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輝
摘要:當前,我國圖書館建設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基層文化延伸越發白熱化。從性質上來看,它是文化服務機構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從其廣泛性和深刻性而言,從對我國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而言,則可以說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的延伸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時代下不斷發展的讀者的需求公共圖書館要在發展過程中秉承創新服務理念,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效率實現圖書館轉型。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延伸;創新服務理念
現今已經進入新時代,人們有著更多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在研究新現象、新課題之后做出了新的決定,將堅持做好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的延伸致力于帶給廣大讀者更好的體驗。這一工作的積極性是不言而喻的,整體工作開展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公共圖書館基層文服務延伸是全范圍內的優化,具有整體性,會涉及到時間、空間、內容等各個方面。現在乃至今后公共圖書館會自覺追求它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新的格局,期間困難重重,勢必要不斷研究,以完成形態更替。
1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延伸服務的有效舉措
1.1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時間的延伸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延伸是為了補充以往不完善的地方,為此必須要深入一切實際工作中,將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后期有所行為。公共圖書館必須要將關注點落到服務時間問題上。
現實中由于各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運維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一阻力沒有克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公共圖書館只在制定日期開放。這一時間和讀者的活動時間相沖突。一個事物現實問題是全球范圍內的,不同的是國內外研究起點不同,早前國外公共圖書館問題較為突出,問題對于推動建設前進具有進步作用,他們秉承“一切為了讀者”的原則突破了公共圖書館時間限制,在服務時間上邁出了相當大的一步。然而我國認知較晚,具體的研究與實踐要落后于國外很多國家。公共圖書館服務時間有硬性限制是不爭的現實。我們應該認識到公共圖書館目前所存在的局限性,做到不回避問題,開始通過實際建設來使得讀者的需求得到空前的滿足。
基層不同于大中型城市,具體情形是非常復雜的。首先要對情況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重新進行時間規劃,考慮到讀者的活動時間公共圖書館時間設置要靈活,避免實際工作中的絕對主義。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為了實現服務的有效延伸可以在讀者的空閑時間組織一些大型文化宣講活動,讓讀者了解到公共圖書館作出的時間調整,這比書面形式更生動更由價值。
1.2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空間的延伸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延伸絕不局限于某一方面,還需從其他方面出發消除以往落后痕跡。依讀者主觀感受為認知與評價基礎,發現公共圖書館不夠自主與便利,受眾群眾極其有限。我們雖然不能夠將問題簡單歸咎于某一方面但是可以充分肯定的是問題在于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范圍狹窄所致。科學技術是現實力量,公共圖書館要利用技術來為基層文化廣泛服務創造條件。首先要打造智能化流動圖書車,利用網絡空間來完成知識的傳遞。除此之外還要多多舉辦一些“文化下鄉”活動,加強圖書館與不同領域的互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基層文化服務價值。市場需求要求公共圖書館由靜態化轉向流動化,在當今社會,在科技創新越來越重要的條件下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絡的作用,嘗試著打造全新動態虛擬圖書館,在不同區域設置一些電子圖書站點,有效打造空間上的局限。讀者無需再進入實體圖書館,可以隨地借助移動終端設備來閱讀,享受暢想閱讀的快樂。
1.3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內容的延伸
怎樣提高服務質量?毋庸置疑就是提升服務內容。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內容上進行了創新,通過進行服務延伸,使得服務內容變得更為豐富,例如在圖書借閱,咨詢參考等服務項目上進行拓展,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服務效果。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的內容延伸是有一定規劃和調整的,不是盲目的、自發的。公共圖書館通過結合自身優勢及特點,延伸不同的服務內容,以此來彰顯服務特色。另外針對不能的讀者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服務內容,及時推送服務信息,增加讀者的閱讀好感。
近年來,經濟的推動下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出境游玩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基于這種現狀,公共圖書館要與時俱進,及時的進行旅游專題講座,讓游客充分的了解異國風情,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風情以及發展狀況。根據游客喜好,推送不同的書籍以供閱讀,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游客了解當地的各項事宜,也促進了文化的學習傳播。
不同讀者的喜好也不同,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的考慮到不同讀者的差異性,服務的內容更加有針對性,基于不同的文化層次推送不同的閱讀信息,并對特殊人群進行明確的推送。
2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延伸服務的保障
2.1 加大資源的優化配置
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延伸是需要一定條件為基礎的。缺少了這一條件是不能夠使得范圍更廣、服務更優的。以往公共圖書館的運維經費是由政府負責,但是隨著日后工作的開展單純依靠政府撥款是不夠的,公共圖書館要尋求政府以往的經濟支撐,踏上尋求經濟資源之路。
通常情況下經濟支持與家資源優化配置聯系在一起,有了經濟基礎之后還要統一協調合理配置,這一工作并不容易。為此人員應當深化資源配置與建設的關系,及時建立資源優化配置機制,為公共圖書館基層長效文化服務延伸提供重要保障。
2.2 館員隊伍素養的提升
科學技術的運用并不代表著公共圖書館館員就此退出了舞臺,相反的是,館員所起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圖書館服務質量不是由公共圖書館評定的,而是由廣大讀者評定的。館員的文化修養、服務技巧和能力與讀者的服務體驗掛鉤,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為此公共圖書館應當組織人員參與培訓,讓基層文化服務延伸有現實的驅動力。
3 結語
公共圖書館要正確認識當代讀者的新變化,分析發展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不足,在發展過程中分析符合創新要求的積極因素,為自身所用,在此期間將一些思路和策略落實到行動中,有力推動創新過程,真正做好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時間、空間、內容的延伸,以此來實現公共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惠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論壇,2014(03).
[2] 馬秀峰.圖書館延伸服務實踐研究: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視角[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01).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東寧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