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國
物理作為自然學科,它具有很強的探究性、規律性與跳躍性,知識松散,而怎樣運用邏輯思維,就成了初中教學的關鍵。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與生活的基礎,特別是新課改后,打造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就成了重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任務。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點,它和生活緊密相連,學習好物理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讓物理知識與生活情境整合,在具象化物理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熱情,以更好的發揮學習能動性,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成績。但是,當前的物理情境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學生的參與程度并不理想,所以必須結合實情進行優化。
1.當前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潛在的問題
1.1很難精確把握情境創設難度
受環境、年齡等因素影響,大部分初中生的大腦發育并不理想,知識儲備極其有限,在人生閱歷不夠的情況下,很難形成有效的價值結構、世界觀與人生觀。老師擁有寬廣的人生閱歷,其思維活躍度很大。因此,如果從老師出發,老師很難拿捏學生的教學情境,要么是難度過高,學生很難快速理解,要么是難度太小,學生稍微動腦就能得到對應的答案,難以真正體現情境教學功能,和預期教學目標存在出入,時間一長,學生很可能出現厭學心理,最后影響學習成果。
1.2難以精確把控情境教學時機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情境教學得到了大多數老師的認可,很多老師表示情境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知識點都適合情境教學。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導課環節,能幫助學生凝聚精力,提高學習能動性與積極性。將情境教學應用到講課環節,能幫助學生深化知識點,掌握重難點。將生活情境應用到作業環節,有助于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但是,部分老師在講課環節生搬硬套,不僅影響了課堂氛圍,也打擾了學生思維,最后讓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1.3難以拿捏情境教學的度
任何事情都有限制,一旦超過這個限制,很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情境教學也是這樣。科學的情境教學是現實情境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它能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學情境引入過量,勢必會影響課堂氛圍,讓課堂教學成為菜市場,連續的情境只會讓學生不知所云,從而分散學習注意力;將簡單知識點與重難點一概而論,讓學生不知道哪些是重難點,一旦學習重心偏向情境,就沒有更多的精力鉆研重難點。這樣,情境教學不僅難以提高學習效率,還會事倍功半,雖然看起來學生有很高的積極性,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掌握了某個知識點。
1.4難以掌握情境創設的重點部分
隨著新課改的加深,它要求教育人員將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放在重點,這也說明了全面發展的意義。學生綜合素養是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排除問題的能力,初中物理作為一門探究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初中物理對幫助學生改善綜合素養具有重大作用。但是事實上,并不是所有老師都注重創新發展與培養,只是完成教學任務,根本沒有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能力,更沒有充分運用該平臺,這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改善。
2.優化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方法
2.1把握好準情境創設的難度
針對初中物理情境教學,如果情境創設的難度太小,稍微動腦就能解決問題,根本達不到情境教學的指導作用;如果情境創設的難度太大,又會讓學生產生怯場的心理,甚至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現代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把握情境創設難度。例如:電磁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難點,若一開始就將電磁規律引入到教學中,勢必會讓認為電磁學難學的學生感到神秘,此時如果老師通過吸鐵石吸引鐵磁物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
2.2抓住情境教學的時機
要想確保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保障教學節奏,為了落實課堂教學目標與任務,老師必須科學規劃教學環節,在不同的環節引入對應的教學情境。將情境教學引入到導課環節中,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在講課環節,將教學情境由易到難的引入,在循序漸進中,才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在作業期間,讓課后作業和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以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創設情境時,不能越俎代庖,要拿捏恰當,抓住時機。
2.3把握好情境教學的度、重點
從初中物理情境創設反饋的信息來看:情境創設不在多,而在于精,只有創設的情境凝練、精準,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對此,在情境教學中,不止要一題多解,還要經典,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創設期間,要講究策略,所設的問題情境必須有良好的延展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認知,連接新舊知識,最終形成有效的知識結構與框架。另外,物理老師還必須主動突破思想束縛,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樣創設的情境才有助于培養創新能力。
3.結束語
分析了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情境創設潛在的問題,并以此為條件,對解決性方案進行了探討,希望對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有參考價值。在教學期間,物理老師應及時歸納經驗,通過探索情境創設技巧,打造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情境,并且找準時機,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提高物理教學成果。另外,學生還應主動配合老師,加入到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在家校聯合的情況下,學生、家長、老師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常輝;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年第34期:52-53頁:共2頁
[2]? 許義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年第04期:75-75頁:共1頁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