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由于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因此其素質對于德育工作能夠產生巨大影響,但是目前初中班主任的整體素質存在不足,因此為德育教學帶來了不良影響。對于初中生來說,正接受著較強的學習壓力,而班主任這一角色因為兼顧了其他科目的教學,所以教師本身的工作壓力也大,這就決定了教師對于德育教育投入的精力有限,最終德育教學流于形式,班主任對與德育的理解長期存在表淺階段,不僅沒有實現德育教學的價值,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出現更多的困擾。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許多教學觀念都要進行革新,德育教學也應該適當做出調整,但是當德育教學還停留在傳統教學理念中,因此主要的方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警告,并不能實現其教學效果,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另外教學方法也過于陳舊,教師普遍存在創新意識,正因為缺少興趣點,所以學生也不配合德育工作,長此以往使學生德育知識的缺失,即使一部分學生受到了德育教學的影響,也僅僅局限在課堂當中,在生活還是未能以德育來規范自身行為。
學科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僅能代表學生一方面的能力,如果缺失了德育教學,那么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無根本差異,也不符合新課標的理念。而德育教學應該向生活化偏移,如果僅僅局限在課堂那么沒有實際的教學意義,應體現出初中特有的人文關懷,以人性化的管理實現德育教學的效果。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同樣也負責主要的德育教學。在教學當中班主任難免遇到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及時解決問題,并向班主任提供更多可行的教學方法,讓班主任在教學當中具備創新意識,重點加強德育教學的覆蓋面,使德育教學滲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即將德育教學向生活化遷移。
初中學生具有獨立的思想,是思想和行為上都比較獨立的群體,學生之間由于思想上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要對班級內的學生的基本狀況有所了解,對每個學生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了解,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能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作為教學管理重視程度的評價標準,雖然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數量比較多,教學工作也是比較繁重的,但是對待學生不能夠采用單一的方式,每個學生的適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對于學生來說,不論是處于什么樣的學習階段,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賞識,每個人都是渴望被表揚和夸獎的,對于自尊心比較強的初中生來說更是如此。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在教學工作中要多尋找學生們的優秀品質,對于學生的缺點在及時糾正的同時,也不要太過挑剔,通過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學習自信心。對于班級中出現的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和鼓勵,這些學生可能并不是因為智力上的缺陷造成的學習上的落后,只是缺乏學習的動力或者是對學習沒有自信心造成的,班主任對待這樣的學生更需要具有耐心,班主任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其他優點,及時地進行鼓勵,學生通過教師的贊許和鼓勵,對自身充滿信心,在學習方面也會更加地努力,間接地提高學習成績。比如:對學生進行鼓勵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形式,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級的溫暖,班主任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給予學生鼓勵的眼神,肯定的微笑,一句輕聲的問候或者是輕拍學生的肩膀,這樣簡單的肯定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都會是莫大的鼓勵,學生得到認可之后會增強自信心,激發更大的學習動力。鼓勵和表揚是學生取得進步的有效催化劑,促使學生取得進步。
班級就是一個整體,如果整個班級失去凝聚力的話,那么也就失去了生氣,缺乏活力的整體是不利于進步和發展的,所以說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要注重集體活動的開展,切實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學生之間能夠做到互幫互助,在展現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互相學習,感受到集體學習的樂趣。比如:班主任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班級辯論會,找出比較熱點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辯論,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感受到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增強整體的凝聚力。班級凝聚力也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前提條件,良好的班風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使得班級管理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標的實施,初中學生必須迎合時代變化的特征,加強德育的學習,班主任也應該不斷豐富自身的綜合素質,靈活改變教學內容,適時調整教學手段,以人性化的管理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利用學校、社會等教學資源總結經驗、勇于創新,從解決學生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教學經驗,最終加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質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岙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