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兆鵬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教師應該依托傳統文化,不斷對學生進行積極教育,以此進一步保證學生能夠保持優良傳統,并為日后弘揚傳統維護奠定基礎。本文基于語文教學課堂,探索了如何在教學過程,滲透傳統文化,從而不斷提高傳統文化傳承效率,也進一步強化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深入開展,傳統文化的回歸是勢在必行的。如今“弘揚傳統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發展的必然,更是為人師者的責任。基于此,本文積極研究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的重要瑰寶,是我國文明不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信等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并繼承和發揚中國優良的傳統美德。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語文教學是傳播優秀文化思想的有效渠道,語文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將傳統文化內涵滲透到教學中,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將我國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表現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我國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的。首先,傳統文化的教育能培養小學生的民族精神,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念的重要階段,他們接觸的人和事物會對他們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這個階段讓學生學習理解中國歷史和優秀的民族人物,他們身上的民族氣節、愛國精神會給他們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培養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其次,傳統文化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沉淀讓各地域和民族都有鮮明的特色和文化,比如不同地域的節日習俗、菜系以及一些文化風俗,這些都可以增加小學生的文化積累,擴寬他們的視野。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還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將中國文化的文學典故、傳統習俗引用到語文課堂中,再通過影視或其他形式表現出來,能有效的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3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策略
3.1開展猜字謎游戲,體會漢字的趣味
組合法是根據已有謎面上的暗示,把原有字的筆畫或偏旁部首,以加或減的形式,使之可以組合成另一個字。例如“西安一住三星期”,就可組合成“醋”字。象形法則是依據漢字的結構,將其筆畫比擬成某一事物,繼而對此進行觀察和想象,從而得出謎底。例如“四個開間四個窗”則為“噩”。意會法則要求猜謎者根據謎面的意思去思索和聯想,最終才能得出謎底。例如“河心橋墩”(打一常用成語),根據謎題的要求,謎底就是“中流砥柱”。又如,教師在教學“噩”字時,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則可編寫這樣的字謎“分田分到帝王家”,就能很好地讓學生記住這個筆畫較多的“噩”字。
此外,在日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漢字的諧音,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神奇和獨特魅力。在一些古典詩歌、歇后語和對聯當中就有很多的諧音字,其中在歇后語中是最多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網絡資源對諧音歇后語進行搜集,并拿到課堂上進行交流。例如“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3.2在傳統美德的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
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的語文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到傳統文化的精神與內涵,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使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繼承和發揚。教師可以通過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傳統美德教育當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重要階段,對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制也是經過篩選抽制,文章具有豐富的內涵,對文章中所出現的人物,時代背景等都會詳細介紹,這樣可以為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提供一定的基礎。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閱讀、分析、寫作等一系列的語文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舉例來說,在學習孔融讓梨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一些有關謙讓的經典故事或實例進行教學,并向學生講授傳統文化比較經典和有趣的相關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滲透傳統文化,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借助民族習俗,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繼承性,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民族習俗適當地穿插在教學中。借助這有利介質把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民族習俗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借助民族習俗進行傳統文化滲透,能夠讓學生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舉例來說,在學習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時,教師可以以春節作為導入課題,組織學生進行相關討論,并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工具給學生們展示關于春節的習俗由來、春節與其他傳統節日的區別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印象更深,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更深。此外,還可以延伸有關民族習俗的話題,比如元宵節猜燈謎、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等,讓學生開展猜燈謎、背誦相關詩詞等活動,以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
4 結束語
總之,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說,適當的引入傳統文化知識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效率,希望本文分析能夠進一步保證學生在學習到有效的語文知識同時,能夠提高傳統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 馬俊海.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256.
[2]? 劉玉斌.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踐行[J].亞太教育,2015(21):32.
[3]? 房殊.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277-278.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向陽實驗學校)