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可瀅
摘要: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深受各國政府的重視。同時以中國和韓國為代表的東方影視逐漸崛起,并在塑造國家形象上取得成功。因此本文將通過對比分析《戰狼2》與《太陽的后裔》的視聽體驗、營銷策略和傳播效果,為我國影視成功塑造國家形象提供借鑒。
關鍵詞:影視傳播;國家形象;中韓影視
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下,國家形象被認為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深受各國政府的重視。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下,西方文化占據更為優越的位置,特別是美國,通過強大的傳媒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傳播,比如漫威超級英雄系列成功地傳播了美國的英雄主義。但東方影視也逐漸崛起,《戰狼2》“燃爆”2017年暑期中國電影市場,穩居亞洲影片票房第一位,成為全球最賣座影片百強中第一部非好萊塢電影。而韓國KBS水木劇《太陽的后裔》創2014年起韓國迷你劇首播最高收視,全劇最高收視率達41.6%。無獨有偶《戰狼2》《太陽的后裔》都屬于動作軍事影視,被中韓政府視為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我國國產電影票房冠軍《戰狼2》和韓國迷你劇收視冠軍《太陽的后裔》為例,對其成功塑造國家形象的原因進行研究。根據傳播學理論,信息的內容即傳播者傳播的信息被受者所關心、感興趣的程度以及信息是否可信是受者價值判斷的中心,也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這兩部作品之所以風靡亞洲,歸根結底是堅持“內容為王”,因此本文將從視聽體驗、營銷策略和傳播效果進行分析,同時希望這能對我國影視成功塑造國家形象提供一定的參考。
視聽盛宴滿足受眾需求。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展或延伸,電影電視則是人的視覺、聽覺和觸覺能力的綜合延伸。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韓國電視劇,都追求運用具有藝術性的視聽符號推動劇情發展,最大程度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戰狼2》開頭的水下長隊決戰,氛圍緊張,能夠瞬間讓觀眾代入。特別是彈匣割喉的鏡頭應用非常流暢,這是與以往中國動作電影夸張的打斗場景不同,將動作場景自然地融入敘事之中。另一方面,在音樂制作方面,《戰狼2》也很用心,Big Daddy是一個心狠手辣的角色,在他出場時,配樂“Big Daddy”以低沉的管弦樂為基調,讓觀眾有一種毛骨悚然、滲人恐怖的感受,烘托出Big Daddy人設的黑暗,為后續劇情發展做鋪墊。而《太陽的后裔》生動詮釋了“使用與滿足”理論,洞悉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需求”。通過小鮮肉演員、唯美的畫面和動人的ost來滿足受眾“需求”。畫面大多使用電影的拍攝手法,光線柔和,對畫面局部虛化,展現朦朧美。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場吻戲中都有唯美的感覺,導演擅長用逆光拍攝襯托人物輪廓,營造了浪漫的氛圍,將觀劇的愉悅感推向極致,使得每一幀都像是一幅攝影作品。同時也不乏高科技特效場景,表現地震山崩地裂和房屋倒塌的特技效果堪比大片。《太陽的后裔》主題曲《Always》貫穿全劇,給畫面意境增添除了不同的感覺。劇中為表現男女主相互愛慕運用了一段口哨的音樂,讓觀眾從音樂中就能感受男女主人公甜蜜的心情。視聽盛宴極具代入感的特點使受眾,特別是年輕人產生“暈輪效應”,觀看《戰狼2》后,不少觀眾自發性在朋友圈刷屏“請記住在你身后有個強大的祖國”,燃起了自己的愛國心。而《太陽的后裔》容易帶動海外受眾對韓國產生好感和親近感。
