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
高職學生課業相對輕松,有較多時間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培養興趣愛好。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學生素養,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作為語文老師,我創辦了“青春”朗誦社,帶領學生學習朗誦技巧,開展各種朗誦活動。
高職學生總體學業水平較大學生低,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語文應用水平較低,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前在小學初中因為成績一般,很多學生也沒有登臺表演的機會,不夠自信。大部分學生家境普通,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美術、音樂、舞蹈的教育。來到高職后,學生有展現自我風采的愿望,但是舞蹈和音樂水平有限。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朗誦社,可以讓大多數高職學生有一個參加各種比賽、展現青春風采的機會。
我選了17個對朗誦感興趣的學生成立了“青春”朗誦社。班里有一個同學在初中參加過朗誦比賽,有一定的朗誦基礎。由他擔任社長,指導其他同學學習朗誦。本社團活動分為常規朗誦教學活動、階段性匯報展示活動和朗誦競賽選拔活動三種類別。常規朗誦教學活動主要由指導教師根據事先制定的教學方案進行統一安排;階段性匯報展示活動將發動社團成員集體進行組織策劃,明確分工,根據成員特點合理布置任務;競賽選拔活動則根據參賽要求進行。
我們朗誦社自成立以來,參加了多項學校的大型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代表自動化工程系登上了學校的2016“迎新文藝匯演”的舞臺,以一段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朗誦《少年中國說》,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少年的良好形象。
2016年5月,我們朗誦社成員配合學校教工,參加了教育系統紀念長征80周年的文藝活動。同學們認真踏實,積極排練,輔助老師們的朗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6年7月,在2011級畢業典禮上,表演詩朗誦。7月10號,11級的學生就要畢業了。我們自動化工程系朗誦社團在畢業典禮上要表演詩朗誦《六月禮贊》。當時任務重大,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已經快要期末考試了,期末復習緊張而繁忙,這首詩歌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又要在畢業典禮上表演。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緊急召集學生,認真探討詩歌內容,把握情感,分配角色,揣摩怎樣把肢體語言和詩歌完美地結合起來。同學們爭分奪秒,刻苦訓練,力爭在畢業典禮上以最好的狀態完美詮釋這首詩歌。“在成長的歲月中,曾經陪你笑陪你愁的朋友,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愿彼此都能珍惜這份友誼,做個永遠的朋友。”
最后,在對畢業的學姐學長們真摯的祝福中我們結束了表演,嘩啦”掌聲像潮水一樣涌來,學姐學長們沸騰了,為這激情而振奮人心的朗誦歡呼,鼓掌,大家都用力地拍著,掌聲經久不息,在大禮堂里回響。
為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在自動化工程系2015級舉辦的迎新匯演上,自動化工程系朗誦社積極響應號召,排練了長征節目《紅軍柳》。為了給觀眾們呈現獨具匠心的作品,同學們刻苦訓練,集思廣益。節目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朗誦社團的成員陳文豪、童經緯、吳孟洋等講述紅軍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另一部分是由其他班的同學們用肢體語言來塑造長征英雄群像,展現長征精神。朗誦社的社員負責設計和安排。我們先從網上找一些優秀的視頻資料,然后慢慢琢磨語音語調,語氣的抑揚頓挫等,最后再結合這些因素找出合適的背景音樂。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臺下觀眾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久久沉浸在紅軍百折不撓的長征精神中。
朗誦社積極開展活動,同學們通過各項活動,鍛煉了能力、展現了才華。通過學習朗誦,很多學生愛上了讀書,愛上了語文,高職學校多了書香,教室多了書聲,學生多了“書生氣質”。通過參加朗誦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對文本的欣賞水平。
(作者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