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霞
【摘? 要】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患者術后行綜合護理及術后康復情況。方法:選取骨科手術患者 50 例,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綜合護理),比較患者的康復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疼痛程度、住院時間、并發癥概率均好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四肢骨折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關鍵詞】綜合護理;四肢骨折;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99-01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Heilongjiang Wudalianch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eilongjiang? Wudalianchi 164100)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50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to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recovery, pain degre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are; Limb Fracture; postoperative care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和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四肢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多。四肢骨折患者中很多都要進行手術治療,為了提高骨折患者的康復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離院,采用綜合優質護理十分必要。骨折患者有的是開放性骨折,很多患者經過手術治療,但后期護理質量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選取5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其護理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 2017 年1月至 2018 年12月我院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 50例,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 15例,女性10例,年齡17 歲至73歲,平均年齡 52.1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9例,年齡19歲至75歲,平均年齡52.8歲。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診斷,經CT和X 線片診斷確診為四肢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治療,排除掉陳舊性骨折和皮膚感染的患者,排除精神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這次研究,均簽署研究同意書,一般資料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常規術前檢查,藥物護理,檢測患者生命體征,針對觀察組實施綜合優質護理,主要包括(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具體治療方法和藥物使用事項,講解四肢骨折手術的注意事項,還有介紹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情況,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介紹術后并發癥預防措施,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術后護理:術后要進行合理的護理,立即采用冰敷處理減少患者肢體腫脹,每次 30 分鐘,間隔 30 分鐘一次,等患者局部疼痛明顯減輕時停止;使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要注意患者的壓迫感,避免影響患者的血液循環,1 天更換一次,如果患者出現四肢麻木或痙攣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再次進行處理。(3)康復鍛煉:術后第一天開始等病情逐漸穩定后可以進行紅外線治療,每次半小時,一天 3 次,主要作用促進血液循環。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康復計劃,患者進行散步康復,每次半小時,每天 3 次,病情好轉逐漸增加運動量,改善患者的肌肉與骨質情況。(4)手術切口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切口進行科學護理,要及時更換紗布,檢查患者切口包扎是否有問題,觀察是否有滲血的問題,患者傷口出現感染要及時使用抗生素和一些藥膏。(5)體位護理: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調整體位,將患肢抬高 45 度,局部可以冰敷,減少傷口出血,減少腫脹和疼痛。(6)疼痛護理:骨折患者手術之后疼痛感覺較強,部分患者會產生焦慮情緒,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疼痛進行分等級,針對患者實際疼痛情況給予適合的護理,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還可以通過音樂療法和放松訓練緩解患者的疼痛。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病情恢復較快,骨骼和肌肉功能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疼痛程度較輕,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對照組中有2例患者發生下肢切口感染,觀察組中沒有患者發生并發癥,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骨科科室中四肢骨折是比較常見的骨折疾病類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肢體疼痛和腫脹,患者活動十分受限,患者身心損傷較大。實施優質護理可以避免患者發生并發癥,避免切口感染,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進而早日康復出院。四肢骨折患者在術前術后都要采取科學的綜合護理手段,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護理人員要注意結合人性化護理理念,從心理護理、術后護理、傷口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下功夫,重視患者的需求,及時與患者溝通與交流,改善護理效果。本次研究中針對25例觀察組的患者實施綜合優質護理,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患者治療成本較低,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恢復情況也優于對照組,可見,綜合護理措施的重要作用,適合在四肢骨折患者護理中展開,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吳靜.綜合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5):273-274.
[2]任萍,譚菁菁.臨床護理路徑在四肢骨折術后感染者中的整體護理效果[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6,10(4):496-499.
[3]鄭麗君,郭喜桃,張亮,等.老年四肢骨折術后患者應用自控鎮痛泵的臨床護理干預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08):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