在影視營銷過程中精準的營銷定位尤其重要,所以在影視制作過程中,必須要有清晰的受眾畫像,了解其消費心理。目前我國影視以顏值取勝的浪潮已經過去。《戰狼2》堅持走不依靠粉絲流量和商業大牌的精準路線,籌備四年,拍攝近一年顯示其匠心精神,貨真價實的貼身肉搏,導彈驅逐艦的大場面向受眾顯示制作組的誠意,體現其以影片質量為先的精準定位。《太陽的后裔》同樣也重視內容營銷,在劇情設計表現明顯。劇情設計懸念拉動收視,男女主雖沒有“單戀”“虐戀”等情節,但他們之間的感情仍處于不穩定狀態,這過程不乏一波三折,劇情的波折和懸念牽引著觀眾的心。在新媒體環境下,互動性是區別傳統媒體影視營銷模式的最大特點。《戰狼2》在上映前通過微博問答回答觀眾的系列問題,在上映前已經給自己造勢。《太陽的后裔》雖是海外韓劇,但在國內社交媒體仍有很強的話題性。《太陽的后裔》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社交媒體時代的推動。在熱播期,微博關于《太陽的后裔》主題話題閱讀人數高達122.8億。在兩部影視作品熱播時,新媒體平臺如豆瓣、知乎、微博上出現其相關信息,給受眾營造了一種“身邊人都在熱議”的擬態環境。不過單一依靠主創團隊的宣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意見領袖的領導。意見領袖是在團隊中構成信息和影響的重要來源,并能左右多數人態度傾向的少數人。《戰狼2》上映期間,不少明星捧場吳京,吳京的好友焦恩俊也發表微博表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對粉絲起到引導作用。《太陽的后裔》熱播期間,楊穎Anglebaby在微博上發出一張自己穿著軍裝,戴著軍帽的自拍照,配文“周末有空陪我去吃飯逛街看電影嗎?我等你的答案,我是太陽的后姐”,這條微博化用了劇中臺詞,既能夠達到宣傳的目的,又增加了趣味性。
兩部影視作品無疑是主旋律宣傳和商業化運作的雙贏。兩部影視作品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之處,兩部作品的劇情梗概可以概括為:男主不是在救國家就是在救女主。而在對愛情與國家大義上,兩部作品側重點不同,《戰狼2》淡化愛情主線,突出主旋律。《太陽的后裔》則突出感情線,側重從小事升華到民族大義。在傳播效果層面上,《戰狼2》不僅傳播了良好的信息內容,更是實現了“中國價值”的傳播。觀影群體以華人為主,據海外媒體報道來看,華裔對影片特制的“中國護照”感同身受,認為電影激發了他們對中國的歸屬感,也提升了海外華人的自豪感。再看《太陽的后裔》的傳播效果,其承載著多維的價值理念。其中既有“忠”、“孝”“禮”等傳統道理倫理,也有講求自由、平等、獨立的現代普適觀。男女主人設中職業、能力都勢均力敵,讓人感受到兩個人格獨立、成熟的年輕之間純粹的愛情,這與金錢名利無關,是兩個靈魂的惺惺相惜,這引起了不少年輕人的精神共鳴。
《戰狼2》《太陽的后裔》的成功為中國影視的對外傳播和國家形象素質提供了借鑒,但主旋律影視傳播的是本民族的“愛國主義”,不太被世界各民族觀眾所認同,我國主旋律影視應該考慮如何將愛國主義與世界主義相結合,以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鳴。影片中的軍事上的錯漏也引人詬病,比如真實的韓國是一些主要國家中參與維和人數最少的、《戰狼2》中非洲政府和反動派為中國車輛停戰讓行等。中韓兩國都不應該滿足于當前主旋律影視作品取得的成績,未來想把影視作品打造成中國國家形象的名片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包括如何將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時尚流行元素結合,如何創新營銷方式等。中國主旋律影視塑造國家形象的路還有很長要走。
參考文獻:
[1]? 崔小娟.主旋律電影商業化轉型路徑探索——以電影《戰狼2》為例[J].出版廣角,2017(21):72-74.
[2]? 劉晨.從電視劇《太陽的后裔》看韓劇整合營銷策略[J].當代電視,2016(10):74-75.
[3]? 鄭光耀.傳播學視閾下《太陽的后裔》爆紅的質化分析[J].傳媒觀察,2016(06):15-16.
[4]? 崔婧文.從視聽角度闡述韓劇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特點——以《太陽的后裔》為例[J].視聽,2016(10):62-63.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