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各類慢性病變的高發,居民疾病死因譜構成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惡性腫瘤已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變外,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直至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的患病人數超429萬人,而約有300萬人死于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的高發不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患者生存期間,生活質量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正常進食、運動、睡眠功能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睡眠障礙是腫瘤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僅次于癌因性疲乏,而腫瘤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不僅與腫瘤本身因素相關,還受到腫瘤治療的影響,在臨床診療中被稱為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cncer-relate insomnia)。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發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時也會增加機體發生應激反應的風險,影響臨床治療工作開展。目前診療中針對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患者的治療以藥物干預為主,尤以西藥常用,但會增加機體藥物負擔,與此同時還有可能與腫瘤治療用藥發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影響腫瘤治療效果。近年來中醫療法應用于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研究逐漸增多,簡便安全且價格低廉,患者耐受性普遍較高,更易為患者接受,本文主要就中醫內外治法聯合在改善腫瘤化療患者睡眠質量方面的應用與效果進行簡單介紹。
1 腫瘤患者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發生
睡眠障礙是腫瘤診療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進入新世紀后,腫瘤發病率的不斷增加,對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2002年,國外醫家進行了部分醫療機構內腫瘤患者睡眠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腫瘤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率達59%,其中近31%患者出現失眠癥狀,近28%的患者出現過度嗜睡癥狀。該項研究后,醫學領域對腫瘤患者睡眠質量的關注度在逐步提升。
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以失眠、嗜睡等為常見表現,其中失眠的發生與器質性因素與心理性因素相關,癌因性疲乏、腫瘤導致的軀體疼痛、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失眠的發生,同時失眠還在一定程度上與患者年齡相關。目前已有較多的臨床研究表明,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發生與腫瘤相關臨床癥狀體征直接相關,如軀體疲乏、胃腸道不適、負性心理等,尤以手術前后、放化療期間等高發。
2 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中醫內外治法干預
在中醫學領域,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屬于“不寐”范疇,心主神明,神安則寐,而不寐的發生主要與神不寧相關。腫瘤患者病程普遍較長,久病而體虛,加之惡性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等干預,會導致機體氣血虧虛、脾失運化,同時惡性腫瘤患者普遍合并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情況,軀體及心理負擔均較重。心脾兩虛、情志不調、肝氣郁結、心神不寧,會導致氣血生化無源,血虛而心無所主,從而誘發睡眠障礙的發生。
2.1、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中藥辨證干預:中醫認為,養心通絡、行氣活血即可達到安神的作用,從而改善睡眠障礙情況。對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患者開展中藥內服干預,以柴胡、枳實、白芍等中藥常用,其中柴胡據喲較好的疏肝理氣、解表和里的功效,而柴胡的有效成分有皂苷類、黃酮類等物質,其中皂苷是改善失眠質量的主要成分,有助于促進生長激素釋放,延長慢波睡眠時間,同時具有一定的鎮靜功效,應用柴胡復方可有效改善腫瘤患者睡眠質量。枳實可消積化痰,黃酮類、生物堿類是枳實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夠通過促進海馬、前額皮層BDNF mRNA的表達,達到增強神經元連接可塑性的目的,達到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白芍可柔肝養血、斂陰止痛,以單萜類、三萜類等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芍藥苷可提升腦脊液中5-羥色胺蜂面積,從而改善睡眠質量。診療中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辨證給藥。
2.2、腫瘤相關性睡眠障礙的中醫外治法干預:①針刺療法:針刺治療具有較好的疏經通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等功效,同時有助于提升機體免疫水平與抗病能力,在腫瘤睡眠障礙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常用腧穴有懸鐘、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懸鐘為氣血運行要穴,足三里可調理腸胃,三陰交可補腎滋陰,太寵你可調和陰陽,合谷可通絡舒經、止痛鎮靜。診療中也有結合換你這具體腫瘤分型,針對性取穴針刺,如胃部腫瘤,選擇中脘、內關、足三里、梁丘等為主要腧穴;乳腺腫瘤選擇肩井、膻中、期門等腧穴;肺部腫瘤選擇肺俞、內關、膻中等腧穴;肝臟腫瘤選擇太沖、太溪、肝俞等腧穴。根據腫瘤分型辨證取穴,能夠進一步提升針刺效果。②艾灸:艾灸在改善睡眠質量方面的效果也較為突出,在辯證施灸的基礎上,將艾灸與經絡、腧穴發揮做用能夠,達到調理臟腑功能、疏經通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等功效,艾灸干預價格低廉,在改善腫瘤患者睡眠質量方面的效果突出。③中藥足浴:我國傳統醫學領域認為,足部聯通臟腑、溝通內外,在氣血運行、經脈聯絡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藥足浴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基于整體觀念,結合患者具體病變情況針對性擬方給藥,中藥足浴不僅能夠發揮相應中藥方劑的治療效果,還能夠通過藥液溫熱效應,對足部神經末梢進行刺激,從而放松足部肌肉組織,促進氣血運行,達到寧心安神的功效。④耳穴壓豆:中醫學領域認為,耳穴屬宗脈之所聚,耳穴與經絡、臟腑均具有緊密的聯系。而耳穴壓豆療法在中醫診療中應用廣泛,通過耳穴刺激,能夠發揮較好的行氣止痛、調和陰陽的功效,已有較大的臨床研究表明,腫瘤放化療患者,開展耳穴壓豆,不會增加機體負擔,同能夠使能夠有效改善呢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