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要:新時代文化發展迅速,這對基層思想宣傳文化而言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因為基層的整體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人才相對而言也較為缺乏,要跟上新時代文化的需求,對于基層文化宣傳工作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遇到各種難題。
關鍵詞:鄉鎮文化;宣傳;問題
一、鄉鎮文化宣傳工作遇到的問題
l.基層文化宣傳工作廣度、深度、力度有待提高。工作內容方面,基層文化宣傳的廣度、深度、力度均需要提高,文化宣傳的方式需要進一步創新,要多學習先進的有創意的文化宣傳方式,盡可能跟緊時代傳媒的步伐讓基層的百姓對于家鄉的認知度與黏性更高,不拘泥于傳統媒體的宣傳,多采用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能夠接受的媒體平臺,改變過去文化宣傳的形式,內容更為新穎,更富有趣味性、創新性、互動性,不局限于本地居民的宣傳,要將自己所在的基層所屬地作為一個地方性品牌進行包裝,轉換思維,讓一個小小的鄉鎮可以得到省市、全國甚至是國際性的關注,只有思維的提高才能使得我們的文化宣傳工作更具全局性,整體水平才能提高。
2.文化宣傳工作人才缺乏、流失嚴重。文化宣傳工作離不開人才,在鄉鎮這樣的基層單位最為缺乏的就是人才的數量,畢竟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需要團隊才能做好文化宣傳工作,然而特別是對于鄉鎮這樣的基層單位,由于行政級別較低,環境不如城區,很多人才留不住,不穩定。這里包括交通問題、待遇問題以及戶口問題等多方面。(1)交通方面,鄉鎮的交通不是很發達,很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居住在城區,每天上下班需要開車或是坐鄉鎮大巴需要幾十分鐘甚至一小時的車程,自己開車成本較高,然而鄉鎮大巴并不是很方便,因為班次較少,時間不固定,因而給上班一族帶來一定的不便,機關事業單位一般下班時間為下午6點,而大巴車6點前就沒有了班次,這使得沒有開車上班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交通方面的焦慮,如果需要鄉鎮城區兩地跑辦事,交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這也是很多工作人員流失的根本原因,因而在鄉鎮交通方面需要交通部門加快城際交通建設。(2)戶口方面,由于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多不限制戶口,經常會出現偏遠地區人才流入的現象,流失的可能性也比較大,這也建議尤其是鄉鎮這樣的基層單位,盡可能招聘時以當地人優先,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才流動。(3)待遇方面。公務員事業單位均屬于國家財政撥款,待遇穩定,這也造成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缺乏競爭力,不容易創新,可以嘗試一些激勵機制,融入績效考核。
3.編制被占用,人員身兼數職,不能專職專用.在鄉鎮很多文化宣傳人才都是身兼數職的,也許上午搞宣傳文化,下午就去搞計生了,創文、創衛、扶貧、走訪等等工作使得人才不能全身心投入文化宣傳工作,不能專職專用,這也意味著鄉鎮文化宣傳工作質量會大打折扣。
4.農民的整體素質仍有待提高.與城市相比、與農業、農村發展要求相比,農民素質的落后是全面的。首先就教育水平而言,鄉鎮大專生以上學歷占比仍屬于少數,而文盲的比例還比較高,整體文化水平素質相較于城市還比較弱勢。本科以上人員幾乎均不在村,農村人員的主體是初中及以下人員。其次由于教育水平較低,村民對最新的農業栽培技術、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較差。多數農民不會主動學習農業方面的相關知識,更習慣于隨大流、跟風走,農家書屋建成后幾乎無人問津。
此外,村民的小農意識依然濃厚,表現為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精于個人利益的算計而無群體觀念,更缺乏群體活動能力、注重短期利益而無長遠觀念。小農思想產生于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土地私有制,是農民對小規模家庭經濟生產方式的一種自然的思維反應。這個基礎已經喪失。但由于我國特殊國情采用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對土地的附著并保持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產方式,近年來由于人口老齡化、土地流轉加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但基本格局未變,這給小農思想的延續保留了空間。
二、鄉鎮文化宣傳工作建議
l.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宣傳方面,鄉鎮大多新聞報道采用紙媒報道,也會配以微信公眾號形式宣傳,但是大多受眾還在于機關事業單位內部,老百姓也很少會拿到報紙閱讀,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量也少得可憐,遠遠達不到我們想要的宣傳力度。這就要學習企業的宣傳方式,通過互動將線上宣傳活躍起來,豐富內容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增強粉絲黏性,通過活動來增加粉絲的關注度,微信平臺增加多個與百姓相關的專欄,使得這樣的平臺真正讓群眾覺得有用,想用,有問題可以溝通,也可以通過線上渠道了解自己想要關心了解的信息,比如招聘信息、領導換屆等信息等,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咨詢溝通。
2.打造地域品牌文化,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文化方面。基層文化工作不局限于送戲下鄉等基礎性的文化活動,可以引進些群眾不常見的新穎的文化形式開拓他們的視野,并讓他們可以參與進來,多舉辦文化培訓活動,比如現代舞種的教學、文物的認識、科普教育等,既要請的進來,也要走的出去。多請相關專業人士為群眾、為學生或是相關職業工作者做專門的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共享城市文化資源。多搭建平臺讓基層百姓走出去看世界,為他們提供渠道展示自我,或是鄉鎮本身打造的活動品牌在更大范圍內獲得關注,從而有利于當地的招商引資等。
扎根農村,多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增強影響力,深挖地方文化,以有趣的形式傳遞地方文化,融入到各項文化活動中,挖掘地方傳統,創新復活民間藝術。
(作者單位:菏澤高新區呂陵鎮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