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芳


【摘? 要】目的:探討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9.1-2020.1期間我院疑似糖尿病患者200例,對所有疑似患者均進行尿液葡萄糖檢驗以及生化檢驗,根據出院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常規檢驗與常規檢驗生化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靈敏度以及特異性。根據最終診斷結果將患者分為非糖尿病組與糖尿病組,比較兩組空腹血糖水平、尿葡萄糖陽性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結果:聯合檢驗的靈敏度、特異度率高于常規檢驗。糖尿病組的空腹血糖水平、尿葡萄糖陽性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組,P<0.05。結論:聯合使用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可提高糖尿病診斷靈敏密度,還能為臨床檢驗提供重要的輔助診斷指標,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生化檢驗;常規檢驗;糖尿病;臨床診斷;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039-0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value of routine test and biochemical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linical diabetes mellitus
(Tianq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Yaan,62559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test and biochemical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200 suspected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Urine glucose test and biochemical test were carried out for all suspected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gold standard of discharge diagnosi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outine test and routine test biochemical test for diabetes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final diagnosis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n diabetic group and diabetic group.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urine glucose positive rat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combined t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tes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urine glucose positive rat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in diabetic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diabetic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outine test and biochemical test can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density of diabetes diagnosis, and provide important auxiliary diagnostic indexes for clinical test, w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chemical test; routine test; diabetes; clinical diagnosi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當前,人們的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的平均壽命得到了明顯的延長,但是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隨之不斷增高。有研究指出受到人口老齡化、飲食不健康等因素的影響,當前糖尿病的發病率整體上不斷增高,且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1]。糖尿病是內分泌科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持續性的高血糖是患者的突出表現,患者以體重下降、多尿、多飲以及多食為主要早期臨床表現,這也被簡稱為“三多一少”。糖尿病患者受到長時間高糖負荷的影響,其心臟、腦部、腎臟、眼睛、足等都容易合并并發癥而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糖尿病進行準確的診斷,這對盡早采取針對性控制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常規檢驗以及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單一指標進行診斷時常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性,這對診斷糖尿病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因此聯合多種指標進行診斷是當前診斷糖尿病的主流方法[2]。本次研究主要探討二者在糖尿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從而為早期準確診斷糖尿病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1-2020.1期間我院疑似糖尿病患者200例,患者男女比112:88,年齡39歲至75歲、平均(56.51±10.74)歲。所有患者均表現出或輕或重的“三多一少”癥狀,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以及所有患者既往都不存在糖尿病病史。排除了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胰腺炎以及其它代謝性疾病的患者,同時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可項指標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內容通過本院醫學與倫理研究會審核。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腎臟疾病和先天性身結構異常患者;對本次藥物過敏患者。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檢驗以及生化檢驗。常規檢驗為尿液檢驗,留取患者尿液10ml,采用尿液分析儀檢測型號為(AVE-752),檢測陽性則說明患者患有糖尿病。生化檢驗包括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為(Au680),采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分別進行EDTA抗凝血以及無抗凝血的抽取,采用抗凝血來檢測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采用無抗凝血來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3%,患者的空腹血糖≥7.0%即可確診。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出院時的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常規尿糖檢驗以及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靈敏度以及特異度。根據最終診斷結果將這些患者分為非糖尿病組與糖尿病組,比較兩組空腹血糖水平、尿葡萄糖陽性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2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設置為0.05。
2、結果
2.1 比較不同檢查方法的靈敏度與特異度
200例患者出院時有159例被確診為糖尿病,其占比達到79.50%。常規檢驗的靈敏度為59.73%,特異度為64.71%。聯合檢驗的靈敏度為90.57%,特異度為92.68%。聯合檢驗的靈敏度與特異度高于常規檢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
糖尿病組患者的尿葡萄糖陽性率(61.64%,98/159)高于非糖尿病組(17.07%,9/41),c2=20.634,P<0.05。且前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后者,P<0.05,見表2。
3、討論
內分泌科常見糖尿病這種疾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常見的類型,中老年群體都是2型糖尿病的好發群體,且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人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水平下就會增加各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2型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包括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心腦血管系統病變以及神經系統病變、酮癥酸中毒等,這些疾病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糖尿病早期階段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除此之外由于當前人們對糖尿病了解不多、重視不足的影響,當前的糖尿病早期診斷率并不高[4]。
對糖尿病進行診斷時,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家族病史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手段來進行綜合診斷,尿檢以及血檢是當前糖尿病的重要檢查方法。當前人們對糖尿病的研究越發深入,對糖尿病進行診斷時可以采用的生化檢驗指標也越來越多,多種生化指標的應用使得糖尿病的篩查方法得到了豐富,也為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提供了保障[5]。腎臟能夠吸收葡萄糖,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其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明顯增高且超過腎臟吸收閾值時,此時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會增高,所以檢驗尿糖在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中是具有一定應用價值的。本次研究在常規檢驗的基礎上還進行了生化檢驗,經研究證實,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靈敏度以及特異度都要明顯高于單獨使用常規檢驗。腎臟重吸收葡萄糖是有一定閾值的,當血糖水平并不高時,此時腎臟會重吸收葡萄糖,所以此時患者的尿糖并不高,可能會出現尿檢顯示陰性的情況,但是對這些患者進行血糖檢驗,就會發現血糖結果為陽性,這說明血糖檢驗在診斷糖尿病方面的靈敏度要高于尿糖檢驗。尿糖檢測的結果還會受到饑餓性糖尿、應激性糖尿、妊娠期糖尿以及腎性糖尿等,這些都使得單獨通過尿糖檢測診斷糖尿病的準確性不高。
本次研究采用了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生化檢驗指標,采取患者禁食8h的空腹靜脈血進行血糖檢測,這能比尿糖檢測更加準確地反映出患者的真實糖代謝狀態;研究證實,空腹靜脈血的葡萄糖水平比較穩定,進行檢測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的結合過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且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與血糖濃度正相關,糖化血紅蛋白在體內的保持時間達到120天,因此可以根據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來對患者在4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反映,這一指標在診斷糖尿病以及評估血糖控制水平方面的應用價值都較高[6]。本次研究中,根據最終診斷結果進行分組,比較了非糖尿病組與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陽性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發現糖尿病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都要高于非糖尿病組,這進一步說明了進行生化檢驗對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可提高糖尿病診斷靈敏密度,還能為臨床檢驗提供重要的輔助診斷指標,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單晉鴻.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對比評價[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15(06):49-50.
[2]王興善,于小匯,羅迪.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3):44-45.
[3]吳志光,徐建利.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9,38(18):174-176.
[4]周道健.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對比[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1):84-86+160.
[5]馬清燕.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和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24):42+44.
[6]謝順鴻,楊琦.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