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濱
摘 要: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基礎教育課程之一,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對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數學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近年來,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化,也促使廣大教師紛紛為落實高效課堂獻計獻策。為此,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本文從“利用情境創設”“合理利用小組模式”“注意課堂評價”幾方面出發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期能推動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評價
課堂教學是教師進行教育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資源,并且還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各方面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接下來,本文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討了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利用情境創設,降低數學學習難度
數學教材中的知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尤其是高年級的數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有一定的挑戰的。再加上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過于單調枯燥、毫無新意,所以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考慮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創新數學課堂,而創設情境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在情境創設方面,教師可以利用一定的生活化元素、問題、圖畫視頻甚至故事等多種資源,有效激發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其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都集中到課堂上來。
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臺起重機將沙土緩緩倒在地面上的視頻,然后問學生:這堆沙土在地面上是什么形狀?以此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再如,在學習“圓”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體和球形物體,如乒乓球、硬幣、玻璃球等,以便學生了解圓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使其對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擴展諸如半徑和直徑的理論概念,讓學生結合以上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和結合生活都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數學理解難度。當然,除此之外情境創設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來有選擇性地運用。
二、合理利用小組模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是新課改要求的教學必要條件,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為了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發揮學生們的學習潛能。而且很多數學問題都不是只有一種解決方法,通過合作學生可以產生思維方面的碰撞,發散自己的思維,找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多種角度與方法,有效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合理利用小組模式。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這部分的知識點時,為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測量本組同學的身高并記錄下來。然后,小組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平均數計算公式嘗試計算本組同學的平均身高。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在學生們初步掌握了平均數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展開交流,根據各自的數據來計算班級全體學生的身高。學生在操作、記錄和計算的過程中,自然可以深入理解平均數的知識內容,使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又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去搜集一些家庭的用水用電量,各小組整理數據,然后在課堂上共同繪制條形統計圖。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小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效果。
三、注意課堂評價,發揮評價的重要作用
小學生在各個方面都還很不成熟,在課堂上,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表現吸引教師和同學的注意,希望獲得他們的積極評價。然而,許多教師忽略了課堂評價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在學生回答完問題或做出一定的行為時,教師并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反饋。從長遠來看,這十分不利于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隔閡。為此,教師要改進課堂評價,注意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
例如,教師讓學生回答問題,也許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稍微有些偏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不要直接打斷學生的表達,而是等學生表達完整后再對學生進行糾正。在糾正時,教師也要先肯定學生的思考,比如說:“你的思路總體是對的,但是稍微有一點的偏差,我們嘗試來這樣分析……”如此,既不會影響學生的自尊心,又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每節課快結束的時候,讓同桌對彼此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往往同桌是最了解彼此聽沒聽課的。而且同伴的評價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學科中教師要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作為重中之重,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小學生,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堂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宋妮.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20-121.
[2]鄭勢佳.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6):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