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中 鐘茂團 常小平


【摘? 要】研究一清顆粒流化床制粒工藝參數,縮短工藝流程。方法以濃縮后的大黃、黃芩、黃連浸膏直接進行流化床制粒干燥。結論該工藝可行,參數合理,為生產工藝優化提供了實驗依據。
【關鍵詞】一清顆粒;一步制粒
【中圖分類號】TQ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083-01
1 制劑生產工藝研究
1.1處方及制法
1.1.1處方:黃連 264g、大黃 800g、黃芩 400g
1.1.2制法:以上三味,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25(70℃)的清膏,噴霧干燥成干浸膏粉;將上述三種浸膏粉合并,加入適量蔗糖與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分裝成125袋,即得。
1.2工藝研究 一清顆粒收載于《中國藥典)2015 版一部, 由大黃、黃芩、黃連組成,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體炎、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在藥典標準中,一清顆粒的黃連、黃芩、大黃3 種提取膏均采用先噴霧干燥成干浸膏粉后再加入輔料混合均勻后進行制粒。但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堿和大分子有機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當黃連和甘草、黃芩、大黃等中藥配伍時,因為小檗堿能和甘草酸、黃芩苷、大黃鞣制形成難溶于水的鹽或分子復合物而析出[1],影響顆粒劑的溶化性,而且大黃的有效成分之一大黃酸葡萄糖甙對熱不穩定[2]。 筆者從保障大黃有效成分的穩定性、顆粒溶化性的角度結合本公司設備的特點, 對流化床制粒干燥工藝進行了研究, 優選一清顆粒流化床制粒干燥工藝參數,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大黃有效成分的熱損失,最大程度避免黃連有效成分與黃芩、大黃成分的結合,保證了產品品質和療效。
2 工藝優化的試驗方法、數據、結論
2.1工藝設計。結合一清顆粒噴霧干燥工藝的研究資料和使用一步沸騰制粒機的經驗記載,確定將批試產處方量的大黃、黃芩、黃連浸膏分別加入輸液小車,加純化水升溫至45度,調節對密度至1.12。將批試產處方量的蔗糖和糊精用真空吸入加入LGL流化床制粒干燥機的裝料斗,設置進風溫度75 ±5℃,出風溫度45 ±15℃,開啟引風機,確保物料沸騰高度不超過噴槍位置,當物料溫度達到50℃時,開始噴浸膏,先噴大黃浸膏,其次是黃芩浸膏,最后噴黃連浸膏,浸膏噴完干燥30分鐘,進風溫度與出風溫度差別在5℃以內,關閉加熱,降至室溫后收料,過篩10目和60目篩得顆粒。噴液過程中確保浸膏溫度45℃,為避免浸膏沉淀噴液過程中供液小車攪拌不停。
2.2 方法與結果
流化床制粒關鍵就是噴液速度的控制,太快容易結塊顆粒收率低,太慢效率低細顆粒占比大,根據此分別設置大黃、黃芩、黃連浸膏噴液快慢慢、慢快慢、慢快快三種方式的噴液速度進行考察,噴液過程中密切關注物料沸騰狀態并在限度范圍內調整噴液速度和引風機頻率,以粒度、水分、性狀、溶化性、黃芩苷含量、鑒別、合格顆粒收率為指標。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用流化床制粒干燥能生產出合格的一清顆粒,其中對大黃、黃芩、黃連分別采40±5、45±5、40±5的噴液速度顆粒收得率明顯優于另外兩種噴液速度方式。實驗數據見表
性狀、鑒別、含量檢測按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一清顆粒質量標準項下規定進行,粒度、水分、溶化性檢測按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顆粒劑通則進行。
3 結束語
流化床技術將混合、制粒、干燥操作一步完成的新型制粒技術,適于對濕熱敏感的藥物制粒[4]。從以上對一清顆粒生產工藝研究和優化設計,流化床制粒干燥工藝能生產出符合保準的產品,而且基本克服了黃連、與大黃、黃芩混合容易產生沉淀的弊端,變浸膏的二次干燥為一次干燥,對產品品質有保障,可作為一清顆粒的優化生產工藝進行申報。
參考文獻
[1]鄭珊珊.一清顆粒噴霧干燥工藝的研究〔J〕.海峽藥學, 2009(9): 15-16.
[2]王巍,唐永和,鞠海.淺談使用一步沸騰制粒機的經驗〔J〕.中國醫藥學雜志,2006,26(2):231-232.
作者簡介:
何德中(1974-)男,漢,本科,四川中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藥企生產經營管理,藥物制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