慶寧固蘭河洮岷甘涼等處邊腹城堡軍民窯窨,責成守巡兵備軍衛有司官員踏勘修筑”可知,這次防御工事修筑涵蓋了古代河州、洮州、岷州所涉及的區域,大致包括今天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湟源縣、湟中縣,海東市的六縣(區)及甘肅的部分地區。因此,位于海東市互助縣“紅崖子溝”的北莊古城堡極可能修建于這次修筑活動中。又據文中“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十七日題奉圣旨”,可知這次修筑活動始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末,與隆慶元年(1567)僅相差兩月。因為這次大規模修筑,工程大、范圍廣,兩月之內斷然難以完工,所有北莊古城堡的興建時間可能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隆慶年間,又《互助土族自治縣志》中對明代防御工事修筑的記載僅存以下內容:
嘉靖十四年(1535),威遠堡(古稱“諾木斗”,意為森林之區)修建城桓,城周三里,此為威遠筑城之始。
嘉靖十五年(1536)西寧兵備副使周安、王繼芳、守備薛卿,在今邊攤、南門峽一帶筑邊墻以御蒙古。
隆慶元年(1567),都御史石茂華議筑,兵備副使周京督挑,修筑哈拉直溝邊墻500丈[8]。
其中“哈拉直溝”邊墻修建于隆慶元年(1567)年,極有可能就是始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修筑工程的組成部分,又據實地考察得知“哈拉直溝”北端與“紅崖子溝”北端相通,北莊古城堡正好鄰近兩“溝”相通的北端,故極可能北莊古城堡也在這一時間段內興建。綜上,北莊古城堡的興建時間應當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隆慶年間。
注釋:
①高鵬杰.北莊村土族古城堡與民居生活習俗及其研究價值[J].中國文化遺產,2017(4):105.
②[明]李東陽.大明會典(卷一百三十一).明萬歷刻本.
③[明]瞿九思.萬歷武功錄(卷十四).明萬歷刻本.
④[明]陳子龍,輯.明經世文編(卷四百五).明崇禎平露堂刻本.
⑤明經世文編·卷四百五.
⑥[明]楊博,撰.本兵疏議(卷二十).明萬歷十四年刻本.
⑦[明]雷禮,輯.國朝列卿紀(卷一二六).明萬歷刻本.
⑧互助土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編.互助土族自治縣志[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2:9.
參考文獻:
[1]高鵬杰.北莊村土族古城堡與民居生活習俗及其研究價值[J].中國文化遺產,2017(4):105.
[2][明]李東陽.大明會典[M].明萬歷刻本.
[3][明]瞿九思.萬歷武功錄[M].明萬歷刻本.
[4][明]陳子龍,輯.明經世文編[M].明崇禎平露堂刻本.
[5][明]楊博,撰.本兵疏議[M].明萬歷十四年刻本.
[6][明]雷禮,輯.國朝列卿紀》[M].明萬歷刻本.
[7]互助土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編.互助土族自治縣志[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