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華
老王先生近年來每次入廁大解、肯定會便血,他嫌醫院人流量較多,不愿意耽誤時間,就在離家不遠處的門診部進行看病,醫生草草詢問病情后說是痔瘡。老王外用、內服的藥使用后,非但無顯著效果、其便血癥狀越來越厲害,并且其排便也不正常,經常便秘、血便中具有黏液,吃飯沒胃口。在家人的催促下,老王前往肛腸專科醫院就診,經驗豐富醫生通過直腸鏡檢查、肛門指檢,確診為直腸癌。像老王這樣由于醫生誤診、自己疏忽而導致錯失直腸癌最佳治療時機的病例,不勝枚舉。因此,本文對如何從便血中發現早期直腸癌進行分析,見下文。
1.直腸癌
直腸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其在消化系統腫瘤中,其發病率占比十分高,僅次于食管癌以及胃癌,也是人體十分常見的腫瘤類型。在男性和女性發病率中,男性高于女性,一般以40歲-70歲人群作為高發人群。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提高,直腸癌的外科治療現以及受到廣泛應用,而只要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發現,多數患者均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直腸癌的早期癥狀以及典型癥狀主要以便血最為常見,而引發便血的因素較多,多數患者便血并非直腸癌所引起,而如何辨別是否為直腸癌便血十分重要。
2.便血癥狀
便血主要是指從人體肛門中排出血液,大便呈現暗紅色或鮮紅色的一種現象,在臨床中,便血癥狀十分多見,但在人們肛門任何部位的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均可引發便血情況,而臨床醫生為了能夠明確診斷,一般將便血分為下消化道便血和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中,其典型疾病包括:膽道出血、胃癌、食道靜脈曲張破裂、消化性潰瘍、出血性胃炎、胃底食管粘膜撕裂等等,該類疾病一旦出現出血癥狀,其主要是由于人體血液在人體內停滯時間過長,且經過胃酸的影響,故此導致人體大便中血液顏色呈現黑色,與醬油或柏油顏色十分相似,且具有十分獨特的腥臭味。而在下消化道出血中,一般以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痔瘡等所引起,由于血液通常來自于人體直腸或結腸組織,且不會受到人體胃酸的影響,排出血液一般呈紅色或新鮮紅色,且血液一般附著于人體大便表面,出血量較少。而對于便血患者,應在日常生活中對自身出血顏色以及并發癥狀進行觀察,并與自身病史進行結合,能夠早期發現直腸癌的早期癥狀。
若患者在大便時肛門滴血,但無便秘史,其肛門無任何不適感,該類出血一般是由于初期內痔所引起,若經常發生便秘情況,且便后肛門存在一定疼痛感,便血并非嚴重,僅僅在擦拭肛門過程中發現少許鮮血,一般是由于肛裂出血所引起。若患者通常伴有下腹部隱痛情況,大便中存在少許血液,且伴有膿血便或粘液等癥狀,應考慮為結腸息肉或慢性結腸炎。若在開始階段存在間歇少量便血,后逐漸轉變為持續性便血,且伴有膿血便或粘液,且大便習慣發生一定改變,排便頻繁、次數增加等等,便秘和腹瀉癥狀交替出現,糞便呈現變細、變形情況,同時伴有陣發性腹痛、腹脹、肛門下墜或排便不凈等情況,身體存在消瘦情況,若根據慢性腸炎、痔瘡或慢性痢疾進行長時間治療后,其效果仍然不顯著,或在好轉后很快復發,應考慮為直腸癌。
3.小結
發生便血情況后,不要驚慌失措,但是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由于直腸癌與結腸炎、內痔所導致的便血癥狀十分相似,早期容易發生混淆情況,因此對于人體便血癥狀,不管是什么因素導致的,均需要前往醫院進行必要檢查,
便血主要是指從人體肛門中排出血液,大便呈現暗紅色或鮮紅色的一種現象,在臨床中,便血癥狀十分多見,但在肛門任何部位的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均可引發便血情況,而臨床醫生為了能夠明確診斷,實施一項有效的診斷十分重要。? 直腸癌確診十分容易,只要通過肛門指檢就可以發現癌腫,通過指檢能了解癌腫的部位、范圍以及大小,為手術方式能提供有利依據,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配合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等方式進行檢查,以免耽誤患者治療,使患者早期確診、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