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鳳 冀慶軍 柴偉 黃輝


【關鍵詞】先天性耳前瘺管;表皮樣囊腫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055-01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complicated with preauricular epidermoid cyst: a case report
Yang Jun-feng,Ji Qing-jun,Chai Wei,Huang Hui
(People's Hospital of Bozhou City,Bozhou 236800,China)
【Key words】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Epidermoid cyst
先天性耳前瘺管是臨床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該病的發病率約為1.2%,男女比例約為:1:1.7,單側與雙側發病比率約為4:1,其皮膚的盲端開口多數位于耳輪腳前,一般無自覺癥狀,不需治療[1]。臨床上仍然不乏一些開口位于其他部位的變異情況,成為特殊的耳前瘺管或變異型耳前瘺管[2],我科最近收治一例特殊的耳前瘺管,現報道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兒,男,1歲7個月,因“代訴:發現左耳前瘺口伴包塊1年余”收住我科,患兒家屬訴其自幼就發現左耳前有一瘺口,耳前伴有耳前瘺口周圍皮膚隆起,平時無不適,后來左耳前包塊持續存在,且進行性增大,始終無明顯紅腫,患兒無明顯不適。院外未做特殊處理,擬診“左耳前瘺管伴囊腫?”收住我科行手術治療。完善術前檢查后全麻下給予左耳前瘺管加囊腫切除術,術中見瘺口的下緣有囊腫樣腫,囊腫內大量豆腐渣樣分泌物,瘺管和囊腫有部分連接,界限尚清晰, 術后預防感染,換藥、對癥處理,手術切口愈合良好拆線出院,術后病理回報:1、左耳前符合耳前瘺管組織;2、左耳前腫物符合表皮樣囊腫。目前該患兒正在隨訪中。
1.1術中圖像
1.2術后病理
2. 討論
先天性耳前瘺管為胚胎時形成耳廓的第1、2腮弓的6個小丘結節融合不良或第一鰓溝閉合不全所致,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瘺口常位于耳輪腳前,少數開口于腳屏間切跡至口角的連線上,少數可位于耳后溝、三角窩或耳甲腔部等,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稱之為變異型耳前瘺管[3-4]。本病例耳前瘺管的開口并無特殊,為一般常見的開口位置,本病例同時合并耳前表皮樣囊腫,且無感染征象時,一般很容易誤診。因此臨床診斷耳前瘺管疾病時應關注其變異的特殊情況,以防誤診,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
[1]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主編.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829-830.
[2]莊慧文,謝莉萍,熊觀霞,等.變異型耳前瘺管的診治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6,22(5):379-382.
[3]魏世軍,郭紅彥,張曉娟,多瘺口先天性耳前瘺管1例[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15(5):234;
[4]徐明惠,朱廣宇.特殊耳前瘺管3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